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4 23:45:11啊游

台东的吴俊立

台东县
县长选举上,早在1997年的县市长选举,台东县国民党党部便因无法摆平由当时的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徐庆元与当时的县长陈建年竞选而分裂,最后徐庆元脱党参选,虽在惊涛骇浪中小败给陈,但也证明他的确有当县长的实力。到了2001年县市长选举,在陈建年受限于法规无法竞选的情况下,国民党找不到足以与徐竞争的对象,仅能抬出当时的台东县议会县议长吴俊立作为代表。在各种条件均略胜一筹的情况下,当时已加入亲民党的徐庆元轻松获胜,一圆担任县长的愿望。

此后,徐庆元以各种显著的举动,如任用民进党籍的副县长,甚至进一步退初原本的政党,表达其“中立”的立场,并声称这是为台东争取更多资源而作出的改变。然而在多数人眼里,此举往往被视为是种对陈水扁总统下的中央政府某种不择手段的效忠,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他对亲民党与国民党合组泛蓝联盟后对此厌恶的实际表达,他曾说过,如果国亲合并,他会回复无党籍之身。不管如何,在台东以国民党为首的政治生态圈中,此位一再转变政治立场与政党的县长可谓异数。

这次选举,徐庆元也一度表达再选的意愿,而各种民调也显示其人气仍居高不下。诡异的是,2005年10月5日,也就是选举前两个月,徐表达不再参选之意,并以刊登报纸广告的方式要求其支持者转而支持身为民进党党员的无党籍参选人刘棹豪。对于此突如其来的决定,多数人大感不解,但也有种说法指出其是想透过支持刘的方式向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政府邀功,如前任县长陈建年般于中央求得部长级的职位;但实际情形如何,仍有待厘清。

话说回来,这次的台东县长选举共有三位候选人参加,特别的是这三人均以无党籍的身分参加:目前仍是国民党党员的县议长吴俊立继2001年后再度挑战县长职位,一般认为他实际上是国民党的参选代表。可因其学历、资历均无傲人之处,且近来涉及多起贪污案,在参选之初远不及意图连任的徐庆元。但徐退选后,其声势反属三人中最高,一般认为他应稳当当选。而身为民进党党员的参选人刘棹豪时为副县长,由于他的参选当属突然,以致于无法获得民进党推荐,仅能登记为无党籍的身分参选。由于他过去仅当选过关山镇长,在县内知名度不高,加上民进党支持者在县内当属少数,故虽有徐庆元的支持,仍不被看好。至于另一位无党籍候选人彭权国全然无政党色彩,身为药剂师的他已是二次参选县长,且政宣中带有浓厚的理想性,不过因无政治色彩,加上知名度有限,在这次选战中他反而被视为配角型的参选者。

在几周内的选战中,吴涉及的案件被刘阵营一再提起,前任县长徐庆元也不断表达自己的立场。不过由于刘的起步过晚,且无徐庆元以外的有立人士支持,无论资源和准备都远不及吴阵营,故除了在台东市内较能引起回响外,其他乡镇难以得到足够的支持,因此在数次民调中,总落后吴许多。虽说刘阵营试图强调吴涉及的弊案,以彰显吴政治与道德上的污点,但在吴阵营主打徐庆元县长任内的弊案官司的反击下,显然并未发现太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