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04 09:15:00尚未設定

咒語——MOTO

咒語——MOTO
MOTO,在高峰上大喊
  MOTO作爲一個最先占領中國人的心的外資品牌,從以前的類比機到現在的彩屏,可以用“風雲一時,獨占一方”來形容。然而,隨著各國手機品牌“軍隊”紛紛涌進中國,試圖幷正在搶奪這塊讓人垂涎的“大餅”後,MOTO在激烈地奮戰却不得不痛讓所占的大餅後,MOTO意識到自己不能不提高警惕,不得不有所行動。
  在其他品牌正忙于爲自己的品牌在中國人民心中占多一點地位的時候,MOTO却銳利地往更深處挖進。
  中國市場很大,很有潜力,曾經有人說:“如果全中國每人買一個我的産品,那就真是賺膩了。”這讓許許多多外商垂涎不已。然而許許多多的外商却困惑于搶占中國這塊大餅的途中,一向習慣高切入,高定位的品牌,成功地征服了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但是却在産品向中小城鎮進攻的時候,遇到了瓶頸。爲什麽呢?
  是的,中國的市場很大,但也很複雜,參差不齊的消費能力,天壤之別的消費習慣讓投資者無從下手。然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國市場還正處于萌發成長狀態。幷且中低消費仍然是主導:中小城鎮、農村的人口比例明顯比大城市多得多。而生活在中小城鎮的人們的消費需求却不亞于大城市,且消費習慣、消費定位明顯不同于大城市的人們。因此根據大城市的情况所推敲出來的品牌定位、品牌個性,在中小城鎮恐怕難以迎合大衆的口味。這就是一些中檔品牌,一些實行“城鎮包圍城市”的品牌在中國能賣紅,甚至比高品質、高品位的品牌還要火的原因。
  MOTO雖然在剛進軍中國這塊大餅的時候大撈了一把:一部類比機上萬元。然而在其後,我們可以看見的是:它的産品的價位無疑“平實”了很多。爲什麽?是因爲MOTO的産品價值比不够高?這個可以從消費者的評價中給以否認,調查中發現MOTO的産品價值比在消費者心中屬于中偏高的位置。那是MOTO的技術含量不够高嗎?然而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明顯地已經沒有一個手機品牌能長久地保有一項專有的技術了。各個牌子的手機功能,該有的也都有了,沒有的將來也會有或者會有更好的。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使得手機的功能差异越來越小。而手機的物理差异已經不能作爲左右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了。
  其實,在大家都還在認爲手機應該是大城市人的特徵的時候,MOTO無疑把目光放得更遠更廣。
  MOTO的“平實”價位無疑也爲了幷且成功地迎合了中國市場目前的消費水平。是它占領更大的份額的前提。即使別的手機也在降價,但MOTO却有更好的基礎:中國消費者對MOTO這一品牌的認知度,MOTO的良好口碑,尤其是在中年消費者心中。這些無疑是其他競爭品牌不能一時間追上的。MOTO在走“平實”價位的道路上試圖幷且成功地給予人們的印象:一個不錯的但是價格很合理的品牌。
MOTO的個人通訊事業部全球總裁Masci曾經說過:“那裏正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加入者,幷且他們的價格越來越低。實際上,只要我們能維持住我們的份額,我們今年就算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我認爲我們能做到。”
  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MOTO爲什麽選擇了一個口號似的、咒語似的廣告語:MOTO。我想這也是MOTO想在中國市場達到的效果:以大家消費得起的價格,使得MOTO融入大多數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MOTO,帶著年輕一代一起喊
  這是我能原諒“MOTO驚魂”的原因之二。不難發現,MOTO廣告中的人物都很cool,甚至可以用個性,前衛來形容。這些看在我們阿姨,爸爸輩眼裏可以稱爲“另類”的人物,肯定不會被他們所喜愛及跟從。
  那麽,MOTO對誰喊?
  沒錯,她在對新一代喊,幷且企圖讓他們跟著一起喊。
  
  MOTO無疑在上一代人心中已經有了不可否認的品牌地位:別忘了,最早打動中國消費者,占據上一代心靈的品牌是誰?正是MOTO,我們的父輩對MOTO的品牌忠誠度很可能比我們年輕一代還要高。要知道,在那個時代,花上幾萬塊買一部MOTO類比機,是一件何等時尚、有派頭的事情,以至現在很多成功人士家裏還收藏著老式的MOTO,有些甚至還不捨得換。他們怎麽會輕易忘掉這種榮耀及曾經的追求?就像現代中國人之于奧斯卡金獎,男人們之于賓士,女人們之于戴比爾斯。
  MOTO在擁有了上一輩人的支援後,未曾就此停步,她明白品牌需要延續,不然很容易被忘懷,被抛弃——很多品牌都說明這一點。MOTO知道年輕人不僅是它現在重要的消費者,也是一個很好的“品牌延續體”。幷且還有我們上面提到的一點:MOTO的“平實”價位及過硬的質量。正是年輕一代,尤其是尚未有穩定經濟來源的中、大學生所能承受及期望的。
  所以MOTO很時尚地喊著,很放心地喊著。喊到了年輕人的心裏去。

越少就是越多
  從純廣告的角度看。MOTO這一“口號”的確達到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越少就是越多,簡化的MOTO明顯比以前更順口,而且對于將來的傳播也大有益處。以往,不用調查都知道,在手機市場裏,誰的英文最長,中文名又最難寫?非MOTO莫屬。MOTO花重金在電視、報紙、燈箱裏大喊MOTO,以獨特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樹一席位,可謂用意非凡。
  當然,有好必有壞。MOTO一出,時尚年輕的品牌個性若隱若現,一旦奠定,MOTO是不是就這樣下定决心放弃了那些老一輩的忠誠者呢?他們的忠誠度是否能高到可以承受MOTO的時尚超前形象呢?而它的品牌延續體,在越來越多手機都標榜自己時尚的情况下,是否如預測一樣很好地履行傳播延續作用? 太多的未知因素,看來,只能留給市場及時間去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