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5 12:15:40terese
Giving 施予
二月的“明愛”月刊,有教宗本篤十六的話:
“施予”是與人分享天主所賜的一切。
“施予”是反映天主的仁慈。
“施予”是基督徒的職責。
“施予”幫助我們克服誘惑。
“施予”是克己犧牲的操練。
“施予”能結出屬靈的的果實。
“施予”能成為真正的悔改。
“施予”能成為與天主和好的工具。
“施予”教我們慷慨的愛。
住在美國明州的頭五年,我們還沒有孩子。有一天,朋友帶了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我家。我就給了她一包糖。過了一會兒,我向她要一顆糖吃,她竟然不肯給我,讓我非常驚訝。她怎麼那麼快就忘了糖是從哪兒來的。(我們把天主所賜的一切祝福視為理所當然,據為己有,不肯分享,那就跟這個孩子一樣無知吧?)
後來住在已婚學生宿舍,不上班的太太們常常輪流招待聚會。有時在別人家,客人的孩子想要玩玩具,做主人的媽媽卻說,“我需要問我的孩子。他同意才可以。”我也覺得很驚訝。對孩子尊重固然是好事,但是我們不是也應該教導孩子不自私地與人分享嗎?
自私是人的天性,無可厚非。感恩、回饋、分享,卻是好家教的結果。
聽說在窮苦的地區,孩子們的物質享受雖然較少,但是快樂的程度卻一樣多;分享的能力甚至更高。自私的人暫時抓住了一些物質利益,卻錯過了與人真心相待的快樂。
“施予”是與人分享天主所賜的一切。
“施予”是反映天主的仁慈。
“施予”是基督徒的職責。
“施予”幫助我們克服誘惑。
“施予”是克己犧牲的操練。
“施予”能結出屬靈的的果實。
“施予”能成為真正的悔改。
“施予”能成為與天主和好的工具。
“施予”教我們慷慨的愛。
住在美國明州的頭五年,我們還沒有孩子。有一天,朋友帶了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我家。我就給了她一包糖。過了一會兒,我向她要一顆糖吃,她竟然不肯給我,讓我非常驚訝。她怎麼那麼快就忘了糖是從哪兒來的。(我們把天主所賜的一切祝福視為理所當然,據為己有,不肯分享,那就跟這個孩子一樣無知吧?)
後來住在已婚學生宿舍,不上班的太太們常常輪流招待聚會。有時在別人家,客人的孩子想要玩玩具,做主人的媽媽卻說,“我需要問我的孩子。他同意才可以。”我也覺得很驚訝。對孩子尊重固然是好事,但是我們不是也應該教導孩子不自私地與人分享嗎?
自私是人的天性,無可厚非。感恩、回饋、分享,卻是好家教的結果。
聽說在窮苦的地區,孩子們的物質享受雖然較少,但是快樂的程度卻一樣多;分享的能力甚至更高。自私的人暫時抓住了一些物質利益,卻錯過了與人真心相待的快樂。
上一篇:為台灣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