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2 21:14:18普普

古砲台巡禮:四草砲台

 

一、興建歷史背景及沿革:
 
  因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為強化臺灣的海防,當時的臺灣兵備道姚瑩於 1840 年修築了俗稱四草砲
臺的鎮海城,同時也修築了位於安平的安平小砲臺,分別拱衛安平大港之外港「四草湖」的北岸與南岸。
 
  因為創建當時的防務相當急迫,所以最初是用裝沙的竹簍及麻袋等作成的臨時性防禦工事,設有 30
丈(約 96 公尺)長的護牆、十座砲墩和砲座 1500 斤二門、1000 斤三門、800 斤二門,此外在砲墩外挖有暗藏二萬支尖竹籤的壕溝,壕溝外又埋了 800 個釘桶、800 塊釘板與兩萬枚鐵蒺藜。後來翌年(1841 年)改築在牆腰開有八字形(兩埠大,中央較小)砲洞的石牆,為較為永久的形式。
 
  然而之後隨著駐軍調離、四草湖外港被廢,該砲臺遂因年久失修而坍毀。二次大戰結束進入中華民國
時期後,1951 年鎮海國小在殘存的牆垣西邊建立校舍,四草砲臺所剩部分便成了學校外牆。1969 年,因颱風來襲導致南段牆垣倒塌,後來在 1977 年修復。近年曾再整修,而呈今天的樣子。
 
 
二、建築風格、特色:
 
  該砲臺城垣是以鵝卵石、三合土與長條石板所建,牆上的八字形砲洞外寬中窄,以便更改射角。而現
在城垣上長了不少老樹,與砲臺城垣形成特殊的景緻。
 
 
 


歡迎蒞臨首頁:
http://mypaper.pchome.com.tw/tiger_wpm
 
 
 
相機:OLYMPUS E-300。
 
   Nikon COOLPIX P7700。
 
 
鏡頭:ZD 11-22 mm F2.8/3.5。
 
 
 

記錄:Tiger Wu
 
E-mail:
tiger_wpm@pchome.com.tw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四草砲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8%8D%89%E7%A0%B2%E8%87%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