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6 08:00:00Tinkle
年度推薦書《受傷的孩子與壞掉的大人》
身為同樣曾在第一線面對孩子的教育者,很認同也能體會作者的所見所聞,作者是個專職的輔導老師,比一般老師更專於這方面,其他科任老師必須兼顧教學,要放更多心思在關懷孩子身上,其實無論時間或心力上都很有限。但說到底,「學校」在德、智、體、群、美五育之中已大幅失衡,重視智育的結果讓不少孩子「有了智商、沒了情商」,而這樣的孩子成為大人後,無論是為人父母或擔任教職,對自己和後生都是一種傷害。因此,這本書不是為人父母或師長才需要讀的,而是每個大人、小孩都必須學習為自己療傷、紓解,治好了自己,才能治療別人。
【我們是愛孩子,還是愛自己】
首先這句話,所有面對孩子的人都要問自己。
當然,愛自己的人一定比較多,才會造成許多悲劇,因此世上悲劇永遠多於喜劇。可是,人之所以為人,就是能想辦法去解決、去平衡,我們不可能完全無私,也不可能不愛自己,但是可以多一點同理心,多將心比心,不要嚴以待人、寬以律己,不要雙重標準,這樣世界會和平一點。
【孩子並沒有欠你什麼】
很討厭聽到「人就是相欠債」這句話,我又沒有「借」,又哪來的「欠債」?莫名其妙!就如同基督教說人生來有罪,簡直是無稽之談,無道理可循(是道理,不是歪理,我到現在沒聽過一個人說得出一番道理的)。奇怪的是,好像不少人喜歡別人「欠」他們,尤其父母常把自己當成造物主,認為是自己「賜」給孩子生命,甚至把孩子當作自己的財產,真令我瞠目結舌,這算是一種自戀自誇的極致嗎?
然而一旦有這種心態,在處事上所表現的就是一種不合理(不理性)的作為,以致衍生出不尊重孩子、控制欲、虐待孩童等事件。而作者也在書中提醒:「你(父母)要知道,孩子並沒有欠你什麼。孩子需要的是被教導如何感恩,而不是需要為你內在的委屈負責。」
孩子生了就是要付出,不付出就不要生孩子嘛!既然已知要付出,也是父母自己的選擇,何來的「欠」?孩子有拜託你一定要把他生出來嗎?說不定孩子還不想當你的孩子呢(有篇親子文章就有寫到「孩子不一定想被你生到」)!
當父母很辛苦,這是無庸置疑的,但你的辛苦不是孩子「害」的,更不是孩子「欠」你的,讓孩子學會感恩,不是感「你」的恩,而是讓他學會對世上萬物感恩。別把自己當造物主,你沒有那麼偉大,況且自古以來都說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如果只是生,沒有用愛去呵護、教養,那是沒有恩情可言的(詳見孔融《父母無恩論》)。
【正視真相:到處都是受傷的孩子】
作者一開始就道出他的職場生活:「輔導老師坐在學校的辦公室裡,自然就有學生找上門,就像感冒了去診所看醫生一樣稀鬆平常。」心理出問題,就是心「感冒」了,而這種事,和我們在診所看到一群群感冒待診的人一樣頻繁。但,我們卻對「心理感冒」漠視,甚至視而不見,於是也不會想方設法的在生活中改善,非得等到撐不住了才送醫治療,其實很多事情,只要在生活中「多做一點點」,根本就不會演變成需要醫治的狀態。
「許多孩子來自失去功能的家庭,有著疏忽管教、高控制欲、內在匱乏以致話語總充滿怨念的父母;也有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令他們感到挫折與心寒的教師,一次又一次地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而那些壞掉的大人,卻沒有機會被送去好好地『維修』一番,因為他們是無法覺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為孩子帶來了傷害,甚至堅持這是一種愛、是教養孩子最好的方法。」
「孩子的生命故事每每凸顯大人世界的荒謬。大人們愛面子、好比較、不重承諾、雙重標準、虛偽做作、自以為是、匱乏無力、過度干涉、難以自省、情緒暴衝…各種惡形惡狀被包裹在所謂『愛』的糖衣下,將其合理化的告訴孩子:『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於是,孩子的認知錯亂了,孩子們的內心出現矛盾衝突:究竟該相信哪一個面貌的大人?」
這幾段話,不陌生,卻很殘酷。很多人覺得生活幸福,「殘酷」這個詞只有發生天災人禍那樣悲慘的大事才適用,其實只不過是沒有去用心看見罷了。人有一種保護機制,對於危險的、不好的總會自動避免,所以「有福同享」者眾,「有難同當」者寡,有好事我來按個讚,壞事來了就裝作不知道,這是很現實的人生常態。不過「朋友」是可以選擇的,「家人」卻無法選擇,因此「家人」的改變與維修更為需要,可惜很多人將親情視為理所當然,好似把血緣關係搬出來,一切都可以被接受、都合理化,形成一種親情綁架。而現今家庭功能還存在嗎?我很懷疑,因為它薄弱到大概只剩血緣的聯繫,在許多「外包」的情況下,對某些孩子來說,有沒有家庭似乎也不是太重要了,又或者待在家裡,卻感受不到家庭溫暖,這和時間長短無關,而是和情感的「品質」有關。
無法察覺孩子的大人,其實不只是在對孩子方面,通常對身邊人際關係也都會是如此,一個人的行事習慣大多不會只在做某些事才呈現,而是在生活大小事中都會用一貫態度去對待,如果平時自己就是那樣欠缺覺察、不懂自我省思的人,真的、真的別生養孩子,也盡量減少人際關係吧,因為朋友、同事、伴侶也都會被傷害到。
【可憐的孩子,多半背後都有無能的大人】
書中有一句話:「處在『孩子狀態』的父母促成了自我犧牲的孩子。」令我感受非常深刻。小時候覺得父母是天、是神,但長大後學會仁義道德,發現很多不公不義的事,而這些事情卻是曾經信任的父母長輩所為,當父母/長輩做錯事情,你該怎麼辦?在傳統社會的思維下,教我們要敬老尊長,其實這是錯的,「老」不一定可敬,「長」也不一定可尊,但迂腐的父權社會下,不這樣做就是大逆不道,即使長輩做的是錯的,晚輩也不能指正、不能批評,這是什麼道理?這不符合「德」也不符合「義」,更罔顧「仁」,但很奇怪的是,我們的社會竟然允許它,甚至打壓說真話、做對的事的人,這對我來說十分難以理解,也完全不認同。為何孩子有錯,父母長輩可以理所當然的指責、處罰、教訓,但對自己卻又用雙重標準看待?一個人若做不到「以身作則」,他就沒有資格對別人說三道四,這才符合常理吧!
我在讀這一文章時,頻頻想到一句話:「『父母』一職影響深遠,不只影響孩子、影響家庭、社會甚至國家,但父母不需要經過上課學習、不需要考執照就可以當父母(只需要具備「生殖能力」),以至於許多不合格的父母造就了社會問題,釀成孩子們的人生悲劇,這樣生兒育女,有意義嗎?」父母沒有準備好當父母、沒有當父母的能力,就不該當父母,否則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就如同一個不會開車的人卻去當司機,出事了誰負責?他連自己都無法負責!而在職場上出了事可以辭職,但孩子卻不能把不適任的父母辭退,這就是不公平的地方。
雖然「大人」與「小孩」是互相的,但大人先來到這個世界上,且是大人把小孩帶來這個世界上的,大人本來就要多負一些責任,然而我看到的「大人」卻是「孩子好是我教的好」、「孩子做錯是別人帶壞他」的心態,令我不齒,以前初任教職時,常忍不住對家長冒出「你的孩子會這樣就是你害的」這樣的憤怒的心聲(但只能在心裡吶喊),有人說我為什麼仇視父母,錯了,我不是仇視父母,而是「鄙視『不合格』的父母」。我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學習,但你不能學好了再來當嗎?又或者邊當邊學,可是很多父母自己不學習、不成長,只是一味的打壓孩子,不準孩子表達想法或旁人批評,這樣的行徑哪能成為什麼好身教呢?
可憐的孩子,多半背後都有無能的大人,而那些無能的大人,又常強調自己的犧牲,而忽略孩子的犧牲。由於大人如孩子般的無能,讓孩子提早變成了大人,本末倒置的結果,自然是苦果。幸運一點的孩子,在經過一番寒徹骨之後還能開花結果,但慘一點的孩子,可能還來不及長大就被毀了。這樣的父母,不能指責嗎?不能批評嗎?不用處罰付出代價嗎?可惜的是,社會是「大人」所操控的,「自私的大人」總為自己開脫、找理由,於是乎,該被處罰的「壞大人」沒得到處罰,反而愈來愈多,整個社會變敗壞了。「壞孩子」還不至於讓社會敗壞,因為社會畢竟不是操控在他們手中的,而「壞孩子」長成「壞大人」,又沒有被處罰,才是讓社會敗壞的主因哪!
【壞掉的大人卻急著『維修』受傷的孩子】
這本書其中一篇序裡提到:「一群『壞掉的大人』七嘴八舌手忙腳亂地,用擔架抬著一個個「受傷的孩子」,送來給輔導老師進行維修。
好諷刺呀!那些受傷的孩子正是被壞掉的大人所傷,一如殺人凶手抬著被殺的人送醫急救,何等荒謬!也難怪作者大聲疾呼:「『壞掉的大人們』請醒醒吧!並請同時看見你們內在那個受傷的子,以及一直被你們標籤為問題青少年的孩子們!曾經,你們一定也經歷過壓抑痛苦的青春年少,如今,你們長大了,有更多的力量了,請嘗試收起你的指責和擔心,重新找回愛的力量,從愛中,重新看見自己與孩子。」
有人說,壞掉的大人也曾經是受傷的孩子,他們也很可憐呀,我倒要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為何要把自己受的苦,同樣對待無辜的人呢?」就如一個被霸凌的人,如果他也去霸凌其他無辜的人,是絕對不值得同情的。因為同樣是被霸凌的人,有的人選擇「被霸凌很痛苦,所以我也不要讓別人受到這樣的痛苦」,但也有人選擇「被霸凌很痛苦,但為什麼只有我受到這樣的痛苦,我也要別人嚐嚐這樣的痛苦」。看吧!前者推己及人,以同理心去對待他人;後者自私自利,只為宣洩自己的不滿,如果他是去報復原本傷害他的人也就罷了(但通常不會,因為對方比他強大,這種自私的人只敢去找比他更弱小的人發洩而已),然而傷害無辜的人,和原本霸凌他的人一樣惡劣。
同理,「壞掉的大人」首要之務就是對自己負責,先把自己修好,而不是為自己的「壞掉」找理由,「因為我壞掉了,所以傷害別人也是理所當然」這種話能夠成立嗎?這沒有道理的!而做不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大多應該也是對自己與他人有雙重標準的人,說一套做一套,這樣的人是自私而品德低劣的,那,還有什麼理由好說?
因此,書中作者有一段話我很不能認同,他說「大人不是因為心壞才壞掉的,大人是因為太想幫忙才把事情搞砸的」。所謂「不小心」應該是偶然發生的,但如果是「常常」、是「多數」,那就不是「不小心」。而孩子受到大人的傷害已經每天上演成千上萬件的事實,豈能說「不小心」?
我不知道作者的「心壞」是如何界定,但一個人只要起心動念不是善的,即使只是小奸小惡,也會釀成大錯,就像溺愛孩子或是控制欲強的父母,很多時候會啊「為你好」當理由,而做出傷害孩子的事,你能說這是「善」的嗎?這樣的起心動念就是不好的,如果是「善」,應該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什麼都幫他做、縱容孩子變笨變蠢變無能變自私變任性,所以會這樣做的父母,在最初念頭萌芽時,那個起心動念就是歪的,又何來的「善」呢?所以我並不認同作者說的「不是心壞」、「太想幫忙」,真正的人心沒那麼簡單,也許作者是專精心理學,並非哲學,心理學的確涵蓋人心的一部分,但人心卻不是心理學能夠道盡的。
我不知道作者的「心壞」是如何界定,但一個人只要起心動念不是善的,即使只是小奸小惡,也會釀成大錯,就像溺愛孩子或是控制欲強的父母,很多時候會啊「為你好」當理由,而做出傷害孩子的事,你能說這是「善」的嗎?這樣的起心動念就是不好的,如果是「善」,應該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什麼都幫他做、縱容孩子變笨變蠢變無能變自私變任性,所以會這樣做的父母,在最初念頭萌芽時,那個起心動念就是歪的,又何來的「善」呢?所以我並不認同作者說的「不是心壞」、「太想幫忙」,真正的人心沒那麼簡單,也許作者是專精心理學,並非哲學,心理學的確涵蓋人心的一部分,但人心卻不是心理學能夠道盡的。
看完這本書我有一個感想:
感覺作者很瞭解且能同理孩子,但似乎不太懂家長(還是說裝不懂,不好明說?),有些說法太為大人開脫、縱容了,且過於包裝成理想化,我認為行不通,也許解決得了一時,但沒有點出真正的問題,也無法完全解決。既然造成孩子問題的大多數是家長,就應該直接點出家長的問題,好從根本解決,讓他們無從推脫。誠如書中所提到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說的:「問題不是問題,如何因應才是問題。」重點不是what,而是how,找方法最重要,否則問題一直懸在那裡,終究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我猜想,或許作者專精領域不同(上述說的心理學與哲學是有差異的),也可能他的生活經驗是比較美好的,沒有真正遭遇過一些像家暴、心靈創傷之類的事,所以把事情想得太美好,這看在真正經歷過相關事情的人眼裡,會讓人覺得過分虛假而不真實,讓人難以接受。作者沒有錯,他只是用他經歷的、感受的來陳述,只是這是他的主觀,而非客觀。
【孩子受傷了為何不講?】
當孩子有事時,很多大人會有這樣的疑惑:「孩子為什麼不跟我講?」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大人沒有機會讓孩子講,孩子就算想講,也會被大人一句「我在忙」、「不要吵」、「自己去想辦法」而打退堂鼓。
二是前面大人就沒有讓孩子建立信任感,比如說老是食言爽約的父母,還有朝令夕改、雙重標準、出爾反爾…這些都是會傷害人與人之間信任的行為。想想如果你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你有事會找這樣的人吐露心事嗎?會拜託他幫忙嗎?我想答案十之八九都是否定的吧!誠如作者所言:「在與任何心口不一、身心不一致的人相處時,都是令人難受的。」
三是孩子還沒準備好。有時孩子不是不講,而是他還沒想好怎麼跟你講,如果這時候大人過於急躁沒耐心,脫口說出一句「不講就算了」之類的話,孩子會認為「喔,那你不想再管我了嗎」;或是孩子還沒講清楚,大人就直接下定論,反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被誤解而受委屈,之後就不會再找你講了,因為他認為你「不想聽」、「不理他」、「不想懂」。
書中有一句話說:「受傷的孩子需確定眼前的大人沒有壞,才願意冒險打開心房。」讀來有點心酸酸的,照理說,孩子比大人不懂事,所以更需要學習,然而孩子受傷了,還得先判斷大人有沒有壞掉,就如一個人重傷了,還得先查看醫生有沒有醫德、技術夠不夠好、狀態OK不OK…突然覺得那些壞掉的大人在幹什麼,不僅幫不了孩子還不修好自己----壞掉沒有關係,但一旦壞掉就要修,而不是放著給他爛,很多人不是修不好,而是不肯修,這種逃避心態才是最要不得的。所以,大人自己都逃避了,又有什麼資格說孩子「為何不說」呢?
【一代不如一代的真相】
書中有云:「不少父母以為告訴孩擬『我們對你的期待很高』或『我們只能指望你了』,是在激勵孩子奮發向上,卻不知道這可是在阻礙孩子的發展,讓孩子無法活出屬於自己勵人生…當孩子的眼光無法向前看,自然無法過好自己的人生,又怎麼有餘力顧好家族事業呢?結果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道出一句實話:「一代不如一代並非孩子不成器,而是父母害的。」然而這句實話,沒有一個父母想承認。
【尊重孩子的發言權】
書中有舉一句:「少年話少便是德」,我沒聽過這句話,但有聽過老一輩說「囝仔人有耳無嘴」,應該是一樣的意思,只是我完全不認同這句話:話少就是德?那話多就是無德嗎?我認為話不在於多少,而是在於說了什麼,話語的內容才是重點。
老一輩的人為何會這樣說,這和「女子無才便是德」一樣是權威壓迫下的產物吧,這是非常蠻橫專制的行為,這些話語早該當作垃圾直接丟掉。一個人有想法,想表達很正常,我們應學習的是如何表達,而不是少說話,可惜東方社會的孩子長期被這種畸型的教育灌輸,於是常說出「不知道」、「都可以」、「隨便」、「無所謂」,甚至直接沉默,我們稱這樣的孩子為「殭屍小孩」或「機器人小孩」,但造成的原因還是在大人身上,是大人讓他們變成這個樣子的,因為大人們不夠尊重,不僅沒有教孩子好好說話,還剝奪了孩子的發言權,甚至自動化身為孩子的代言人,想想都覺得這樣的行為很荒唐,也難怪孩子會選擇不說或消極敷衍,然後父母才再怪孩子態度惡劣,不尊重父母……。
【不是乖才被愛,而是因為愛才希望你好】
老一輩的人為何會這樣說,這和「女子無才便是德」一樣是權威壓迫下的產物吧,這是非常蠻橫專制的行為,這些話語早該當作垃圾直接丟掉。一個人有想法,想表達很正常,我們應學習的是如何表達,而不是少說話,可惜東方社會的孩子長期被這種畸型的教育灌輸,於是常說出「不知道」、「都可以」、「隨便」、「無所謂」,甚至直接沉默,我們稱這樣的孩子為「殭屍小孩」或「機器人小孩」,但造成的原因還是在大人身上,是大人讓他們變成這個樣子的,因為大人們不夠尊重,不僅沒有教孩子好好說話,還剝奪了孩子的發言權,甚至自動化身為孩子的代言人,想想都覺得這樣的行為很荒唐,也難怪孩子會選擇不說或消極敷衍,然後父母才再怪孩子態度惡劣,不尊重父母……。
【不是乖才被愛,而是因為愛才希望你好】
有些家長可能會對孩子脫口說出:「你不乖,爸爸/媽媽就不喜歡(愛)你了。」這個邏輯非常奇怪。大多數的父母都說自己無私愛著孩子,在我看來,這句話大大的打臉!而且對孩子來說是種傷害,也是一種誤解,他們會認為「我想要得到父母的愛,就要乖乖聽話」,其實不該是這樣,父母應該要傳達的是「因為爸媽愛你,所以希望你變得更好」,這句話才能顯示「愛」是基礎,而先前那句話卻是要孩子先乖才愛,本末倒置,這其實違背教育的理念。
感受到愛的孩子,才會乖、才會懂得體貼、溫柔、善良,這是一種自發性的有樣學樣,父母必須先給出這樣的身教言教,孩子自然是照著做,而不是「你乖我才愛你,不乖就把你丟掉」,這句話很勢利、也很無情,那些口口聲聲說愛孩子的父母,在講這些話時難道不覺得不妥嗎?雖然我知道現實中,很多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並非真正無私的愛孩子(這也是他們做不到正確愛孩子言行的原因),但至少別這麼傷人,好嗎?
【愈是體貼懂事的孩子,愈該被關心】
感受到愛的孩子,才會乖、才會懂得體貼、溫柔、善良,這是一種自發性的有樣學樣,父母必須先給出這樣的身教言教,孩子自然是照著做,而不是「你乖我才愛你,不乖就把你丟掉」,這句話很勢利、也很無情,那些口口聲聲說愛孩子的父母,在講這些話時難道不覺得不妥嗎?雖然我知道現實中,很多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並非真正無私的愛孩子(這也是他們做不到正確愛孩子言行的原因),但至少別這麼傷人,好嗎?
【愈是體貼懂事的孩子,愈該被關心】
「習慣回頭照顧父母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成為一位能敏銳察覺他們感受、富同理心、懂得主動照顧他人需求的大人。他們常不自覺地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當兩相衝突時,總是選擇犧牲自己來優先照顧他人。」
上述這段話聽來似乎很美好,甚至有人會去讚揚這樣的孩子很「懂事」,但我看到的是背後的殘酷。
懂得同理、感受他人是很好,但不能沒有「自己」,否則自己不會快樂,變成是為別人而活。
我們可以善良,但真正的善良是有底限的,沒有底限的叫做濫好人,濫好人不快樂也不幸福,甚至也為別人帶來不幸。
當我看到體貼懂事的孩子,會產生三種感受:一來欣慰,二來心疼,三是擔憂。欣慰的是他的心裡有別人,可以豐富生命;心疼的是他在生活諸多選擇上一定有著一定程度的犧牲與退讓;三是擔憂他是否過度,是否違背自己的意願、壓抑自己的聲音。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都會鼓勵他們多說,多表達自己的想法,「你自己是怎麼想的呢?」「你覺得怎樣呢?」「你想怎麼做呢?為什麼?」「你覺得這樣好不好嗎?你喜歡這樣嗎?」我會丟出這些問句,我想他們在生活中,應該也不會有多少人會去這麼問他們吧,甚至習慣了他們的順從,反倒不容他們表達。但這些體貼懂事的孩子,不該被視為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相對的回饋及良善的對待。
【不要急著給答案,甚至不要給答案】
孩子在迷茫時,常會求助於大人,最直接的就是找父母或老師,而一般人也會很自然的「你問我答」,如果是問課業上的問題,特別是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的確是可以這樣做,但如果面對的是人生課題時,最好不要先給答案,甚至有些問題是不該給答案的,而是要引導思考。
直接給答案的壞處多於好處,不僅會阻斷孩子的思考機會,也會養成孩子的依賴習慣,便會常常說「我不會」,就等著別人幫他解決。我們要教會孩子的是,主動蒐集各種訊息資料,再進一步思考、判斷,找出答案----這個答案可能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但一定是合情合理且自我能夠認同的。因為合情理,就不致於偏差,因為能認同,就不是被強加在身上,做起來也更有意願、更有幹勁,也更有信心去面對結果,所以不要扼殺孩子「找答案」的能力,我們只需要為他們設一個安全邊界,適時的調整方向(是引導而非控制),保留空間及彈性讓他們發揮即可。
最後,如同作者所言:「告訴孩子:『大人提供你的資訊或思考方向,都只是參考。最終,你要為自己做出決定,也要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負責,是一個人基本必須做的,也是孩子一定要早日學會的。
*在此引述一下作者提到的「引導」與「控制」的差異(我想很多人搞不清楚這一點):控制是只給對方一個選擇,並且要他相信這是最好的決定;引導則是永遠給對方更多選擇,並且尊重與相信對方會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
【教育者唯一能的事】
對於已定型的大人,除非自身有極大的覺悟,否則難以改變。而身為教育者,多半還是會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雖然我們還是企盼能教育家長…),如同書中所言,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幫助他們長出更多的力量,對抗些壞掉的大人施加在他們身上的一切,並且讓孩子有所自覺,不再複製大人壞掉的行徑,走上那些父母師長一再犯錯的路」。
我還滿喜歡「幫助孩子對抗」這句話,那些惡行就如同病毒,摧殘孩子的身心,而我們是醫生,為孩子打疫苗,產生抗體。但相對的也有點悲哀,原本父母與老師應該合力幫助孩子成長,卻成了傷害孩子的凶手,甚至還得相互對抗。有時我也會自己矛盾:我是要幫孩子對抗家長,還是要讓他們互相包容磨合?一般來說都是勸合不勸離的,可是這種事必須雙方有共識,願意做改變,而不是強迫孩子要懂事,不斷忍耐、包容父母的扭曲心理和離譜行徑,至少這種事我是做不到,因為我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又怎麼叫孩子去做呢?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
我還滿喜歡「幫助孩子對抗」這句話,那些惡行就如同病毒,摧殘孩子的身心,而我們是醫生,為孩子打疫苗,產生抗體。但相對的也有點悲哀,原本父母與老師應該合力幫助孩子成長,卻成了傷害孩子的凶手,甚至還得相互對抗。有時我也會自己矛盾:我是要幫孩子對抗家長,還是要讓他們互相包容磨合?一般來說都是勸合不勸離的,可是這種事必須雙方有共識,願意做改變,而不是強迫孩子要懂事,不斷忍耐、包容父母的扭曲心理和離譜行徑,至少這種事我是做不到,因為我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又怎麼叫孩子去做呢?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
所以教師們,絕對不要讓自己淪為教書機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孩子傳授正道,給予力量,如果父母無法做到,大概就只能靠教師做到了,因此教師責任重大。如果只會教課本上的內容,說真的就可以直接辭職回家了。
但最該做的事就是壞掉的大人去維修,可是目前法令未有規定且少有維修機制,以致於整個社會、國家、世界被一群壞掉的大人掌握,難怪這個世界這麼亂----受害的不只是孩子,更影響了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生態,連非人的事物也遭殃,這是世界級的大事,卻沒有一個國家重視,僅視為兒少問題,也太狹隘了。
所以,不只教育者看見,也希望執政者看見,掌權者倘若腦袋清晰明理、心懷仁厚,很多問題都能事半功倍的被解決。
【請慎選『父母』這個終身職業】
最後,老話一句:「父母」是一個終身職業,並非人人都適合當父母,一如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農夫/飛行員/醫生…不是嗎?
畢竟製造孩子的是父母,雖然政府沒有機制與規定,但自己要先好好評判自己有沒有資格當父母。
作者給了一個簡明的建議:「決定生養幾個小孩,是由核心家庭的夫妻雙方衡量自身經濟與教養能力,再做出決定,才是最適合的;這也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因他們是最知道如何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照顧的人,不應由親族長輩來干涉。」
生不生、生幾個、怎麼養、怎麼教…在這些問題想清楚之前,奉勸大家都不要輕易任職,以免害人害己,造成社會問題。
上一篇:字言字語
下一篇:俺語錄【2019篇】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