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31 15:35:51Kouji

讀Milan Kundera作品劄記(十一):美麗宛如一次多重的相遇

美麗宛如一次多重的相遇。


美麗宛如徵用財產的法令──艾梅‧賽澤爾(AiméFernand David Césaire)


美麗宛如出生的氧氣──布勒東(André Breton)


這些句子都衍生自洛特雷阿蒙(Comte de Lautr amont)經典的句型:「美麗宛如一台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檯上的不期而遇。」


這種不相干事物的並列,源自於對「神奇的事物永遠美麗,任何神奇的事物都是美麗的,甚至只有神奇的事物才是美麗的」(Breton語)這樣一種「超現實主義青春洋溢的激情」,Milan Kundera以「美麗宛如一次多重的相遇」這樣的標題來敘述一段1940年代超現實主義者BretonCésaire、雅克‧斯特凡‧亞歷克西、勒內‧德佩斯特的相遇,以及政治與文學、文化、文學(特別是小說)在地理上、時間上的相遇。


相遇,就是:石火、電光、偶然。MilanKundera如是說。


但在Susan Sontag看來,「美麗宛如一台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檯上的不期而遇」更多地是一種指涉心理分析的形式。不同事物的並列、拼貼就如同心理分析中的自由聯想。(〈事件劇:一種極端並置的藝術〉)Buñuel「安達魯之犬」裡夢境的詭譎怪異、Breton的自動書寫Dali畫裡時間與空間的扭曲,這些都是超現實主義主要的表現題材。


這裡所說的超現實主義不僅僅是指那場由BretonDaliBuñuelErnstMagritte等等這些人所代表的那種藝術行動,更是指「一種影響遍及二十世紀一切藝術的感受力」,這種感受力,一方面表現在如Milan Kundera上面提到的「對神奇的事物」的激情,另一方面則出現在Susan Sontag所論及的對潛意識裡恐怖、殘酷、噁心經驗的顯露。這一雙重的感受力,也許正是形成今日對所謂「殘酷的美」之喜好的原因之一。


Martin Buber最是重視「相遇」,他說:「凡真實的人生皆是相遇」。一次的相遇已是石火、電光般的美麗,多重的相遇更成為一種難以言說的氛圍與感受。


由是,我總不能忘懷於這句「美麗宛如一次多重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