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21:57:16妙音
依《感應篇》、《無量壽經》為深明因果教科書
六十年前我們初學佛的時候,讀到經典裡面講的五濁惡世,我都以為世尊說得太過分,哪有這麼嚴重?可是今天社會讓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感覺到佛在經上說的一點都不過分,好像世尊二千五百年前就看到今天的社會,為我們提出警告。我們要怎樣,以什麼樣的心態來應對當前的社會?那就是深明因果;明因果還不算,要深深明瞭因果。怎樣才明白?我們學習因果,啟蒙的教科書是《太上感應篇》,道教的。大乘經上的,這部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我們選擇把它做為晚課讀誦的經典。在美國淨宗學會成立,我們編了一個《朝暮課誦本》,朝暮課誦都有讀誦經文,一段經文,早課我們選《無量壽經》第六品,就是四十八願,希望我們能跟阿彌陀佛發同樣的願,阿彌陀佛的願就是我的願,我的願就是阿彌陀佛的願;晚課是反省、懺悔、改過,標準就是這部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所以晚課我們學習的經文就是持戒念佛。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如果有《感應篇》這種因果教育的基礎,讀到《無量壽經》,才真正是此地所說的深明因果,止惡行善。惡的念頭、惡的行為、惡的習氣不能不止,善不能不行,不能止惡行善,經念得再多,佛號即使持到像蕅益大師所說的「雨打不濕,風吹不入」,達到這種程度,也不能往生。我們相信蕅益大師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位大師通宗通教、顯密圓融,晚年歸心淨土,作的《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讀了之後深受感動,佩服到五體投地,說即使古佛再來為《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讚歎不容易,肯定這個註解就如同阿彌陀佛親自來說的一樣。所以我在早年,沒有遇到《無量壽經》會集本之前,我學習的中心就是《彌陀要解》,講過幾遍,非常歡喜,確實簡單扼要,最精彩的部分大師全部給我們拈出來了。「饒益有情,造福人間」,這是菩提心,念念不捨,全心全力為承傳淨宗,為幫助眾生斷疑生信,堅固信願,一心專念,求生淨土。這就是此地講的,「以此迴向,同生極樂」。這是第二個重點。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0一集) 2013/11/5 台灣華藏電視台
恭錄自 淨空法師專集網
恭錄自 淨空法師專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