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7 01:54:03笨笨跟妹妹
結構與解構
結構一詞,通常都會是拿來用在建築物上,建築的結構體(Structure),但是在這裡要討論的結構是屬於在社會的、經濟的、美學的與文學的結構,一直慢慢演進到探討社會經濟的「符號學」(semiotics )上,消費的符號則是他們在符號學上探討的一個重點;另一個則是語言學,「語言學」在李維斯陀(Claude Levi-Strauss)等人的發展下,產生了法國人類文化學最具特色的「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在與文學理論及文化理論結合下發展出符號學與現代文學理論。結構主義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學派,但是其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且一直暫著很大的地位。
不管是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或是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甚至到了德希達(Derrida),結構的觀念在我們學問中,一直位居於相當重要的地位,李維史陀認為「結構主義」是緊密的與一個統一的、內在的世界相聯繫;其中「結構主義」包括了三個特性:整體性、轉換性、和自我協調性。
整體性:人只是這社會環境中的一部份,按照一定的組合規則而構成。
轉換性:結構中的成分可按照一定的規則互相替換而不影響結構。
自我協調性:結構是自足的,理解他不需要求助於其他無關之任何因素。
以上這三個特性則充分顯示出「結構主義」強調的結構,其內部均有其自主獨立的規則存在,只是看他們是否要去在自身規則中變化與不變,並且可以直接閱讀它而不需要其他外界的幫忙;另外皮亞傑(Jean Piaget)認為,結構是一個由種種轉換規律組成的體系。這個轉換體系含有一些規律,由於有一整套轉換規律的作用,轉換體系才能保持自我的存在或使自己本身得到充實。而且,這些轉換並不是在這個體系的領域之外完成的,也不求助於外界。
在科學裡也有結構主義的存在,有科學家從Dynamic System 動態系統中找到世界萬物存在的道理與原因,從這個系統中我們可以不斷的放大(ZOOM IN)不斷的放大(ZOOM IN)並且會一直看到重複的事情在裡面發生,或許在地球之外還有著更大的地球存在,或許還有著其他的星球有著跟我們一樣的星球與生活模式,也或者還有比DNA更小的人類組織存在,只是我們的科技還沒到那種地步,所以我們還不得而知。由動態系統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宇宙萬物中也有著自己的規則與結構存在從一個小小的細胞組成,一直慢慢到整個生態系統都是有其一定的關係存在,這些都是生物能夠好好的生存的道理,他必須要有一種平衡的系統在,而不能去破壞它,但是人類卻一直在破壞這個生態系統,說不定哪天真的來個「明天過後」,或是像之前白堊紀時恐龍滅亡時那樣來個重新來過,來處罰我們這樣破壞環境。
物極必反,不論是在「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或是在以前的文藝復興時代與巴洛克時代,只要有一種學派出現後來就會有另一學派出來反它;後結構主義的出現是為了反結構主義,反二元對立論而出現多元論,顛覆傳統的本質,符號與意義的重新書寫,結構主義談個「建構」後結構主義就來個「破壞」,然而其中有許多的後結構主義的學者專家也是從結構主義轉變過來的,是因為講了太多規矩的事情後,因為講爛了或是不想講了,就開始來反自己、顛覆自我。
在這樣的浪潮下,達希達的「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的出現,無疑是為了對「現代主義」提出新的質疑態度,「解構主義」打破現有的秩序,打破秩序然後再創造更為合理的秩序。「解構主義」開始提出新的形式空間、新的材料與構築,並且藉由電腦的發明(數位工具)而開始進行我們以往在繪圖時無法達到的新形式,他開始打破以往固有的結構,變動與碎形開始出現,解構主義傾向於破壞、反傳統、顛覆傳統。然而,事實上它並不那麼的具有顛覆性,它企圖按照一種新的邏輯以統整之。擺脫昔日傳統二元對立間的筆直界線,因此,解構主義並未建立一種「反…主義」來推翻傳統,它是提出新的概念,企圖顛覆之前的舊觀念。
解構建築,是要從政治,文化,哲學上來看整件事,而非僅僅在材料結構上,解構主義總是被誤會為拆散結構,或是將建築物結構給打亂,使結構分開的建築設計,解構主義並不是摧毀舊有的結構觀念,它還是保留了以往結構的本質存在其主要的設計並未與傳統結構形式相差太遠,它提出了新的空間形式,新的材料,開始藉助電腦來創造新的形式、新的設計,它將人們所熟悉的基本形式進行誇張的表現,它開始挑戰既有的建築形式與傳統的社會思想;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些解構的建築師或是哲學家均不願承認自己是屬於解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