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8 17:18:37z

李敖之父在营城新证

李敖之父在营城新证


以前发贴介绍过李敖之父曾在营城任过职,根据只有李敖回忆文章中提到的几句话,说他父亲李鼎彝在东北营城子煤矿当过总务处处长,其间认识了台湾人翁镇。而对于李敖之父任职过的这个营城煤矿是不是我们的家乡营城煤矿(因为东北叫营城子的地方很多)、李敖之父在营城任的什么职、翁镇又是干什么的等问题,还缺少史料的支撑。

最近得到一些资料,对李敖的父亲在我们家乡营城的情况,又有了进一步的肯定并有了新的补充。

先看李敖的自述。李敖在《李敖快意恩仇录·陆根纪》中说:“爸爸靠舅老爷孙律坡介绍,到东北营城子煤矿当总务处处长,总算勉强撑住过重的家庭负担。因为只是个雇员,倒也过了段安定省心的日子。爸爸在营城煤矿的时候,认识了台湾人翁镇,并且对他有所帮助。翁镇感念爸爸,曾告诉他时局不好,可考虑去台湾,后来翁镇返台,留下‘台北市新起前街一段十一号六桂行’(后改为‘台北市汉中街一三九号六桂行’)的地址,这是爸爸最早想来台湾的张本。可是一想到二二八时台湾人大杀外省人,就心有余悸。所以从北平出来,没有直来台湾,反倒先落脚上海。这一错误,大伤家中积蓄的元气,最后匆促决定来台后,积蓄所剩无几了。”

李敖的父亲李鼎彝,小名季恒,字玑衡,一八九九年生。李敖大事年表中记载:1945年,李敖10岁,暑假后小学四年级,……李鼎彝在东北营城子煤矿任总务处长。

营城煤矿是由原营城煤矿、新东煤矿、隆吉煤矿和裕东煤矿合并而成的(参见本吧“营城老矿溯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专门在营城成立了接收委员会,负责上述煤矿的接收重建工作。该接收委员会的地位很高,直接归翁文灏为委员长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领导。

在新近得到的家乡的资料中,查到了当时营城的接收委员会(主任为孙炜鄂)确实设有总务处,总务处设主任一名,叫李怀芯,而不叫李鼎彝;接收委员会下属的原营城煤矿以及各矿均设有总务科或矿务课,但这些部门也都没有叫李鼎彝的。李鼎彝究竟到哪去了呢?还是李敖的作品提供了线索。
李敖在《李敖快意恩仇录·委蜕记》中说,父亲在“胜利后北平大抓汉好的当儿,他却安然化名在东北营城煤矿做他的总务处长!” 这就是说,李敖之父李鼎彝在营城时用的是化名。

那么,李鼎彝的化名叫什么呢?是不是就是接收委员会总务处主任李怀芯呢?答案是很肯定的。

据《财经时报》 2005年9月24日报道,李敖在2005年的神州之旅中,母校北京四中领导亲自将李敖的中学学籍簿赠送给李敖。记者看到学籍簿照片显示:“学生‘李敖’今蒙贵校录取入校肆业,凡校中一切规则谨当遵守,此证。家长:姓名‘李怀芯’,职业‘政’,住址‘麻状元胡同八号’,学生‘李敖’具,中华民国37年8月21日。”。

这张学籍簿证明了李敖之父为李怀芯,也就是李鼎彝。所以,李敖之父所在的营城就是我们的家乡,其准确的任职是接收委员会的“总务处主任”,而不是营城煤矿“总务处长”。同时,李怀芯(李鼎彝)还是营城的隆吉煤矿(属商营)的董事。

再看李怀芯(李鼎彝)与翁镇的关系。资料记载,翁镇当时是营城接收委员会下属的隆吉煤矿的矿长兼矿务科长。李鼎彝与翁镇在总务口是上下级关系,因此,李鼎彝能为翁镇提供帮助,翁镇自然会表示感谢,并给李鼎彝留下了在台湾的地址。这也是李敖一家“最早想来台湾的张本”。可以说,在营城认识了翁镇,对李敖一家去台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说,如果没有李怀芯(李鼎彝)在营城的经历,世界上也就很难有特立独行的李敖了。

李敖大事年表中所载,李怀芯(李鼎彝)1945年任营城总务处长似不确切。因为李怀芯(李鼎彝)是在国民党政权的接收委员会中任总务处主任的,事实上,国民党军队是在1946年6月才进入营城的,先是由国民党吉林省政府派袁执枚上校充任营城煤矿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一个月之后,改由胡浪阁上校充当主任委员,同年10月又由九台县梁县长兼任主任委员。1947年2月1由资源委员会东北办事处吉长分处处长孙炜鄂接任,组成接收委员会。李怀芯(李鼎彝)是何时进入营城的,还有待进一步查证。如果李怀芯(李鼎彝)1945年任营城总务处长,则可能先在民主政府中任的职,因为九台县民主政府是 1945年11月成立并接管矿权的。从1945年到1947年,营城几度易手。资料表明1947年营城解放前,李怀芯(李鼎彝)仍担任总务处主任这一职务。1947年10月17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三次解放营城,李怀芯(李鼎彝)大概是这时离开营城的。李敖大事年表中只记载了“1948年,13岁,……时国共之争,北京危急,李鼎彝决定分批南下避乱。”李怀芯(李鼎彝)离开营城的具体时间不详。

作者: 改河之子 2006-4-15 17:40   回复此发言

2 李敖之父在营城新证


还有一点,李敖来过营城吗?李怀芯(李鼎彝)在营城期间,李敖一直在北京读书,没有随父亲到营城居住。这期间李敖有没有在假期到营城探望过父亲呢?李敖自己没提到,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父亲,李敖有过这样的回忆:“爸爸名叫李鼎彝,字玑衡,生在1899年(民国前十二年),1899年是己亥年,就是戊戌政变后一年。1920年(民国九年)进入北大国文学系。那时正是五四运动后第一年,正是北大的黄金时代。蔡元培是他的校长,陈独秀、胡适、周树人(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尹默等是他的老师。他的同班同学,后来较有成绩的,有搞中国文学史的陆侃如、冯沅君,有搞国语运动的魏建功,同届的同学有周德伟、陈雪屏。爸爸本人书念得并不出色。他在1926年(民国十五年)毕业,吉林省政府想公费送他留学,他那时已经二十八岁了,急于回家乡养家,所以就拒绝了。因为是 ‘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回到家乡,非常拉风,不但做了东北大学讲师,并且立刻被聘为哈尔滨吉林六中校长……爸爸除在吉林六中做校长外,也在吉林女子师范、吉林大学兼课。他唯一一部著作——《中国文学史》,也写在这个时期。”其后,李鼎彝先后在北京、太原等地谋生,抗战后到了营城,其后回到北京,又滞留过上海,最后带家人去了台湾,1955年4月27日病故。

我们从李鼎彝以及翁镇等人的经历,可以看出营城煤矿无论是在解放前还是在解放后,作为资源重地,都曾被高度重视,都曾吸纳过大批人才。

下面附上营城1947年的接收委员会主要成员名单。不知道这些人的政治结论如何,这里只作为历史资料提供出来。街石老师曾介绍说翁镇有一男在营矿三中任教,八十年代去了齐台河煤矿。还有人知道这些人是否有后人留在营城吗?
接收委员会主任委员:孙炜鄂
副主任委员:徐广裕
秘书处主任:杨颐龄
总务处主任:李怀芯 ☆(李敖之父李鼎彝)
会计处主任:鲁吉士
工务处副主任:关景禄 吕明义
机电处主任:陈世昌
职工处主任:耿心泉
业务处副主任:杨明歧
文书课课长:贾春祥
出纳课课长:孙赞侯
教育课课长:孙赞侯(兼)
警务课课长:池文恒
帐务课课长:旋介毅
成木课课长:鲁吉士(兼)
土木课课长:周纯义
计划课课长:吴翥轩
电务课课长:沙安成
人事课课长:高纪云
组训课副课长:金得功
福利课课长:关敏园
营运课课长:杨明歧(兼)
材料课副课长:沙荫椿
员工子弟小学校长:陈德山
医院医务长:谢允谦
各矿主要成员:营城煤矿矿长关景禄;新东煤矿矿长孟昭荣;隆吉煤矿董事长孙炜鄂,副董事长程永祥,董事徐广裕、李怀芯、王新风,监查卢吉事,矿长翁镇(兼矿务科科长);裕东煤矿矿长穆宜生,副矿长秦梦乾。各矿科室成员略。

另附接收委员会成员名录节选扫描图,是为实证.


1 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早在抗战胜利之后,我家的情况,在二姊笔下是这样的:
胜利后家里陆续来过爸爸一些老朋友,他们是曾去重庆内地“抗战”荣归的接收大员们。我记得的有兴安省主席吴焕章、抚顺煤矿张莘夫、外祖母的娘家堂弟孙棣坡及老姨父的妹人、后来仟中共政协委员的王家帧等等。爸爸参加地下工作的一段经历,就是由吴焕章出具证明的。很明显爸爸思想上难以平衡。过去有些人学历、资历、能力不如爸爸,但有“内地抗战”做雄厚的本钱,荣回故里,个个都是耀武扬威的功臣。爸爸苦笑着。受一家十多口人的拖累,爸爸又能做何选择?曾有一度爸爸准备随吴焕章去兴安省任个职员。
兴安省是闰民党当时新划分的东北九省之一。可那个时候是共产党的势力范围,吴主席空有头衔无法上任。张莘夫在去抚顺上任后遭惨害,国共两党相互推卸责任。最后爸爸靠舅老爷孙律坡介绍,到东北营城子煤矿当总务处处长,总算勉强撑住过重的家庭负担。因为只是个雇员,倒也过了段安定省心的日子。


爸爸在营城煤矿的时候,认识了台湾人翁镇,并且对他有所帮助。翁镇感念爸爸,曾告诉他时局不好,可考虑去台湾,后来翁镇返台,留下“台北市新起前街一段十一号六桂行”(后改为“台北市汉中街一三九号六桂行”)的地址,这是爸爸最早想来台湾的张本。可是一想到二二八时台湾人大杀外省人,就心有余悸。所以从北平出来,没有直来台湾,反倒先落脚上海。这一错误,大伤家中积蓄的元气,最后匆促决定来台后,积蓄所剩无几了。
我们全家是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一日早上离开上海的,搭的是中兴轮。中兴轮本来还算豪华,可是现在已沦为难民船,有立脚处,就是难民。我们把行李堆在甲板上,我就躺在行李上飘洋过海。五月十二日傍晚到了基隆,自此一住五十年!
我们全家八口逃到台湾后,爸爸死了,枯骨一坛;妈妈九十高寿,与我同在。当年的孩子们;如今只有我一人在台湾。

作者: 改河之子 2005-7-1 22:16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附李敖大事年表节选
1935年  
4月25日,生于哈尔滨,时日本占领东北,在日操纵下,溥仪立“满洲国”,成傀儡王。父亲李鼎彝自1926年北大毕业后,任吉林六中校长,为了生计,又任教于吉林女子师范、吉林大学等校。他与吴焕章等人组织黑龙江青年抗敌会,任东北四省抗敌协会理事,进行地下抗日活动。
1937年 
2岁  为免遇难,李鼎彝举家逃至北京,数次搬迁后,住内务部胡同甲四十号。不久,“七七事变”,国民党弃城而去,日本占领北京。经地下组织同意,李鼎彝入北京汪精卫政府法部任科员,并负责北京地区地下抗日协会工作。  1940年 
5岁  李鼎彝任太原市禁烟局长。5月随父赴太原,游太谷等地。并在性格上受到耿直的男佣温茂林影响。  
1941年 
6岁  得盲肠炎,住北平东华医院。受伪政府内部争斗的牵连,李鼎彝以“贪污罪”被日军逮捕,六个月后无罪释放。李辞职回北京闲居。  
1945年 10岁  抗日战争胜利。暑假后小学四年级,因日本投降,停学日语。已遍读《水浒传》等旧小说。李鼎彝在东北营城子煤矿任总务处长。  1946年 
11岁  新鲜胡同小学改为一区九保国民学校。7月初小毕业。暑假后入高小五年级。已读到《黑奴魂》等翻译小说。  

作者: 改河之子 2005-7-1 22:29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有点意思哈

作者: 太子阿丹 2005-9-17 19:50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1937年因不愿生活在日本伪满州国,李敖全家从东北迁往北京,住在当时的东城内务部街甲44号。
7岁时进入北京市新鲜胡同小学读书。
小学六年开始向北京的《好国民》杂志投稿,刊出了《妄心》和《人类的冷藏》等文章 ,这是李敖发表文章的开始。
作者:街石 2005-9-29 14 18 回复此发言

作者: 222.63.40.* 2005-9-29 14:20   回复此发言

5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文中翁氏有一男在营矿三中任教,八十年代去了齐台河煤矿。不知近况。
作者:222 63 40 2005-9-29 15 08

作者: 222.63.40.* 2005-9-29 15:09   回复此发言

6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楼上对家乡的掌故了解得真多,翁氏之子的事还真是很少人知道,谢谢你提供的信息,这也是李敖文中提到的那些事的最好佐证,令人兴奋。

作者: 改河之子 2005-9-29 21:48   回复此发言

7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把老帖子顶起来。

作者: fanyibai 2007-10-6 08:44   回复此发言

8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我靠
有这事儿??
真不容易

作者: 221.9.77.* 2007-10-17 11:14   回复此发言

9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楼上好,这事是真的,我另一贴有过证明。

作者: 改河之子 2007-10-17 11:49   回复此发言

10 回复:李敖的爸爸当过营城煤矿的总务长--摘自李敖《快意恩仇录》

5楼所提及的翁老师,是否80年代初期开始在教育科工作(主要叫函授生)?

作者: 68.190.220.* 2007-10-24 07:27   回复此发言

共有贴子数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