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8 10:52:14Sunny Liu

蒙氏語文零至六歲教學理論及特色

文/圖 Sunny Liu
許多年以來,人類的溝通光靠想像力不夠而必須有語言的產生,所以語言

是一種收集想法的工具。中文有象形、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種種方法

來結合聲音與文字,但英文造字開始時沒有任何意義,它只是一種大家所公

認同意用來代替聲音的文字符號--即用字母拼湊成有意義的字句--這就

是英文字的起源。

蒙氏教室中的英文教學就是要幫助小孩對語言有感覺,再慢慢進入發音,

了解字形與意義,再做字句的組合排列,再變成有效的溝通工具。

蒙氏語文的特色是不把美語僵化成一種課程, 而是當作一種日常生活

語言來給予,其教學目標在教會孩子如何去使用該種語言; 老師的工作

是把教室佈置成一個母語化的環境, 給予孩子大量的字彙語言的刺激。

待豐富字彙的刺激足夠, 孩子的語言能力成熟之後, 他們自然就能開口說話,

並在生活中運用這種語言。而豐富字彙的刺激, 要有系統有秩序的給予;

老師的言行舉止, 儀態語言都要優美, 孩子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

優美的語言。

這種語言訓練(Language Training)的過程要從兩歲半一直持續到四歲,

甚至到大班六歲為止。此時期的孩子正處 ” 語言敏感期” ,對語言

模仿力非常強,老師說什麼都能以” 吸收性心智” 全盤接收下來。

此時若能把英文當作母語般學習,每天給予刺激,孩子就能快速進步。

理想的語言訓練模式是由外籍老師做Enrichment of Vocabulary

(豐富字彙) 的工作, 再由中籍老師用英文做操作示範。

外籍老師的功用是讓孩子聽到最自然最正確的英語發音及語音振盪;

中籍老師的功用在於讓孩子藉由操作的過程中學到生活化的字彙及動詞的用法,

如 cup(杯), bowl(碗), dish (碟), spoon (匙), scissors(剪刀),

pour (倒), tear (撕), cut (剪), pick up (撿起), put down (放下) … 等等 。

無論中外籍教師所使用的語言都要儘量生活化,孩子眼睛所見,耳朵所聽,

手所觸摸,感官感覺得到的都在教授範圍內,不要只拘限於教學計劃中的內

容或示範操作的教具上。在教室中,儘量引領孩子用英文表達意思,孩子不

會說時,由老師先說正確句型再讓孩子重複練習一次。


註1: 蒙氏教室的英文活動基本上以小組活動為主, 教師鼓勵孩子主動學習及

操作,但對學習意願較低的孩子還是要用一些較有趣的活動來引導他們願意

主動學習,不能完全放任他們在教室中閒晃遊盪,否則一個學期下來, 學習意願

低的孩子可能會交出一本完全空白的成長記錄本喔!

註2: 媽媽們在家教時如果對自己的發音沒信心, 可借助坊間現成的錄音或

影音教材做豐富字彙的訓練, 或請英文發音好的親戚朋友事先錄好一捲教學帶

配合圖字卡使用也是不錯的替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