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8 12:19:31LH

港交所167億奪LME

 


港交所167億奪LME 大行:方向正確 惟盈利攤薄傷股價

 

港交所 (0388-HK) 以近 167 億元 (港元,下同) 購入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為香港的「商品路」奠基。多家投資大行發表報告,認為港交所發展商品「方向正確」,但短期盈利定遭攤薄,故一致「唱淡」其股價前景。不過,據了解, LME 的收費水平遠低於其他交易所近 80% ,意味港交所日後有加費提升貢獻收入的空間。

《星島日報》報導, LME 是「會員制」交易所,以「盈利限制」方式經營 (即會員支付的交易費,只用以應付 LME 基本開支,並非爭取盈利) ,故 LME 的交易收費一向遠低於其他同類型交易所,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為例, LME 的收費只相當於 CME 1/5 。

港交所已向 LME 承諾 2015 年前不會上調 LME 收費,換言之, 2015 年以後,港交所有調整收費水平的空間。據了解,雖然港交所向 LME 提出的「不加費」時限並非最長,但對 LME 股東及會員來說,接受港交所收購「較安全」,因洲際交易所 (ICE) 當年收購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IPE) 後,旋即把 IPE 「拆骨」的往績,確令 LME 會員半信半疑。

ICE 是美國第二大期貨市場,本身已有商品業務基礎,經常出擊海外併購,出價亦非常進取,故分析員普遍認為, ICE 購入 LME 後定要整合業務收回成本,這正是 LME 會員的擔憂所在。

市場另一關注點,是港交所購入 LME 後, LME 會員能否「自立門戶」另起一個新的交易所,但有熟知交易運作的人士稱,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因 LME 在全球的倉庫已達 600 個,經由這等倉庫出產的金屬都有 LME 認證,新營運者要「由零開始」並不容易。再者,LME現時的收費偏低,新經營者要以同一收費水平爭生意定有困難。

儘管港交所購入 LME 後,長遠有戰略意義,但投資大行認為,港交所短期盈利定必受壓。花旗、摩根大通及麥格理發表報告,唱淡港交所股價前景。花旗把港交所目標價由 148 元降至 133 元,認為港交所拓展商品的戰略合理,但注視有否相關經驗,屬LME股東之一的摩通,早前說看好港交所收購 LME「 高一線」,但前日發報告指港交所收購價偏高,未來兩年盈利將攤薄,故預期港交所股價繼續積弱,「看不到持有理由」。

港交所以 13.88 億英鎊 (166.73 億港元) 收購 LME 控股公司 LMEH 全部股本,每股 LMEH 收購價 107.6 英鎊 (約 1292.55 港元) ,港交所將以手頭現金及至少 11 億英鎊 (約 132.14 億港元) 銀行融資撥付,交易預計第 4 季完成。



http://tw.news.yahoo.com/港交所167億奪lme-大行-方向正確-惟盈利攤薄傷股價-00554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