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08:00:00Tinkle

不惑當前~火車逆遊台灣〈第一日〉

打從出社會開始,陸續聽聞身邊的人去環島,他們大多是騎車(很少聽到用徒步的,那種真的是勇者),而我這種體弱的,只能用最便捷省力的方式,就是用火車環島。

去年我已環過島了(詳見〈人生第一次環島~火車順遊台灣〉),但第一次經驗不足,在第一天就生病了,還去掛急診,雖然最後還是有完成環島行程,還是覺得美中不足,有些遺憾。

於是,今年又策畫第二次環島,原因除了上述第一次的遺憾之外,還有兩個原因:一是之前為順行,這次逆行,可以看到不同風景,有不同感受;二來是因為接下來就要邁入不惑之年,想趁還有體力時去完成更多挑戰。

其實策畫並沒有很困難,我幾乎只要一天就可以完成了。但要注意的是,不是光把「自己想要的」放入行程,還要考量「自己能夠完成」因素。這樣一來,只要規畫時愈精準,在執行時就落差和風險就會愈小,旅程也愈是順利、愈是輕鬆。

這次我不敢把強度一次拉滿,所以第一天我預計停留嘉義就好(之前第一次直接拉到台東,等於是到高雄的程度,實在太遠了)。不過出發前的那陣子,又是暴雨又是地震的,連朋友們都說:「你一定要去花蓮嗎?很危險耶。」

我一臉問號:「所謂『環島』不就是要繞一圈嗎?當然會到花蓮呀!我又不能跳島。」但我知道大家是擔心我的安全,所以我和他們掛保證:我只是經過,不會在那裡住宿過夜。所以後面兩天分別是住在台東和宜蘭。

 

【我的4/28~5/1逆行環島行程】

第一日:板橋→新富→三姓橋→銅鑼→五權→二水→石龜→嘉義

第二日:嘉義→永康→美術館(高雄)→潮州→枋寮(轉車)→台東

第三日:台東→池上→壽豐→花蓮(轉車)→南澳→礁溪

第四日:礁溪→貢寮→松山

 

四天三夜總共20站。

 

4/28(日) 先雨後晴

由於考量到後面體力會愈疲累,以及行李物品會變多,所以前兩天會排比較累且距離比較遠的行程,所以第一天我早早就出發了,凌晨5點出門,天都還沒完全亮。

因為新北環狀線被地震震壞了,為了趕上原定車班,所以我提早步行去搭另一處的公車,然後到古亭去接捷運松山線,這樣額外的耗損,自然又將疲累程度增加不少。

萬事起頭難,我這趟行程也是如此,轉了幾次線才到達火車站,總算有趕到原定車班。

我才剛鬆了一口氣,結果到第一站--桃園的新富車站,就看到外面下起雨來。雖然我事先有準備雨具、雨鞋,但下雨真的讓旅程困難度增加不少,原本行李就頗重了,還得騰出一隻手來撐傘。

此處的景點是「自強號土地公」,那是用廢棄車廂搭建成土地公廟,頗為新奇,裡面還保留座椅呢!我冒雨到達後,有跟土地公拜託讓雨小一點,至返回車站時(10分鐘後)雨就變小了,就一點點毛毛雨而已,真是謝謝土地公了。

另外要提醒的是,若是拿食物供品祭拜土地公,記得一定要當場帶走,因為怕會腐爛生蚊蟲且壞掉浪費了,現場也有貼公告喔!

第一站花了我不少體力,於是第二站規畫了不用出站太遠的三姓橋站。這個站算是新竹境內的較新的車站,但地處偏遠,附近也沒什麼店家,所以站內出現罕見的零食販賣機,也算是給旅客止飢的臨時解方。它還有一處特別的是,車站外觀就是一個三角形(和「三姓橋」這個名字有關嗎?),一般車站較少看到這種造型。

經過一早的體力活,接下來準備到苗栗的銅鑼吃早餐囉!銅鑼市區有很多店家,絕對不愁吃。我選了一間「天光豆漿」,我是為了他們的鮮蝦河粉去的,另外我還點了芋頭糕。不過一看才發現,他的鮮蝦河粉不是一般印象中的蝦仁,而是小隻的蝦米,雖然味道也不錯,但份量有點少,幸好我還有點別的。不過芋頭糕也出乎我意料,因為它實在太、太、太黏啦!

一般早餐店的芋頭糕的硬度和黏度大概和蘿蔔糕差不多程度,有些還會粉粉的,筷子一切就碎,總之很容易切斷。但這家的芋頭糕黏到我一度覺得像在吃粿--也不完全是粿,而是介於正常值和粿之間(我有點擔心會難消化),吃完之後飽足感拉滿.感覺連午餐也不用吃了。

整體來說是好吃的,而且特別的是,一般早餐店都是加醬油膏之類的醬料,這家店卻是店員幫你直接加上帶有蔥花的醬油,但不會給很多,所以不會很鹹,而且蔥花不是很生的那種,是泡了一段時間,所以吃起來味道十足。這次餐點我給4顆星。




雖然吃完早餐仍下著雨,我還是去附近晃晃,來到昔日侯孝賢電影拍攝場所---重光診所,是個有歷史的老式建築,可惜不能進去參觀。再往車站走,會經過一條「追愛大道」。而車站裡頭,有隻大黑狗睡得香甜,牠可以從站內睡到車站門口,絲毫不顧來來往往的旅客,大家也都很有禮貌的不會去驚擾牠,不知道牠是不是「站狗」?



離開銅鑼前,去買了幾個伴手禮,分別是芋頭餅、杭菊餅和美人餅,因為實在太飽了,便決定留到後面再吃。

以往台中車站我常去,所以這次特地避開,來到五權車站,結果這地方出乎我意外,我連找個便利商店買飲料都找好久,最後找到全聯。中間唯一去的景點就是「愛心花園」,但它的石子路有點難走,所以我沒有全程走完,唯一值得欣喜的,就是台中真不愧為「太陽城」,先前下雨的情況,一到台中就雨停出太陽了,我便把雨鞋換下。因為我在這一段路走得太累了,所以便匆匆搭車離去,來到很好逛的二水車站。

二水車站有老街,但車站風格看起來很趣味新穎,車站字體上有著火車圖案,站外旁的牆上也有火車繪圖,左右方各有戰車和飛機,飛機旁邊還有兩個火車頭,都在公園內,算是滿好拍的景點。

接下來到前副總統謝東閔故居,謝東閔我沒什麼印象,只在父母口中隱約聽過他的名字,我查了一下他的生平資料:

謝東閔是二水人,由於生在日據時期,對日治的不滿,而萌生到中國求學的念頭。後來如其所願,完成學業後加入國民黨並從事抗日行動,抗日結束後,隨國民政府來台,後來還擔任高雄縣長等官職,並創辦私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後來的實踐大學)。

他在擔任台灣省政府主席時,收到由台獨運動參與者寄的炸彈郵包,在拆封時炸彈爆炸,左手受創而被切除後裝上義肢,是迄今唯一在任內遭遇暗殺的省主席。後來又擔任蔣經國的副總統,也是首位台籍、首位身心障礙副總統。



謝東閔故居位於實踐大學附設二水鄉家政推廣實驗中心北側,一開始真的很難找,因為路上都沒有指示,我是預先看GOOGLE評論,有好心人指引才知道要走到巷子裡,然後看到黑色圓門,記得不要進去,而是要走最左邊的入口(右邊有個誤導人的小門,三選一可千萬別選錯了),接著要走一小段,才會看到右手邊有一張白紙指示方向,這…這也太陽春了吧!




謝東閔故居原本是三合院,後來拆除只留下東護龍,並旋轉90度移到目前的位置上,難怪我到門口時,一看覺得納悶:「副總統住這樣?好小一間。」原來已經拆掉大半了。

屋前有一片花圃和樹木,看起來挺清幽的,但無法入內,只能在外面拍照。

二水街道保留不少老街風貌,若是喜歡復古風格,可以在街道多繞繞,只是我時間有限,便又踏上旅途,南下往雲林前進。

雲林的石龜車站,相信許多台灣人沒聽過(我問朋友們也都沒聽過),我看資料寫它是個無人站,但我到達時,發現有一位像是保全警衛的伯伯(不是一般站務員),站內也有設洗手間,只是有時間限制,夜間是不開放的(印象中只到18:30),而且是在月台上(好神奇)。


車站內有說明石龜的由來,當然,靈龜把門撞倒而被鎮壓化為岩石,自然是傳說故事,不過既然名為「石龜」,為何站外彩繪的是熊貓圖案?而且還有愛心造景,一度讓我以為來到合興車站(愛情車站),一整個神奇的組合。




很快的,夜幕低垂,一路奔波,我也挺累了,下一站到達嘉義市區,我入住了「安蘭居旅店」,我滿意外的是,西部的住宿房價是我此次旅程最貴的,東部(台東、花蓮、宜蘭)都較為便宜。但它的地點很方便,離車站滿近的。這是我第一次在嘉義住宿,整體環境算是不錯。


既然來到嘉義,晚餐我便選擇了在地的雞肉飯老店,離我住宿地點最近的是一家「呆獅雞肉板」(名字好特別呀,很有喜感),他的雞肉飯中規中矩,雞肉頗嫩,但份量有點少,我還點了味噌魚湯,裡面吃得到魚肉塊,燙青菜就一般的地瓜葉,不過他的滷白菜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它是非常清淡的,不油不鹹,而且有老豆腐和肉塊(不是肉絲或肉末),我還滿喜歡的。



飯後甜點買了「蔡家綠豆湯」的招牌綠豆湯,不過菜單上是寫「綠豆+番薯」,打開卻是「綠豆+花豆」,雖然也滿好吃的,但老闆娘要不要改一下菜單?不然不知情的客人會滿頭問號。



對於嘉義市我有一點疑問,就是市區大馬路居然都沒有行人號誌燈!可能我在生活中已習慣了,對於那種十字大路口,會需要比較多時間過馬路,但我看到綠燈,可是不知道還剩幾秒鐘,一時會有些猶豫,結果我一連過了三個路口,通通都沒有行人號誌燈(嘉義人是不需要行人號誌燈輔助過馬路嗎?神奇),我就只好每個路口都用跑步通過(因為怕走到一半就變黃燈、紅燈了),好累……。

累了一天,便早早睡了,明天也是要早起繼續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