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5 22:55:36tjuku

潛水鐘與蝴蝶

不經意地
在網路雜誌上看到了這一篇電影簡介
一個關於原本健康的雜誌總編輯人因中風而癱瘓的情節
由於他全身只剩左眼可以觀察世間動態
因此他用僅剩的功能去告訴世人他的價值及生存的意義
見證了人類精神的令人心痛的美

希望找時間來租這部片來觀賞
《 我想我會默默掉淚.....看完這一場電影吧 》
本書作者鮑比原是法國時尚雜誌Elle的總編輯,喜歡旅遊、講究美食和生活;
並且健談開朗,十分熱愛生命。
但一切安好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插曲,在他四十四歲的某天中風了。

這個插曲影響了他往後的日子。變調的曲子,使他忍受著極大的孤獨與渴望自由的痛苦。

《潛水鐘與蝴蝶》一書,就是他用僅可動的左眼,一眨一眨的在蘿德‧蒙狄璧的協助下,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完成。
其毅力與堅持戰勝身心的苦痛,是如此的撼動著我們的心絃。
書中,鮑比在醫院中回憶已逝去的種種與發病後的種種,成了強列的對比。
回憶著以前快樂舒適的在浴缸泡澡,而今卻躺在病床上無法自行沐浴。
回憶著以前悠閒的至各觀光勝地旅遊,而今軀體被困住,無法行動自如。
回憶兒時臘腸的美味與現今無法進食的無奈……。

感念著朋友給他無窮盡的祝福與多得如山的小香包。
心疼著孩子每晚為他的祈禱與耐心、細心的陪伴著他。
這一幅幅溫馨感人的畫面,卻是如此的辛酸。
而這一切,卻是如此的無奈與無常。

他清楚自己還有「想像力與記憶力」並未癱瘓,因此在他自主的意志寫下
「他身如潛水鐘般不自由,想像力卻如蝴蝶般美麗」,
他要留給孩子一些回憶,為他突然嘎然而止的生命寫下註解。
其中一個情節:「九十多歲的老爸爸對著電話跟兒子問好、思念與交代遺言」

他老爸說:

『我知道你現在無法講話,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你現在好嗎?』....『我每天每天都很思念你』.....

『我知道你的閉鎖症候群讓你被鎖住了,我也被這棟大樓封閉在裡面,足不出戶,我已經老了』...

『你知道我的遺囑就放在左邊的抽屜』

然後,電話掛斷之後,老爸掩面哭泣,看護在流淚,螢幕在模糊狀態。
生病中連最愉快的洗澡,都是一群人七手八腳的協助,
法國的設備齊全,照顧者很多,可以讓這一類的患者繼續在人性化的復健環境裡延長生命。
由於他是名人,更是全球的人都在幫他禱告。

※ 對於一個有照顧重症患者經驗的人來說,這部電影很快地說服人心。
眼神寫成的纏綿之書 (中文版代序) 南方朔

最新的消息說,電影《第五元素》的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在看了已故的鮑比(Jean-Dominique Bauby)所寫的潛水鐘與蝴蝶(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這本書後深受感動,希望能將他的傳奇一生拍成電影。大概也只有盧貝松這一級的導演,才有可能抓得住書中的纏綿。

《潛水鐘與蝴蝶》是本獻給生命的纏綿之書。它的法文本出版於一九九七年三月七日,但出書後兩天,作者就涸竭而歿。鮑比是法國時尚雜誌 ELLE 的總編輯,他在九五年十二月八日因為中風而成了「準植物人」。他不再能動,也失去了語言,全部的肌肉只剩下拉動左眼眼簾的那一根還有機能。

於是,他遂用別人指字母,指對了他就眨眼睛的方式,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寫出這本《潛水鐘與蝴蝶》。它薄薄的只有一百多頁,但最絕望的人卻有最深刻的感情。鮑比用最平淡的口氣談他的孤獨和哀傷,過去的惘然變成愈來愈深的記憶,而此後則只是一點一點更多的失去。他像一只繭那樣被關閉,卻讓回憶和感情彷彿蝴蝶般飛翔,翅膀上滿載著令人掬淚的沈重。

他對殘存的生命充滿了不捨的愛戀,便一切的不拾卻又都只是徒然,因而他書裡的纏綿就更讓人心疼了起來。他的書寫到九六年八月停止,最後的一段說:「在宇宙中,是否有一把鑰匙可以解開我的潛水鐘?有沒有一列沒有終點的地下鐵?哪一種強勢貨幣可以讓我買回自由?」渺茫的希望未曾發生,他很快奔向了絕望的終點。

作為時尚雜誌總編輯的鮑比,是個開朗、健談、喜歡旅行、講究美食和生活的人。但這一切眼前擁有的幸福,卻都隨著一次中風而化為烏有。那一天早晨,他在新女伴黑色的髮絲間醒來,共試一款德國新車,下班後則準備到前妻住處接 他們的兒子度週末。但就在接到兒子準備上車時,突然中風昏迷,再醒來已是三個星期之後。三個星期的時間斷層,生命被切成兩半,他開始了彷彿寄居蟹,又如關在潛水鐘裡如繭般的新生命。

由昏迷中醒來,又經過漫長的暈眩脆弱,半年之後,治療師協助他找到拼字母、眨眼睛的溝通方式,他才在出版社助理的幫助下,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寫下 這本只有薄薄百餘頁的小書。耆以這樣的句子開始:「在老舊的麻布窗簾後面,映著淺淺奶白色的光,透露了天色破曉。我的腳後跟很痛,頭彷彿千斤重,而且好像有潛水鐘之類的東西緊緊罩住我的全身。〔……〕當我困頓如繭的處境,比較不會壓迫得我喘不過氣來,我的心就能夠像蝴蝶一樣四處飄飛。有好多事情要做。我可以在空間、時間裡翱翔〔……〕」

鮑比以《潛水鐘與蝴蝶》為書命名,「潛水鐘」指生命被形體所困禁的困頓,「蝴蝶」則隱喻生命在想像中具有的本質自由。但「潛水鐘」加上「蝴蝶」,這隻蝴蝶再怎樣舞踊,也呈現不出曼妙的輕鬆,而只有掩飾不住的悲痛。因此,當他第一次使用輪椅,護士儘管將它說得好像是好事,「然而這迴響在我耳裡卻像是判決一樣。轟的一瞬間,我突然了悟這個讓人驚惶無措的既定事實。恍如原子彈的蕈狀雲一樣令人目眩。又彷彿比斷頭臺上的鍘刀更鋒利。」

因此,《潛水鐘與蝴蝶》是本絕望之書。它清楚地敘述他在繭裡的生命惡化過程:他在二十個星期裡體重減輕了六十六磅;他的右眼失去了功能而被縫死;他的右耳失去聽力,左耳側變成蝴蝶耳朵那般敏銳。人在絕望中的脆弱和卑微,例如一向美食家的他,兒時祖母香腸的記憶反而襲上心頭;護士替他清洗讓他既挫 折又快樂;失去吃的能力,依靠胃管攝食的他,「要是能把不斷流進我嘴巴裡的口水順利嚥下去,我就會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

《潛水鐘與蝴蝶》也是本孤獨之書。當他只剩眨眼睛這唯一的溝通能力後,更加感覺到溝通的困難。人在脆弱中變得敏銳,也在脆弱中知道孤獨的況味。鮑比由於只剩很少的表達方式,不是特別體貼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他的反應。因此, 護士會突然關掉他正在看的電視,他會被許多不在意的舉止行為所傷害;當然,這時候他也更能將心比心地理解別人 他的父親九十三歲,住在公寓樓上,老到連腳都站不穩,他們同樣都是像繭般的活著。

但《潛水鐘與蝴蝶》也是本纏綿之書。人的困頓造成的靈魂纖細,使他更能用纏綿的心看待記憶,也更能在無助中呈現出敏銳的善良。這本書裡的此類片段是讓我在閱讀的心痛裡最感動的部分。鮑比可以感覺到父親的無助,可以感覺到八歲女兒在遙遠之外為他所作的祈禱。他可以感覺歷史、記憶和友人。曾經有過的遺憾。曾經幾乎犯過的誤解,都在這樣的纏綿裡變成一則溫暖的小故事。

鮑比在「準植物人」的狀態下掙扎,他渺茫地希望著有機會靠著拐杖,有一夭又能回到他在巴黎的辦公室,從而結束他那無聲的噩夢。但他終究沒能走出這場夢境,而在繭中枯竭。被囚的蝴蝶走不出宿命,但就像鋼琴從樓上被摔下,黑黑白白的琴鍵零落滿地。他的薄薄遺著,就像琴鍵般鋪成一種交織著絕望和纏綿的淒美,讓人沈痛,但也會覺得要更加看重自己的生命。

薄薄的小書,沒有華麗的詞藻,但卻一個字一個字地雕刻著生命。看完這本書後,更加關懷起都些失去一切表達能力的植物人,他們那些我們不知道的痛苦是什麼?人的溝通靠表達以及了解表達的細心,但我們卻經常在不細心之中彼此冷漠、傷害及誤解。鮑比用他的經驗告訴我們,必須珍惜一切已有的感覺。他即將失去一切,因而遂能掌握已有的不多。對天天在揮霍著生命的我們,在看完這 本書之後,怎能不更加寶貝我們的幸運呢?


from:http://www.400m.idv.tw/tangbooks/tang-book/butterfly.htm
Lisa 2008-04-16 10:17:54

好多年前讀這本書的時候
腦海裡有很多畫面
如今很高興有導演能用那麼棒的手法拍出這部電影
(以攝影機代替主角的眼睛)
當他是一本薄薄的書的時候 已經有世界各國的好幾百萬人讀過
當它變成一部電影 又會有成千上萬的人知道這個故事
希望更多人知道 自己是多麼健康的存在著
而世界上 又是有多少人跟自己的生命奮鬥著.

版主回應
世事難預料
也許現在平步青雲
但是下一步就莫深可測了
這部電影可以鼓勵更多人
包括家有重病患者的身障家庭
期待這個生命故事
能啟發世上更多人在心靈上的成長
2008-04-17 13: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