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宗不同種的七月節
農曆七月是個奇異的月份,俗稱「鬼月」,有許許多多禁忌,如不買屋、不買車、不嫁娶、不動手術……雖然不是說完全不行,但一般人還是會盡量避開,所以每到七月,有一種百業俱歇的感覺(而且通常這時學生也放暑假了,哈哈)。
而對個人來說,除了不要去海邊或偏避山區之外,還有晚上不能剪趾甲、曬衣服、唱歌、吹口哨……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要注意,真讓人摸不著頭緒。
雖然這個月份令人敏感,但唯一脫離禁忌、可怕的日子,就是七夕。
七夕原本是「乞巧節」,不知為何發展至今成了情人節,也許是牛郎織女的傳說,但「乞巧」的用意流傳已久,不過現在台灣已經沒了這個習俗,倒是在日本,當我第一次出國到日本時,很巧的碰上七夕,家家戶戶會在門口以竹子為裝飾,竹子上頭有許多許願的五彩色紙,還有許多裝飾小物,這比較有「乞巧」(許願+手工藝裝飾)的味道,有些地方還會舉行七夕節廟會,反倒我們在七夕都到餐廳用情人餐,這和西洋情人節有何差異(=.=)?只剩少數中南部地區有「做十六歲」的成年禮活動。
在異國碰上中國文化,還不只是七夕,七月最重要的節日就是中元節,在日本我也碰上了,還看到超市裡也有中元普渡的大搶購(笑)。
中元節也稱為盂蘭盆節,前者為道教所稱,後者為佛教所稱。
根據《佛說盂蘭盆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
所以在中元節,一般多為祭祖兼普渡眾生為目的,有的地方會放水燈,甚至台灣還有搶孤、跳鍾馗(現在也有改為請八家將、官將首等出陣,以替換「跳鍾馗」的儀式)的習俗,因地而異,花樣比較多。
日本的盂蘭盆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感覺起來像是我們一般說的中元節+清明節那樣,一般都會有一個星期的假期,那時他們多半會趁著放假去掃墓,他們的習慣是十三日前掃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另外會舉行「盆踊」,會念佛但不燒香,而且會眾人聚集一起跳舞,加上放煙火,反而有種慶典的感覺,而沒有鬼月的可怕,也有送中元禮物的習慣。
另外新加坡也是個華人眾多的國家,他們有一種「七月歌臺」的習俗,就是以表演活動來娛樂鬼魂,有點像我們說搭戲棚謝神那樣,只不過對象不同,而第一排的椅子必須空著給「好兄弟」,時間也會安排在夜晚,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但是有夜晚喧嘩干擾民眾的缺點(並非普天同慶),而且由於對象是「好兄弟」,在節目上的安排有時不如謝神般莊嚴慎重,反倒像綜藝節目,馬來西亞也有這樣的情形,所以這幾年來已禁止一些不當演出。
其實這樣說起來,農曆七月可以很熱鬧,雖然不比過年,但在同一月份,有兩個節日,甚至可以算是整個月都是特別日子的,真的只有七月了吧!既然這麼特別,就開心點過,不過用在學生放暑假的提醒注意,鬼月的傳說也算是有點功效吧!
原來農曆7月有這麼多不同的意義和儀式哦! 真是長知識了! 感謝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