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1 15:33:10吟
Another way of seeing things
One by one --- Another way of seeing things影片心得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想起在大學時代,讀過一本很棒的兒童讀物,書名是「平克和薛伊」。一本讀完之後另我相當感動的書!兩個不同膚色的少年,在美國南北戰爭時相遇,黑奴少年平克在田野間拯救了受傷的白人少年薛伊。他原諒了白人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和歧視,仍然真誠地和白人做朋友,甚至付出愛心為他犧牲。雖然他們膚色不同,家庭狀況、成長的背景都不同,可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外在的東西一點都不重要,他們都以自己的真心去關懷對方,彼此都獲得了這世界上最珍貴的友誼。讀這個故事令我震撼而且感動,而在看完這部影片後,更大大開拓了我的地球市民的意識。
所有的人都是地球的孩子,只是被國名、膚色的標籤隔離了。在國中的歷史課當中,我記憶最鮮明的是一張張南京大屠殺的照片,我不記得老師說了什麼,但是那些影像深深烙印在我的腦裡。這是身為國名叫「台灣」而被隔離於世界的我,乖乖的被教育要憎恨日本人,要反攻大陸要台獨,當時的我也無法分辨是非,直到上了大學才能宏觀的看這個世界,在學會裡接觸佛法後,才深思一些從前解不開的問題。
在去北京交流之後,我才從對中國複雜的情緒變成愛中國。如同湯因比博士所說的人本的立場,要去接觸、了解每一個人。真的與中國的人民交流後,我才知道在我們之間其實沒有距離,有的是政治人物給予的不得已距離。在北京大學的同學身上,我看見真誠、尊重與認真的態度,即使短暫交談還是能感受到他們的真誠,我記得一位北大的同學叫「田凱」,我們一群人一起逛街的時候,他總是走在前面先為我們探路,無微不至地安排好所有細節,分別的時候我們大夥都不捨的啜泣,到今天我還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臉蛋和名字。而在河南的觀光景點看見搶寶特瓶的一群老人小孩,我才深刻體會那土地上人民的艱苦。那一趟交流對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衝擊,原來距離只在「一念」。不經意抱持偏見的我,在與中國的人民與大地對話後,開始認真的「自我對話」,改變自己既有的所有舊觀念與偏見。
上個月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到東海大學,演講「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中,他提出現今最大的問題是道德的淪喪,人類無法互相信任,就不可能有好的社會。李教授認為好萊塢電影是人類沉淪的最佳表現,諸如「沉默的羔羊」、「食人魔」、「娃娃新娘」等殘忍的電影,是過去沒有的殘忍畫面。在大環境變遷下,人類充滿恐懼與仇恨,十字軍東征後回教與基督教之間依然充滿仇恨。李教授認為恐怖主義來自仇恨,反恐戰爭是要消滅仇恨,但領袖卻加深仇恨。我認為反恐就不應該有戰爭發生。少數的人決定著世界的命運,藉維護世界和平之名,行報復的事實一再上演,閱讀歷史不是為了重蹈覆轍,而是為了超越。超越仇恨、超越自以為是的偏見,看看「自以為非」的另一面,看看歷史之外的真實。奧古斯丁聆聽另一方的說法,湯因比博士重視不被公平對待的那一方,去除西方中心的歷史觀,開啟了「地球人類史觀」。在後現代主義去中心的思潮中,邊緣才是中心,我想更精確的說是沒有永久的中心,或說全世界都是中心,以「全人類」為中心。
在我們的思維中,自由民主是進步的,專制政權是落後的,這其實也不完全正確。民主不等於進步,自由民主的印度,至今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民生活在悲慘的絕對貧窮當中。不論民主或專制,應當是以人類幸福為前提的,而不是以政治型態來判斷。人類必須在互相關懷的前提下,才能解決所有經濟、社會等問題。
在這個時代洪流裡,我們的確是被西方「綁架」了!也被媒體制約了。不知不覺當中落入了西方思維,喜好西方九頭身的身材比例,嫌惡東方五頭身的比例;喜愛西方時裝,遺忘傳統服飾;喜愛西方人的香水,鄙視東南亞的泰勞菲傭的香水;在在是我們身處於其中而不自知的,不經意被制約的思維方式,不經意沾染了偏見而不自知。西方中心的思考和媒體的既有形象,制約我們的思考,在李家同認為媒體並沒有給我們什麼,資訊爆炸時代裡我們要能選擇好的資訊來吸收,許多教授家中沒有電視不是沒有道理的。湯因比博士跳脫西方中心,跳脫媒體的限制去傾聽真實的聲音,傾聽每個人的聲音。
身為地球市民的我們,也有能力去分擔人類的痛苦,「不管你是誰,只要你痛苦,我也痛苦!」。從聆聽、了解每個人開始,我們距離「世界和平」有多遠?只有「一念」的距離。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想起在大學時代,讀過一本很棒的兒童讀物,書名是「平克和薛伊」。一本讀完之後另我相當感動的書!兩個不同膚色的少年,在美國南北戰爭時相遇,黑奴少年平克在田野間拯救了受傷的白人少年薛伊。他原諒了白人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和歧視,仍然真誠地和白人做朋友,甚至付出愛心為他犧牲。雖然他們膚色不同,家庭狀況、成長的背景都不同,可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外在的東西一點都不重要,他們都以自己的真心去關懷對方,彼此都獲得了這世界上最珍貴的友誼。讀這個故事令我震撼而且感動,而在看完這部影片後,更大大開拓了我的地球市民的意識。
所有的人都是地球的孩子,只是被國名、膚色的標籤隔離了。在國中的歷史課當中,我記憶最鮮明的是一張張南京大屠殺的照片,我不記得老師說了什麼,但是那些影像深深烙印在我的腦裡。這是身為國名叫「台灣」而被隔離於世界的我,乖乖的被教育要憎恨日本人,要反攻大陸要台獨,當時的我也無法分辨是非,直到上了大學才能宏觀的看這個世界,在學會裡接觸佛法後,才深思一些從前解不開的問題。
在去北京交流之後,我才從對中國複雜的情緒變成愛中國。如同湯因比博士所說的人本的立場,要去接觸、了解每一個人。真的與中國的人民交流後,我才知道在我們之間其實沒有距離,有的是政治人物給予的不得已距離。在北京大學的同學身上,我看見真誠、尊重與認真的態度,即使短暫交談還是能感受到他們的真誠,我記得一位北大的同學叫「田凱」,我們一群人一起逛街的時候,他總是走在前面先為我們探路,無微不至地安排好所有細節,分別的時候我們大夥都不捨的啜泣,到今天我還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臉蛋和名字。而在河南的觀光景點看見搶寶特瓶的一群老人小孩,我才深刻體會那土地上人民的艱苦。那一趟交流對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衝擊,原來距離只在「一念」。不經意抱持偏見的我,在與中國的人民與大地對話後,開始認真的「自我對話」,改變自己既有的所有舊觀念與偏見。
上個月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到東海大學,演講「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中,他提出現今最大的問題是道德的淪喪,人類無法互相信任,就不可能有好的社會。李教授認為好萊塢電影是人類沉淪的最佳表現,諸如「沉默的羔羊」、「食人魔」、「娃娃新娘」等殘忍的電影,是過去沒有的殘忍畫面。在大環境變遷下,人類充滿恐懼與仇恨,十字軍東征後回教與基督教之間依然充滿仇恨。李教授認為恐怖主義來自仇恨,反恐戰爭是要消滅仇恨,但領袖卻加深仇恨。我認為反恐就不應該有戰爭發生。少數的人決定著世界的命運,藉維護世界和平之名,行報復的事實一再上演,閱讀歷史不是為了重蹈覆轍,而是為了超越。超越仇恨、超越自以為是的偏見,看看「自以為非」的另一面,看看歷史之外的真實。奧古斯丁聆聽另一方的說法,湯因比博士重視不被公平對待的那一方,去除西方中心的歷史觀,開啟了「地球人類史觀」。在後現代主義去中心的思潮中,邊緣才是中心,我想更精確的說是沒有永久的中心,或說全世界都是中心,以「全人類」為中心。
在我們的思維中,自由民主是進步的,專制政權是落後的,這其實也不完全正確。民主不等於進步,自由民主的印度,至今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民生活在悲慘的絕對貧窮當中。不論民主或專制,應當是以人類幸福為前提的,而不是以政治型態來判斷。人類必須在互相關懷的前提下,才能解決所有經濟、社會等問題。
在這個時代洪流裡,我們的確是被西方「綁架」了!也被媒體制約了。不知不覺當中落入了西方思維,喜好西方九頭身的身材比例,嫌惡東方五頭身的比例;喜愛西方時裝,遺忘傳統服飾;喜愛西方人的香水,鄙視東南亞的泰勞菲傭的香水;在在是我們身處於其中而不自知的,不經意被制約的思維方式,不經意沾染了偏見而不自知。西方中心的思考和媒體的既有形象,制約我們的思考,在李家同認為媒體並沒有給我們什麼,資訊爆炸時代裡我們要能選擇好的資訊來吸收,許多教授家中沒有電視不是沒有道理的。湯因比博士跳脫西方中心,跳脫媒體的限制去傾聽真實的聲音,傾聽每個人的聲音。
身為地球市民的我們,也有能力去分擔人類的痛苦,「不管你是誰,只要你痛苦,我也痛苦!」。從聆聽、了解每個人開始,我們距離「世界和平」有多遠?只有「一念」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