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5 06:00:00留學森林

傾聽、溝通、尊重,德國父母教孩子「自己做決定」,就算是 3 歲也一樣!

2019/07/10 書宜在德國

作者前言:這篇文章談的雖然是台德教養的差異,但並非要比較兩國教育方式的優劣,文中提到的差異性,是我站在個人立場所觀察到的事情,所以這些觀察沒有一定的絕對性、正確性,謹希望能透過經驗分享,提供另一個親子教育的視角。

前陣子坐車時,在車上看見一位德國爸爸半跪著,和一位看起來正在生氣的小女兒談話,我距離有點遠,聽不太清楚確切的談話內容,但隱約聽到女兒在抱怨看牙醫的事。爸爸語重心長的和她溝通,也不忘問她:「你覺得呢?」、「你是怎麼想的呢?」女兒總是有機會可以回應,告訴爸爸她的想法。對於這樣的畫面,其他的乘客似乎不以為然,而我卻感到驚訝的在一旁觀察他們的互動。

我回想自己的童年,若有什麼不高興的事,無論誰對誰錯,我爸絕對是以暴力解決。在家時,從來沒有人和我溝通,問過我的感受和想法是什麼。因為這樣的沉默和冷漠,在成年以前,我真的不懂什麼是「溝通」。另外一個在台灣觀察到的例子,可能就是過度寵愛。小孩哭鬧、生氣的時候,長輩可能選擇安慰並容忍孩子的行為,但還是缺乏了「溝通」、「詢問感受」和「傾聽」。

即使是 3 歲幼兒,也可以很有主見

去年我去了漢堡旅行,回程時我利用「共乘」交通的方式(BlaBlaCar,是一個可以提供或尋找共乘機會的網站)回萊比錫。共乘的車主是一位年約 30 歲的母親,她的女兒則坐在後座的兒童椅上,他們要回老家過復活節。

一路上,我跟媽媽聊了很多,消磨漫長的車程。我發現,媽媽一路上不忘關心小孩的感受,「我現在可以放廣播嗎?」、「你現在想聽你的故事 CD 了嗎?」總是不忘確認女兒的需求。媽媽說女兒其實很多話,只是她不習慣接觸陌生人,所以在車上比較安靜。在觀察他們的互動當中,我除了深深感受到媽媽對小孩緊密的愛,還有她對孩子的尊重。

但最令我驚訝的是,媽媽告訴我,最近女兒生日快到了,他們正在籌備生日派對。她說,女兒會自己規劃家裡該如何布置,還有決定要採買什麼食物。「她超有想法的,所以我很忙碌!」媽媽面帶笑容地說。而我卻感到不可思議,心想,現在在車上這麼安靜怕生的 3 歲小女孩,竟然可以張羅自己的生日派對!至於為什麼她年紀這麼小,就可以這麼有主見呢?因為媽媽把她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給予她決定的空間,讓她可以發揮自己的想法去規劃派對。

德國父母「讓孩子負責」,台灣父母「替孩子負責」

我想,因為願意傾聽,父母也較能重視孩子的意見,或也可以說,因為他們尊重孩子的想法,他們願意傾聽。有一次跟一對德國母女聊天,女兒是今年的高中畢業生她對歷史、新聞或物理都很有興趣,還在考慮以後大學要讀什麼科系。我問媽媽:「那你怎麼建議呢?」她回答:「我提出一些可能性,但她還是必須要自己決定,因為她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其實我真的還滿羨慕這樣的教育方式,「傾聽」、「溝通」和「給予個人發展空間」,是我在上述例子中歸結出親子教育的重要元素。回顧自己在台灣成長的過程,我往往在發表意見時,被長輩告知:「小孩子不懂事別插嘴!」。我也發現台灣父母比較喜歡替孩子的人生做決定,例如告訴孩子該讀什麼科系、該做什麼工作。

許多孩子即使有自己的想法和夢想,但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還是選擇聽從父母的安排。例如我以前在台灣當德語家教,教了幾個高中生,我問他們:「你為什麼想去德國讀書?」常聽到的答案,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我爸希望我去德國。」孩子對於德國這個國家都還一知半解,就被家長推著上德語課了。

我想,如果父母沒有傾聽孩子的聲音,孩子無形之中或許也會過得很壓抑而不快樂吧!想想台灣的孩子,有多少人走著「父母為他們安排好的路」呢?有多少父母不給孩子獨立發展的機會呢?尤其在台灣的文化裡,父母也很喜歡以「孝道」來規範子女,如果孩子不順從父母的期待,就可能是「不孝的表現」。在這一些衝突當中,除了造成孩子的不快樂,也傷害了親子的關係,實在很可惜。

在德國,追求夢想天經地義

常常很多台灣人會告訴我:「我覺得你很有想法,很勇敢,而且很勇於實現夢想!」但我在德國,卻不會有人這樣跟我說,因為追求夢想、理想的生活方式,這對他們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德國觀察親子之間的互動時,除了學習到很多與台灣不同的價值觀,我也期許自己,如果以後我有了小孩,我會重視他的感受,傾聽他的想法,並給他自由發展的機會。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