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07 01:21:19帶著語言障礙在飛

兩個市議員被除名了

(道草二○○二年六月卅日新聞)

日本横濱市議會二十五日通過井上櫻和與上原寬子兩名女性議員的除名處份。包括自民黨、公明黨、民主黨在內共六十九名市議員投贊成票,已超過出席議員數的四分之三,正式取消上述兩名市議員的議員資格。

  事件的起因起源於橫濱市議會營運委員會於上月底開始在議場施行懸掛日章旗的作法。井上櫻和與上原寬子兩名市議員在上月二十九日試圖撤下日章旗而被強制帶出會場,本月五日兩名市議員再度抗議會場懸掛日章旗不果,為表抗議占據議長席六小時之久後被強制驅離。針對兩名市議員的行為,該市議會通過的除名處份可說是地方自治法中對市議員最嚴厲的懲誡處份。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日日本參議院通過爭議性的「國旗國歌法案」,法案審議之初,執政的自民黨強力護航的姿態即相當明顯。此次橫濱市議會的糾紛裡,在委員會中決定懸掛日章旗以及主張施與兩名市議員除名重懲的也是多數派的自民黨籍議員。國會議員收賄瀆職等醜聞頻傳,議會對瀆職議員尚且只能施與不具約束力的辭職勸告決議,出發點即是對民選議員所具有的民意代表性給予最大的尊重,然而橫濱市議會只因市議員稍欠妥當的抗議手段即給予最極端的懲治,只能說是該事件直接挑戰了「國旗」這個執政黨最敏感的象徵。

  一九九九年國旗國歌法制化以來,圍繞著國旗國歌的紛擾不斷。在國旗國歌法制化的影響下,東京都校長會於前年要求都內的中小學在畢業典禮上必需懸掛日章旗唱國歌,隨後即因一名音樂教師以信仰為由拒絕伴奏掀起風波。「反對日章旗‧國歌強制施行的基督徒教師生‧市民聯盟」表示國旗國歌的強制化是侵害信仰自由的重大行為,對各地的教育委員會提出嚴正的抗議。

  經過前年音樂教師拒絕配合的紛爭之後,去年的中小學畢業季出現了右翼團體的宣傳車,在會場外沿街廣播。許多學校為免畢業典禮上旁生不必要的紛擾,大多還是掛了國旗奏了國歌了事。國旗國歌的強制化從議會的殿堂開始到民間,儼然成為了一種大多數的暴力,不合作的將受到恐嚇,缺乏認同的人則直接被打成異己,施以最粗暴的裁處。

  對照美國日前對「忠誠宣誓」被判違憲,從總統到參眾兩院異口同聲又讉責又抗議一事看來,國家精神象徵的問題在每個地方都不是那麼簡單。全美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下,獨立崇高如法院日前也已決定延後執行這項判決,直到上訴法院全院十一名法官裁決是否受審為止。

「國旗」、「國歌」是維繫一個族群認同最直接有力的象徵,「國家」、「民族」這種晚近才出現的共同體概念,藉著這種共同的精神號召才能成功的塑造群體命運共同的想像,達到由上而下的同化。然而從這些紛爭來看,國旗國歌和台灣從前的「國語政策」一樣,已經脫離了純粹功能性的範疇,藉著強制化身成為另一種大多數的霸權,其神聖不可侵犯和「忠誠宣誓」裡的上帝並無不同。兩個不聽話的市議員就此消音了,下一次更大規模的懲戒會發生在什麼時候?誰的身上?

(後記)
只是看了新聞順手寫來。站在自由主義這種普世價值的立場去批判, 所以寫得很順, 理直氣壯。

後來再讀了一些日本歷史, 才知道自己對整件事情其實缺乏歷史脈絡的瞭解, 所以補了篇後記, 補足之前盲而不見的部份。

每個國家的國旗國歌、它的標準式樣、有什麼意義, 大多己經立法規定。日本沒有, 因為戰後為她立法的美國人刻意迴避了這個部份。可以瞭解, 這面旗這個曲調曾經造成東亞多少人的痛楚, 日本人自己也是不堪回首。

世紀就要結束的時候, 日本人才說, 我們也立法正名我們的國旗國歌吧!
反彈就起來了。
一方面是日本人在長期的自由民主化教育底下, 已經不再那麼輕易服膺天皇或者國家這種後設的概念; 更怕保守勢力藉著炒作這些國家象徵再次復辟。
在國外, 中共韓國的反彈就更不必說了

想想現在的日本人真的也是滿委屈的, 國旗國歌變成丟不掉的歷史包袱,但總不能說換就換。

但是, 日本人被周圍國家拿歷史問題教訓的時候, 頂多全民姿態擺低點受教就是了, 在台灣呢? 一個黨一個旗, 問到誰才具代表性的話可能就要打群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