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4 10:43:03Vincent

主體之消亡


臺灣總統大選的勝敗結論,其實早在人民意料之中;
出乎意料的只是那個“差距”的幅度罷了~

至於本次大選最挫敗的地方,則在於兩項公投全部失效。

此次公投的失敗,其實也是全民的失敗;
國民黨並沒有贏,但是他的策略是成功的。
(到後來,公投被投影成鬥爭工具:
贊成公投=支持貪腐;反對公投=拼經濟…)

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被貶低成為鬥爭議題,
這對於臺灣老百姓來說,是極其可悲的一件事。

儘管國民黨提出了自己的返聯公投,也策動了150萬人連署,
但是,這個選項後來也被他自己否定了。

由選舉的結果,也讓我們預知了另一個時代的到來:
人民對於自我的關照,已然超過對國家主體性認同的需求。

雖然“拼經濟”在目前看來,僅是一句口號,
(實際效果,得看對岸願不願意配合…)
不過,它畢竟贏得了大多數的支持。

而入聯返聯的公投失敗,也反映了人民對於“國家主體”並不關心;
只要生活過得舒服一些就行,至於是否受到外人尊重,則不去考慮…

這種為了“拼經濟”,對任何事都可以做出妥協的心態,
也是這個時代追求“獨善其身”的極致表現。

不過,站在另一個觀點來看,這不也正是“終極統一”的最佳起跑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