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9 23:09:09piggy
Re:香港再起,台灣呢?(2-1)
以下是一位朋友回覆的文章,有另一面的省思.
得到作者的首肯,轉載如下:
對「香港再起,臺灣呢?」讀後感
所謂的香港再起,其實只是反映了香港人的無奈,如果你問香港人,現在還是英國殖民地,情況是不是會更好,相信會有很多人答Yes,從最近香港人爭取民主遊行,中國政府的冷淡回應,即可看出香港人的無奈。而經濟上的好轉,所反應的只是中國政府的蘿蔔策略。
九七年前的香港,靠著快速的行政效率和廉節的工務員,與香港的人民一起努力,創造了繁榮的香港,無論在經濟、文化----等等方面,都讓人相當讚賞,英國政府帶給香港最大的遺產,是使香港成為世界的香港。
九七的回歸帶給香港其實是一場災難,香港變成中國的香港,外界所看到的香港是很膚淺的表面。現在香港的繁榮必須依靠中國的內需,香港已不再是世界的香港,對中國來說,香港不過是一個有價值的附屬品,一個只能依靠中國的香港,又和中國的上海有何不同,更何況中國的政府也是希望一步一步的消磨掉香港的地位,未來五十年香港還會在嗎,還是只是一個過去的繁榮的城市地名而已?
說這麼多最主要也是反應目前臺灣的現況,臺灣一直是靠著對外的發展,以維繫本身的經濟的繁榮,這一點其實和香港很類似,但對外發展並不等於向中國發展,甚至於將所有的資源投入中國。小時候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意思是說要有風險的改念。過去的臺灣經濟成長經常在6%、7%以上,最主要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只皮箱走遍全世界」便是象徵當時臺灣人的勤奮努力。其中美國更是臺灣最重要的貿易市場。過去臺灣經常受到美國三○一法案的壓力,因為臺灣從美國賺了許多外匯,迫使臺灣對美國開放更多市場,以平衡美國貿易逆差,也讓當時的臺灣重新思考分散市場風險的重要性。以美國對臺灣的友善都不能忘記分散市場的重要性,更何況現在的中國。
臺灣早期是從雨傘、鞋子到現在的高科技電子產品,每一個產業轉型的階段,都是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才會有這樣的成果,從來也沒聽說非得到那一個國家不可,臺灣才會有活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自己不努力,一昧的只是追求代工廠微薄的毛利,那永遠只是個代工廠,而為了維持低價的競爭力,臺灣成本無法維持便到成本更低的中國去,仍然還是個代工廠。
香港和臺灣最大的不同,便是臺灣擁有高科技業和製造業,而香港現今卻只能依賴服務業來帶動經濟發展。而臺灣是依賴高科技業和製造業,不斷地技術研發努力升級,才造就現今的優勢。
但隨著經濟環境不斷地轉變,臺灣產業也面臨調整的壓力。原本應該思考自我提升之道,卻在媒體不斷鼓吹西進中國才是正途,忽略產業技術升級和品牌經營的重要性。當臺灣將資金、人才、技術全部輸至中國,你又如何會思考提升技術和品牌經營的重要性。
韓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政府和人民一起努力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品牌的經營,才造就現在韓國經濟的成就,也從沒聽說她是因為要到某個國家投資才能成功。由此就可證明如果不能自我提升,眼前的繁榮恐怕也如曇花一現,過眼雲煙罷了。
西進中國便是造成臺灣邊緣化的元兇,才是臺灣產業問題最大的徵結所在。過去五年放棄「戒急用忍」,對中國開放的政策,導致臺灣的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已經證明開放政策是錯誤的。
當產業為了拓展中國的市場,到中國去投資,有許多公司甚至結束在臺灣的工廠,整個產業空洞化,造成許多勞工的失業,一個勞工的失業便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何況是幾千幾萬名的勞工失業,便會引發社會問題,造成臺灣社會的動盪不安,這些都是惡性循環的連鎖效應。在加上媒體報導無法正確反應中國市場現況,只報導中國市場的光明面,讓臺灣產業西進中國惡性循環不斷,媒體也必須負一部份的責任,某種程度來說,媒體是臺灣的亂源之一,一點也不為過。
而改善臺灣經濟的良方,唯有適時的保護自己,全力提升技術創新和品牌經營,才能創造臺灣的未來,擺脫對中國投資的惡夣。
JackTai
2005.1.10.
得到作者的首肯,轉載如下:
對「香港再起,臺灣呢?」讀後感
所謂的香港再起,其實只是反映了香港人的無奈,如果你問香港人,現在還是英國殖民地,情況是不是會更好,相信會有很多人答Yes,從最近香港人爭取民主遊行,中國政府的冷淡回應,即可看出香港人的無奈。而經濟上的好轉,所反應的只是中國政府的蘿蔔策略。
九七年前的香港,靠著快速的行政效率和廉節的工務員,與香港的人民一起努力,創造了繁榮的香港,無論在經濟、文化----等等方面,都讓人相當讚賞,英國政府帶給香港最大的遺產,是使香港成為世界的香港。
九七的回歸帶給香港其實是一場災難,香港變成中國的香港,外界所看到的香港是很膚淺的表面。現在香港的繁榮必須依靠中國的內需,香港已不再是世界的香港,對中國來說,香港不過是一個有價值的附屬品,一個只能依靠中國的香港,又和中國的上海有何不同,更何況中國的政府也是希望一步一步的消磨掉香港的地位,未來五十年香港還會在嗎,還是只是一個過去的繁榮的城市地名而已?
說這麼多最主要也是反應目前臺灣的現況,臺灣一直是靠著對外的發展,以維繫本身的經濟的繁榮,這一點其實和香港很類似,但對外發展並不等於向中國發展,甚至於將所有的資源投入中國。小時候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意思是說要有風險的改念。過去的臺灣經濟成長經常在6%、7%以上,最主要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只皮箱走遍全世界」便是象徵當時臺灣人的勤奮努力。其中美國更是臺灣最重要的貿易市場。過去臺灣經常受到美國三○一法案的壓力,因為臺灣從美國賺了許多外匯,迫使臺灣對美國開放更多市場,以平衡美國貿易逆差,也讓當時的臺灣重新思考分散市場風險的重要性。以美國對臺灣的友善都不能忘記分散市場的重要性,更何況現在的中國。
臺灣早期是從雨傘、鞋子到現在的高科技電子產品,每一個產業轉型的階段,都是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才會有這樣的成果,從來也沒聽說非得到那一個國家不可,臺灣才會有活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自己不努力,一昧的只是追求代工廠微薄的毛利,那永遠只是個代工廠,而為了維持低價的競爭力,臺灣成本無法維持便到成本更低的中國去,仍然還是個代工廠。
香港和臺灣最大的不同,便是臺灣擁有高科技業和製造業,而香港現今卻只能依賴服務業來帶動經濟發展。而臺灣是依賴高科技業和製造業,不斷地技術研發努力升級,才造就現今的優勢。
但隨著經濟環境不斷地轉變,臺灣產業也面臨調整的壓力。原本應該思考自我提升之道,卻在媒體不斷鼓吹西進中國才是正途,忽略產業技術升級和品牌經營的重要性。當臺灣將資金、人才、技術全部輸至中國,你又如何會思考提升技術和品牌經營的重要性。
韓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政府和人民一起努力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品牌的經營,才造就現在韓國經濟的成就,也從沒聽說她是因為要到某個國家投資才能成功。由此就可證明如果不能自我提升,眼前的繁榮恐怕也如曇花一現,過眼雲煙罷了。
西進中國便是造成臺灣邊緣化的元兇,才是臺灣產業問題最大的徵結所在。過去五年放棄「戒急用忍」,對中國開放的政策,導致臺灣的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已經證明開放政策是錯誤的。
當產業為了拓展中國的市場,到中國去投資,有許多公司甚至結束在臺灣的工廠,整個產業空洞化,造成許多勞工的失業,一個勞工的失業便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何況是幾千幾萬名的勞工失業,便會引發社會問題,造成臺灣社會的動盪不安,這些都是惡性循環的連鎖效應。在加上媒體報導無法正確反應中國市場現況,只報導中國市場的光明面,讓臺灣產業西進中國惡性循環不斷,媒體也必須負一部份的責任,某種程度來說,媒體是臺灣的亂源之一,一點也不為過。
而改善臺灣經濟的良方,唯有適時的保護自己,全力提升技術創新和品牌經營,才能創造臺灣的未來,擺脫對中國投資的惡夣。
JackTai
20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