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5 08:00:00Tinkle

互補與相似



人與人相處之間,舉凡情侶、朋友、同事等等,大家都希望能夠和「合得來」的人在一起,性情相近的人比較會「物以類聚」,但有的人覺得「互補」可以彼此彌補不足,這樣才有1+1大於2的力量,究竟是「相似」好,還是「互補」好,各有各的說法,也似乎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是的,世上很多事情的確沒有標準答案,但如果必須從中選擇一個的話,我會優先選擇「相似」,原因很簡單,因為「互補」的前提是在於「有共識」,沒有共識只會互相扯後腿,而且說不定講不到三句話就「話不投機半句多」,能有什麼發展嗎?還不如一個人單打獨鬥。因此,在沒有「達成共識」的緩衝空間之下,一定優先選「相似」,雖然說個性與價值觀的相似度不見得成正比,但至少會省去很多解決衝突的時間與精力;不過,若在有充分時間空間的條件下,「互補」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歷史上,不少有相似或互補的例子,例如三國時代孫策與周瑜,就是互補的最佳例子之一,兩人性情不同,但因為共同的目標,因為造就過人的成就,打下東吳的根基。再者,像蜀國的劉關張,也是意氣相投,雖然個性並不相似,但也一路扶持打下一片江山。但也有相似而達成好結果的例子,像是諸葛亮與其妻黃氏,兩人學識淵博,性情、興趣皆相投,舉案齊眉;曹操、郭嘉這對主僕也算是臭味相投(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兩人皆非一般人眼中的正當人士,而是有點「壞」、不拘小節的人才)。但無論「相似」或「互補」,關鍵還是在於有共識---有共同的目標、相同的價值觀、格局與層次不可差距太大…諸如此類的契合,才能真正發揮力量。



「物以類聚」是一種自然法則下的本能,我們都喜歡與自己性情相近、想法相似的人在一起,但這樣的情況下,若彼此不是思考周全的人(比如諸葛亮與黃氏),很容易陷入盲點而產生失誤,因此「互補」就是以致周全的方法,可是這個方法需要較長的前置作業,磨合也好、溝通也好,等到真正能夠「補」了,才能發揮效用。想想唐太宗與魏徵,如果沒有溝通磨合,唐太宗早就在一怒之下斬了魏徵,即使魏徵講得再對、再好,也是徒然。

上述我們都是預設在「合作」、「在一起」的立場,如果今天立場是對立的呢?那又會如何?三國時代的陸抗與羊祜就是性格相似的人,因此容易產生「英雄惜英雄」的心理,但彼此又是對立的勢力,但誰也不想用奧步詭計去攻打對方,結果就隔著長江守了數年,兩軍在對抗期間,荊州戰線一直處於和平狀態,還有贈酒、贈藥的互惠行徑,直到陸抗去世,羊祜才進行伐吳的動作,這也是歷史上的奇人奇事了。


↑陸抗與羊祜的故事也納入電玩遊戲的情節中

相似與互補各有優缺,我們應先思考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果,而身邊的人有哪些、要與誰合作一起走下去,然後再針對目標對象去「對症下藥」----沒有一個人是完美,就算再好的朋友也可能會出現嫌隙或不合,因此也不可能100%契合,而關係是需要經營的,即使有一時的契合,若沒有好好持續溝通,最後也可能會變得漸行漸遠,許多夫妻或合夥人大多是因為如此而拆夥的。由此可見,想要有好的結果,不僅是在一開始的選擇(人),事後的經營與守成也是一大要點,最重要的是,彼此要很清楚最後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而且要「願意」懂彼此的想法,才能有志一同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