2011-02-16 19:47:38期指贏家

了解市場的陷阱

了解市場的陷阱

 

多頭市場人人都是英雄

在股市出現波段上漲時期, 有多數股票都能有所表現; 這個時期多數人進場都能獲利, 即使是不懂市場, 沒有正確投資觀念都能獲利; 獲利與否和機運比較有關

不過許多參與多頭市場的人, 特別是市場的新手, 都會認為自己天縱英明, 因為怎麼買就怎麼賺; 但其實這是個市場的陷阱

剛開始先讓你嚐點甜頭, 小試身手都能有所收穫, 當想要開始複製經驗, 擴大戰果, 投入更多資金的時候, 正好遇上市場的多頭反轉; 要擴大獲利反而是擴大損失

 

不單在股票市場是如此, 人生的許多情境都是如此; 失敗是成功之母, 反過來成功就是失敗之母了

若是因為機運讓成功來得太早, 未經過真正的困境考驗, 當機運消失, 便不知如何面對困境, 當真正的考驗來臨, 還以為自己的英明一定能夠反敗為勝,

初次勝利的驕傲反而種下最後失敗的原因; 人生的困境有時候來自於不知道失敗的原因, 及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

 

市場的陷阱, 就是讓投資人尚未經歷空頭的洗禮而能夠順利的獲利, 以為投資的獲利是因為自己眼光精準, 其實只是機運;

過去一段時間許多人或媒體, 不斷強調台股一定如何如何, 語氣或文字態度越是篤定, 將來越是要面臨真實的困境考驗; 勝利的驕傲反可能種下最後失敗的原因

困境與考驗不是不來, 只是時間早晚;

如果還能保有一點獲利, 應該要謙虛面對市場; 如果已經陷入困境, 應該要仔細想想原因, 並面對現實

當考驗來臨, 能夠認真面對, 思考與學習, 才能夠在下一階段機會來臨時趁勢而起

多頭市場人人都是英雄, 不過都只是暫時的, 能安然度過空頭修正還繼續存活的才是真英雄

股票知識:談減資

減資原因

1.
公司體質不好的 

如股價淨值10元以下,藉由減資來減少股本,讓股價跟淨值回到面額以上(10) 來做為吸引投資大眾的方法。因為10元以上的股票才可以開放信用交易,進行融資、融券。 而且公司的財務數字會比較漂亮(EX.手上有兩張股票被減資成一張,則公司盈餘除以少一半流通在外的股數,那公司EPS會上升。)

2.
公司體質好的 

因為股本過大,公司帳面上又有充裕的閒置資金不知道要做啥,這時候公司就會採用減資的方式,來把這些閒置資金還給股東,順便縮減一下公司股本。 

減資方法

1.
直接發還錢還給股東,這方式跟買回自己公司的股票後再進行銷毀差不多

2.
改變股價價格
 
假如A公司減資三成,即是把原先的1000股變成為減資後的700股,但是股價卻會因為減資而上升(減資之前股價除以0.7)

假如減資後的股數是700.8股,則0.8股以現金方式退還、700股則看投資者要以現金買零股湊成一張;或是就以零股交易賣掉。 

減資結果
 
1.
減資後雖然對財務數字有改善,但對公司的本質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盈餘不變
2.
公司的盈餘或是負債會因股數變少而使減資過後的1張股票所承擔的盈餘或是負債比例上升
3.
注意股票流通性是否還足夠
4.
股本小會較好炒作股票,則股價波動可能會加大

 

閱讀財務報告應注意事項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對一家公司的財務、業務狀況有初步的認識,建議您從瞭解該公司每季出具之財務報告開始。若能投資之前先閱讀公司財務報告,瞭解相關財務、經營及現金流量情形,以供投資決策參考,當可降低投資風險。

一、何時何地可以取得財務報告?

依證券交易法之規定,上市公司每季需公告並申報財務報告,每營業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公告並申報年度財務報告;每半年營業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公告並申報半年度財務報告;每營業年度第一季及第三季終了一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第一季及前三季財務報告。

目前投資人可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輸入該公司代號後點選電子書,選取所欲閱讀的報表期間,即可即時取得各期間之財務報告資料。

二、何謂財務報告?

財務報告係指財務報表、重要會計科目明細表及其他有助於投資人決策之揭露事項及說明,簡單的說,財務報告是由公司之管理階層所編製,並由會計師查核是否依照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及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編製後,出具查核報告。

所謂財務報表包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第一季及前三季不揭露股東權益變動表)、附註及附表。

資產負債表係以會計方程式「資產=負債+股東權益」體現企業財務狀況,資產主要包含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負債主要包含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及其他負債;股東權益主要包含股本、資本公積及保留盈餘。企業是否能有效利用股東資本及借款資金,經由取得營業所需資產,而於營運後為股東帶來獲利,皆可在資產負債表上簡單分析得知。舉例而言公司取得股本60億元,並向金融機關借入40億元借款後,即將此資金購買相關之資產,透過營運之結果產生利益10億元,該項獲利將累積於股東權益項下。

損益表是用以判斷公司獲利能力的報表,營業收入減除營業成本為營業毛利;營業毛利再減除營業費用為營業利益;營業利益加計營業外之損益再減除所得稅費用則為本期之損益。公司主要產品或提供的服務是否具有市場性,是否能透過有效之經營管理而讓公司獲利,進而能夠分配給股東,可透過損益表初步分析得知。

現金流量表主要分為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及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量。透過閱讀現金流量表及其他財務報表可幫助投資人評估公司未來產生淨現金收入的能力、償還負債的能力及支付股利的能力等。

股東權益變動表主要係由股本、資本公積、累積盈虧及其他影響股東權益項目所組成。透過各期間的股東權益變動表可瞭解公司資本形成的經過、公司股息紅利的配發情形及公司歷年之累積盈虧情況。


三、投資人閱讀財務報告時應注意事項

1.
會計師查核報告的意見型態

閱讀財務報告時別忘了要先看會計師所出具的查核報告。會計師之查核報告主要分為三段,前言段、範圍段及意見段。會計師查核報告的意見型態主要可分為無保留意見、修正式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及無法表示意見。茲將其意見型態分述如下:

(1)
無保留意見:會計師已依一般公認審計準則執行查核工作而未受有限制,且財務報表業已依照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編製並適當揭露時,會計師即應出具無保留意見之查核報告。

(2)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當會計師遇有下列各項情形時,應於無保留意見查核報告中加一說明段或其他說明文字。

a.
會計師所表示之意見,部分係採用其他會計師之查核報告且欲區分查核責任
b.
對受查者之繼續經營假設存有重大疑慮
c.
受查者所採用之會計原則變動且對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
d.
對前期財務報表所表示意見與原來所表示者不同
e.
前期財務報表由其他會計師查核
f.
欲強調某一重大事項

原則會計政策之選擇或財務報表之揭露,認為有所不當而對該事項有所保留,也就是在查核報告的意見段中出現「除上段所述外」之字眼

(4)
否定意見:係表示會計師對受查公司在會計政策之選擇或財務報表之揭露認為有所不當,且情節極為重大,致出具保留意見仍嫌不足時,會計師應出具否定意見之查核報告。於查核報告的意見段中出現「第一段所述之財務報表無法允當表達」之字眼
 
(5)
無法表示意見:係會計師查核範圍受限制,致會計師無法獲取足夠及適切之查核證據,且情節極為重大,出具保留意見仍嫌不足者,會計師應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之查核報告。其將於查核報告的意見段中說明「對第一段所述財務報表無法表示意見」。

依臺灣證券交易所營業細則之規定,可接受之財務報告係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或修正式無保留意見之查核報告者。若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之查核報告,除下列所述屬可接受之財務報告外,將依其營業細則第四十九條之規定變更上市有價證券之交易方式:(1)半年度財務報告若因長期股權投資金額及其損益之計算係採被投資公司未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報表計算,經其簽證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且將保留之原因及可能影響之科目金額於查核報告中充分揭露,且無重大異常者。(2)金融機構之財務報告因依據金融機構合併法第十五條第五項及財政部九十一年三月八日台財融(三字第0913000051號函規定,將出售不良債權而產生之損失分五年攤提,致簽證會計師對該事項出具保留意見,且已在查核報告中充分揭露可能影響之科目及金額者。

另上市公司未依規定檢送財務報告或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之查核報告,將可依營業細則第五十條之規定,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停止其有價證券之買賣。

2.
淨值對有價證券交易之影響

淨值即股東權益餘額,當公司每股淨值(即股東權益餘額除以發行股數)低於票面時,本公司得公告暫停該股票之融資、融券交易;當公司淨值低於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者,則將列為變更交易方法之有價證券;當公司淨值為負數者,則得依相關規定報經主管機關核准終止其有價證券上市。

3.
在深入分析各項會計科目之前,可先做全面性趨勢分析

(1)
先比較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兩期金額之變化,本期是增加或減少,挑出變動幅度較大者,以瞭解該公司業務經營狀況與產業趨勢比較,其變動方向是否與經濟環境變化一致。

(2)
利用財務報告「其他揭露事項」中之重要財務資訊揭露,五年簡明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提供五年資料以供長期分析,可瞭解長期變化趨勢,注意本期是否有與趨勢相反的變化。重要財務比率分析提供五年資料,可瞭解公司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獲利能力等等長期趨勢。

4.
留意具變現性資產潛在風險

為避免陷入變現高的資產就是好資產的迷思,投資人應注意現金及約當現金、短期投資等等變現性高的資產其前後期餘額是否差異甚大,若餘額過低則有無法清償短期負債之虞,可配合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一同評估。若金額過高則代表公司運用資金缺乏效率,或是有不正常之存款運用受限制的疑慮,尤其當負債金額亦高之情形下,公司可能會被質疑有多餘資金何以不用來償還負債以減少利息支出。

5.
應收帳款之鉅額增加是否合理

投資人可透過瞭解應收帳款前後期餘額是否差異甚大,若金額大則代表公司可能在期末藉出貨以衝高銷貨收入同時使應收帳款大幅增加,此種應收款之收現可能性存有疑慮,待時間一久,可能產生逾期帳款,造成損失。可配合「應收款項週轉率 = 銷貨淨額 / 各期平均應收款項餘額」與「應收款項收現天數 = 365 / 應收款項週轉率」等等指標,判斷是否符合正常給予客戶之授信期間。公司亦有可能將無法收回之應收款出售予金融機構,來美化資產變現性,但實際上係取得無法動用之現金。

6.
瞭解公司存貨情形

投資人應注意存貨前後期餘額是否差異甚大,配合「存貨週轉率 = 銷貨成本 / 平均存貨額」與「平均售貨天數 = 365 / 存貨週轉率」等等比率加以分析,若存貨金額大幅然公司亦有可能為增加營收及消化存貨,將陳舊存貨售予特定關係人,將產生難以收回的應收帳款而可能在以後年度造成損失。

7.
瞭解長期股權投資之投資目的

投資人需瞭解公司長期投資之內容及金額,閱讀財務報告附註中長期投資明細表及依權益法認列之投資損益,瞭解長期投資之目的是否合乎營運所需,以及子公司財務報表是否經會計師查核。另外,計算長期投資金額是否佔公司淨值20%以上,以判斷轉投資之風險是否增加,若金額重大則需留意長期投資價值減損是否會對公司造成重大損失。

8.
注意公司舉債管道

短期借款、應付短期票券、公司債與長期借款為公司取得資金來源之一,投資人可配合「負債佔資產比率 = 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之比率來判斷公司舉債經營的程度,若過高則有發生財務危機之虞。閱讀財務報告附註中短期借款、應付短期票券、公司債與長期借款明細表,留意與金融機構往來情形,其利率區間是否合理,若有向非金融機構借款,則須留意有利率偏高、增加利息負擔之可能以及為何公司無法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問題。

至於公司債到期清償能力,可由(1)「現金及約當現金+短期投資+長期投資上市櫃股票」是否大於應償付金額、(2) 來自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是否為正數、 (3) 是否有稅後純益等等指標判斷,若指標皆為是,且未有繼續經營之疑慮,則可推斷公司尚有能力償還將到期之公司債。

9.
留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

投資人應注意短期借款、應付款項、應付費用等等流動負債餘額與流動資產比較,運用「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與「速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存貨 - 預付費用)/ 流動負債」,判斷以流動資產支應流動負債的短期償債能力,或以高變現力的速動資產,如銀行存款、短期投資等支應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10.
留意股東權益項目下的未實現跌價損失

投資人需瞭解股東權益組成項目,其中長期投資未實現跌價損失是長期投資之跌價損失,不會在損益表中出現,因此其金額隱藏了公司實際的損益,應注意其跌價損失金額是否過大或是與日俱增。

11.
評估過度操作衍生性商品危機

投資人應注意金融商品交易項目中,是否有容易成為公司財務操作工具之衍生性商品,閱讀財務報告附註中金融商品相關資訊,瞭解衍生性商品之種類及目的,留意因衍生性商品產生之損益是否過大、淨部位餘額佔實收資本額比率是否超過20%

12.
留意營業收入不斷創新高之現象

由於投資人常陷入公司營收又創新高的迷思,投資人的關心也使得營業收入成為公司為了滿足投資人而意圖操?的指標,所以當公司業績不斷創新高時,必需更加留意該產業的市場需求是否升高;營業收入增加所擴充的產能是否有過剩的危機;同業公司營收是否也相對升高等現象,做一綜合之評估。

13.
營業收入或進貨是否過度集中於某些客戶或供應商 

某些主要的客戶或供應商,如果公司有該情況發生,投資人應評估公司失去該客戶訂單的風險及該供應商供貨的穩定性。

14.
分析公司各期營業毛利率變動趨勢

對於公司當期營業毛利的分析,通常無法察覺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的獲利能力究竟如何,但投資人如果能仔細分析公司多期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利益或營業毛利率,進而對其變動的原因瞭解是否公司之產品組合有所變動、該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有所消長、與其他同業的變動趨勢是否合理等因素,才不會陷入盲目的使用財務資訊而做了錯誤的投資決策。

15.
關係人交易

投資人可於財務報告附註中,瞭解公司對關係人之進貨及銷貨的比例是否過高或逐期增加,對關係人應付及應收款項餘額是否合理,如果公司過度依賴對關係人之交易,則投資人需考慮當該關係人的營業或財務發生重大變動時對該公司帶來的風險。

16.
瞭解營業外收入及利益、費用及損失之性質

有些本業經營不佳的公司,常會藉由營業外的收入項目來造成獲利的假象,所以投資人需瞭解各項營業外收入及費用的性質為何,例如公司可能以投資利得、出售固定資產、透過特殊交易安排處份較難估價的無形資產或其他資產以彌補本業獲利不佳的方式,影響公司最終的營業結果。若公司主要利益是由營業外收入而來,則投資人應考慮獲利來源的持續性,以免對獲利過度樂觀。

17.
財務報告附註及附表的相關訊息

財務報告的附註及附表中需揭露公司的資金貸與他人、背書保證情形、重大承諾及或有事項、期末持有有價證券情形等。投資人可參考該資訊以瞭解公司資金貸與他人的原因、背書保證的對象及金額,以及所簽訂重大承諾事項對公司未來所需承擔的風險。

18.
關心財務報告以外之其他資訊

投資人若能多方收集資訊,例如財務、內稽或研發主管辭職、更換會計師(非屬會計師事務所內部調整)、董監事持股異動或獨立董監事席次不足等訊息,則可增加對公司之相關財務、業務狀況之敏感度,也可做為投資決策之參考。

零股長線投資

零股交易適不適合定期定額投資?
可以的...而且目前倍受推崇唷!!很多人都有買零股的經驗,有人覺得麻煩,但是長期零股投資卻能夠有不錯的投資報酬率,趁年輕採「零股投資術」,應可輕鬆享受退休。


用「零股投資術」規劃退休生活
大家都知道買賣股票是最全民化、最簡單容易致富的理財方法,但一張股票動輒數萬元,卻不是一般人隨時買得起的。以台塑為例,現在1張股票需要5萬元左右(2006年底的行情計算),若每月只剩5000元的資金,需存10個月才能買1張,因此,對一般民眾而言,投資股票並非一件隨時可做的事情,股市對市井小民而言,仍有一段距離。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在一般證券市場交易股票,其最小單位是「張」,1張=1000股,一張股票也許一下子買不起,但1股呢?台塑1股只要50元,省下一杯咖啡就可當台塑的股東了。


長線配股配息是主要目的
於是,您可以隨時買賣,不用累積到一定的資金才進場買1張股票,這個月剩5000元可買100股台塑,剩3000元可買100股中鋼,從此股市和您息息相關,您會開始留意影響股市的一些因素,是進軍投資領域最好的學習場所。

買績優零股來投資,當然是想要獲利,不過,投資的時間必須拉長才會有績效,所以,用買零股儲存退休金的概念來看,會是一個很健康的投資方向。但是,有些重點還是必須注意的。

以購買績優股方式累積退休金,首重配股、配息能力,若20年前買台塑,至今約賺10倍左右,可相當有效的對抗通貨膨脹,累積財富。雖可偶而短線進出,賺取差價,但在除權前,應再買回參與除權,因為,長線的配股配息才是您的目的,否則易陷入股價迷思,而追高殺低。


年輕重配股 年老重配息
年輕時宜選擇配股能力較高的股票,若配股票1元,則您原本手上有1000股,就會變成1100股,假設股價維持不變的情況下,相當有10%的報酬率。退休後,首重穩健報酬,此時宜選配息能力較高的股票,亦即直接配現金給您,作為生活費用,原來所擁有的股票繼續保留,每年皆可有一次的現金收入,要出國旅遊或有一筆資金須支出時,才賣出股票,是相當好的退休理財方式之一。

2年台灣股市已從以前重視配股改為重視配息,可避免企業股本過度膨漲而侵蝕獲利能力。

台塑95年配股0.3元,配息4.1元,亦即若擁有1000股台塑,可配發30股股票股利和4100元的現金股息,除權前一天股價49.05元,光配息的部分,就有8%報酬率。中鋼95年配股0.35元,配息3.75元,亦即每1000股配35股股票股利和配發3750元現金股息,除權前一天股價31.1元,配息部分就有12%報酬率,是退休後還可繼續讓錢賺錢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