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6 01:16:37piggy

誰可以避開景氣循環?

在經濟學理,所有國家都必須經歷景氣循環—復甦、高峰、衰退、蕭條。在投資上面對市場變化,除了作動態調整,在區域上做調整,似乎免不了都要經歷空頭的歷鍊。

在先前文章曾提到Bill Gross將資產區分為循環性資產、長期性資產,目的是要區隔不同資產在特定時間上對市場變化的敏感性。
坊間最常見的作法,是在資產配置中,置入一定比例的核心配置,例如全球股票型基金或平衡型、債券型基金,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降低資產的波動風險,同時預留安全資產以備不時之需,另一層意義,也是在作資金策略。

不過,在以往的經驗,許多人會認為股票型基金波動大,長期投資時利潤較高,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因為在經歷股市多頭與空頭,雖然全球股票型基金可以藉由投資在不同區域,避開單一國家的風險,但是若遇到全球性的系統風險,例如石油危機、波灣戰爭、次級房貸,免不了也同樣陷入虧損的麻煩…

如果換成債券型基金,波動風險小,但是過度安全反而獲利有可能被通貨膨脹吃掉,所以債券應該只能視為短期的資金停泊。
最後一種選擇,就是股債平衡型基金,兼具積極性的股票資產,和穩健保守的債券資產,由基金經理人決定股債配置比例。從過去歷史經驗,可以發現在長期獲利表現上並不輸給100%配置股票的全球型基金。
就以美林主打的環球資產配置(美元計價),從1997年初到2007/12/21,累積報酬率有187.19%,而另一檔著名的坦伯頓成長基金(美元計價),同時間累積獲利有148.81%,績效上都是代表作,但是因為經歷了1997亞洲金融風暴、2000~2003年股市大空頭,平衡型基金的抗跌性顯現出來。
下表可以比較單年度的獲利表現,多頭市場來臨時,平衡型基金績效也不遑多讓,而股市多空不明時,又具有防禦的特色,主要歸功於股債的動態調整。這對多數投資人來說是有利的,因為無法及時準確地拿捏市場的變化,交給專業基金經理人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的作法。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平衡型基金表現一定都優於股票型基金,這時候事前功課就免不了,若想要有更佳的獲利,適度增加一些循環性資產,就是所謂的「衛星基金」,需要承擔的風險較大,例如單一區域、單一國家、單一產業等,但是掌握住趨勢和時機時,獲利往往驚人,例如這幾年風行的新興市場就是代表。但是對於沒有時間作研究的投資人,我的建議還是以核心資產為優先,可以參考不同風格的核心基金作組合,例如雙核心配置(全球型+區域平衡型),選對趨勢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2002,2003,2004,2005,2006

坦伯頓成長 -9.47%,32.86%,16.99%,8.16%,21.82%

美林環球資產配置 -8.82%,32.37%,11.74%,8.46%,14.28%

MSCI世界指數 -21.06%,30.81%,12.84%,7.56%,17.95

資料來源:基智網Fund-DJ http://www.fundd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