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作坊的快樂---文學的快樂
創作坊,是文學夢工廠,這個暑假,我們不只讓孩子瞭解並做到「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自己也受惠良多,我在看《光之三部曲》時,看得還蠻快樂的(不過秋芳老師說,怎麼沒有感動到流淚?哎~每個人感動的表示不同嘛),我最喜歡的是《魔法雙眼皮》,那是三部曲中最沒有憂鬱氣息的(人可以有各式各樣的煩惱,但我無法忍受轉變成憂鬱,我們要向有光的地方走去)。而上學期所使用的教材──《文學家名言金句》,完全和生活結合,即使原本在說別的事情,剛好想到提起一句,都有切中要點的感覺,只能說「真的很好用」(左拉是排行榜第一名),連旁人都覺得應用得真是貼切哪!
每一學期都有主題,無論是更之前的《詩品》,還是《詞選》、《元曲》,我們都繞在文學的領域,那樣的氛圍,像空氣般貼近體表,又如保溼液般滋潤「感覺天線」,讓我們不因乾燥而鈍化。
文學是有趣的,我也相信文學會帶給人力量與快樂,雖說像《十八史略》那樣的鉅作(對我來說是「巨」作),令我忍不住想敬而遠之,但經過分部裁切之後,其實也還好,想當時對那些文學家也是強記得一個頭兩個大,更久以前看《三國演義》也是這樣,不過一頭栽進去了,好像就停不下來了呢!我覺得我的體內其實也有偏執的因子,我喜歡完整,既然看了就繼續看下去,無論書或影片,即使再難看還是寧可用快翻、快轉的方式帶過,總之我一定要看到最後(《哈利波特》是例外,因為只看二十頁所以中斷沒關係)。身旁總會有人說,這樣不如不看嘛!我覺得,如果完整的看完,我可以理所當然的說「真難看」,但是沒個結尾,總覺得擱在那裡,沒辦法給它下個定論,心裡會不踏實。
說起來,比起「看」,我比較喜歡「寫」,但是文學必須先學會欣賞,才能知道什麼是好文章。當旁聽老師第一堂的高階班,正猜想什麼是一輩子的陪伴呢(我事先沒看教案題目喔),隨著孩子在猜,我毫不猶豫的思考出「文字」,而非文學,因為認為文字是根本,文學是一個組織的成品。事後和羽豔小小的討論一下,羽豔想到的是文學(文學真的是創作坊的快樂呢),而我說出自己的想法:對我來說,文字是自己可以運用,是種材料,是我可以掌握而創造的,加以組織後足以產生陪伴他人的價值與力量;而文學,比較偏向於「別人寫給我看」的作品,是來陪伴我的。比起別人寫給我,還是比較喜歡自己無中生有的創作。雖然我真的不太喜歡看(身邊的人不相信我不喜歡看書,常把書丟給我看),但我明白「閱讀」是基礎(參照秋芳老師上學期所寫的高階班教案:閱讀à熱情à技巧à風格),所以還是會看一下(的確是「有時」……),當作是額外補充的營養劑。
我喜歡藝術,但繪畫與雕塑是個不動的成品,比較起來,音樂和文學的吸引力大得多,它是會流動的,音樂的旋律和文學的情節起伏,都能創造出一種流動的情境。而創作坊裡有音樂,也有文學,和來往的人群,整個環境就像是被藝術糖衣包裹的濃熱蜜漿,即使在一個框裡,仍在流動,散發出甜蜜誘人的氣味,而文學就是最深處的核心,它是氣味的來源,加入其他元素的催化,讓創作坊變得更迷人。
即使不在創作坊,只要輕觸文學,也能讓生活變得不一樣,我想文學本身就是具有魔力吧!和音樂一樣,隨著無形的流動,流入心裡、流入生活。當看著書被逗笑時,那種心情是和看影片或聽笑話不一樣的,文字像是彈跳出來撞擊雙眼,那樣震撼使我們不住會心一笑,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共鳴,會在體內迴盪許久,如漣漪般不斷擴大,散至每一肢節末梢,這就是文學所能帶來獨一無二的快樂。
上一篇:在創作坊的快樂---聯絡簿的快樂
下一篇:辛志平校長初探
文字是自己可以運用,是種材料,是我可以掌握而創造的
而文學,比較偏向於「別人寫給我看」的作品。
比起別人寫給我,還是比較喜歡自己無中生有的創作。
《鍾肇政文學顯影》裡,我記得有一篇很好看的〈七彩調色盤〉,這是文字,還是文學?
如果有一天,雯婷老師出書了
那本書,究竟是文字還是文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