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4 13:28:36啊游

皇甫平:越南改革值得关注



2006年7月12日 羊城晚报



  近日,来自越南一条新闻,吸引著人们的眼球。



  6月24日,69岁的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72岁的政府总理潘文凯和68岁的国会主席阮文安,向越南国会递交了辞呈。当天下午国会投票通过三个人辞呈,三天后胡志明市委书记阮明哲当选国家主席,常务副总理阮晋勇当选政府总理,河内市委书记阮富仲当选国会主席。新生代领导层又快又靓地正式走上前台。



  大家知道,今年4月越共召开「十大」,作出中央领导人年轻化决定。照说,党代会后第二年才开国会作出人事调整,也就是说,陈德良、潘文凯和阮文安尚有一年任期时间,可是,这次三位元老级高官却集体提前请辞,打破了原来新老交替的惯例。



  当年决定,当年调整。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越共加快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表明将更严格更坚决地实行领导年轻化方针,使高层领导新老交替更趋平稳、规范。



  越共提出革新开放路线,始於1986年的「六大」,今年恰是越南改革的20周年。「十大」作为一个转折点,将迎来越南新一轮的革新。应当说,越南很重视向中国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也确定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到去年人均GDP已达到650美元,进步很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从革新开放实践中体悟到,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一定要相应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他们非常认同邓小平说的一句话:「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於政治体制的改革。」



  我认为,越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切切实实的步伐,特别在加强党内民主和监督体制建设上,做得既积极又稳妥,既大胆又细致,值得改革先行者中国学习。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点:一是强化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监督。越共规定对重大政策主张、重要干部任免、大型工程项目等都要在中央委员会集体民主讨论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二是越共在中央全会上实行质询制度,开创了党内民主的新形式。质询制度如於2002年,每位中央委员都可以对包括总书记在内的其他委员提出质询,也可以对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检查委员会集体提出质询,直到得到满意答覆为止。



  三是提前公布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广泛吸收党内外智慧。这从1986年「六大」开始,提前两月公布,在全党进行充分讨论,对文件作了重大修改,正式提出革新开放路线,其意义类似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七大」、「八大」继续这样做,到了2001年「九大」,越共首次通过新闻媒体提前两个月公布政治报告草案,不但在全党甚至在全国范围广泛徵求党内外意见,进行补充修改,这不但集中了党心,还反映了民意,充分表现了执政党的责任心和自信力。



  四是实行中央委员和重要领导职务的差额选举和信息公开化。选举前,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所有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地址、电话等向全社会公开,便於党员干部和群众直接实施监督。省委书记及所有省级干部均需有10%差额比例,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还允许党员干部自荐参选党政群团领导职务。令人惊讶的是,在「十大」上党的总书记也是差额选举产生,因此阮晋勇当选政府总理后,在记者招待会上公然表示,为这次国家主席、国会主席和政府总理的选举未能参照总书记差额选举的办法而表示遗憾。这表明越共高层官员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五是越南国会规定专职的代表比例大幅提高到25%,避免兼职代表过多「既踢球、又吹哨」的弊端,真正发挥民意机关的作用。而且,国会可以对政府包括总理在内进行质询,而且质询场面还要向全国进行现场直播。



  仅举以上几点,可以看到越共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走正路,出实招,迈实步,收实效的。学生已经走到先生前面去了。正当越共更坚决更大胆向著全面改革大道上豪迈前进的时候,中国国内却陷入了一片改革反思与纷争之中。就从这个意义上,越南改革不是很值得中国关注的吗?



作者介绍



皇甫平原名周瑞金,1962年毕业於复旦大学新闻系后从事新闻工作,曾经担任过上海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