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Spoil Attention Seeker
本文轉載自 [ 酪梨壽司的日記 ]
http://www.cwyuni.tw/blog/post/27465560
取消觀眾
吃早餐時,大白失手將熱湯灑出一點,湯匙又掉到地上。他氣急敗壞,拋下灑出的熱湯和掉在地上的湯匙不管,跺腳怒吼(樓下鄰居辛苦了)Today is not my day!接著賴在客廳沙發上嘟嘴生氣,日英交雜賭咒個沒完。(好熟悉的場景啊)
我冷靜地抬頭看了一眼,確認災情不嚴重,沒人需要沖脫泡蓋送,隨即關上耳朵,重新遁入卜洛克小說裡的硬漢世界。只要有馬修史卡德相伴,everyday is my day。
以前的我傻呼呼的,遇到這種情況,會忍不住過去哄他兩下,順手幫忙把現場收拾乾淨。但通常都熱臉貼冷屁股,讓大白找到發洩的目標,橫遭池魚之殃。偶爾要是我心情也不好,氣不過頂一句「別吵了,這沒什麼大不了」,芝麻蒜皮小事立刻升級成台日大戰,最後以大白上網列印離婚證書收場。要是哪天被問起離婚理由,是因為老公的湯匙掉在地上,臉不知道要往哪擺。
壓在五指山下修煉了五百年後,我終於參透對付無理取鬧伴侶的四字箴言:
取消觀眾。
取消觀眾,是專家建議的育兒絶招。身邊沒有大人陪伴時,跌倒的小孩通常不會哭,就算哭也不會太久,因為小鬼頭不是笨蛋,清楚沒有觀眾的表演只是浪費眼淚。無理取鬧的孩子最怕的不是兇神惡煞,而是冷淡,因為嫌貨才是買貨人,老闆對連貨都不嫌面無表情默默走開的顧客永遠沒輒。
馴養伴侶和幼兒的基本原則並沒有太大差異,無理取鬧的傢伙不分年齡都有副賤骨頭,尤其當你的伴侶鬧脾氣時心智年齡不到三歲,取消觀眾這招更是非試不可。
很久以前就有前輩建議我這個方法,我總是半信半疑。畢竟大白不是小孩,如果在他生氣時不適時撫慰,他不會質疑「妳是不是不愛我了」嗎?
實驗結果證明,無理取鬧的人都是長不大的關愛渴求者(attention seeker),撫慰只會強化他們的惡行。如果你討厭伴侶某種蠻不講理的情緒化表現,最好的應對就是「冷處理」+「絶不讓步」。事發時盡量不動聲色,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轉移注意力(例如我就是看小說或睡覺),別被他的情緒牽著鼻子走,頂多在事後他已不在氣頭上時,溫和而堅定的申明立場「我愛你,但不喜歡你這麼做」,讓他知道你的底線。大約三次,最多五次以後,他就會逐漸習慣吵鬧的孩子沒糖吃,就算天生EQ太低無法控制情緒,也會縮短每次發作的時間。
有些人說自己的伴侶或小孩鬧脾氣時不去哄,對方只會愈來愈氣,鬧到翻天覆地不可收拾。是沒錯,但這都是我們寵出來的惡果,就像百貨公司裡賴在地上不肯起來吵著買玩具的死小孩,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過去他這麼做時爸媽曾經買過玩具給他,或用「別買玩具,媽媽回家給你吃冰淇淋好不好?」安撫他。
簡而言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耍賴症需要花幾個月「排毒」,將過去累積的業障消乾淨,等賤骨頭發現再怎麼哭鬧也沒有玩具可買糖果可吃,就會屈服於命運殘酷的安排了。(哇哈哈哈)當然啦,偶爾哄哄伴侶也是夫妻情趣,例如走路時不小心踢到桌腳門框的假哭,目的是讓對方過來秀秀「你好可憐,不痛不痛喔」,又跟那種無理取鬧鬼吼鬼叫不同,分寸請自行拿捏。如果很享受和另一半這樣鬧來哄去,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要兩人喜歡,沒什麼不可以。
回到早上的灑湯掉湯匙事件,後續發展呢?
公主在沙發上雙語併用叫破喉嚨也沒人理,發現城堡裡的女僕都不假而別,默默拿抹布把弄髒地板和微波爐的濃湯擦乾淨,湯匙撿起來洗,換了一支新的繼續吃完早餐。早餐後討好似的湊過來問另一個世界裡的人妻:「這是什麼書,好看嗎?」我微笑回答:「當然啊」,咬住舌頭硬生生吞下後面那句「好看到足以讓我無視你」。
再過不到十分鐘,他就在浴室裡輕鬆哼起歌來,淋完浴吹乾頭髮穿上西裝,乖乖捲入東京通勤上班族的洪流了。
【酪梨壽司碎碎唸】
六月底去六本木TOHO戲院看電影《告白》,故事很棒,但劇中的青少年悲傷憤怒時只會跪在地上高分貝鬼吼鬼叫,聽得我厭煩至極,出場時向大白抱怨導演/演員處理情緒的方式太膚淺。大白馬上說:「可是我年輕時生氣的狀態就跟劇中演的一模一樣耶。」所以或許這不是導演的錯,而是日本的青少年就是這樣?(可以用大白這個怪咖來代表日本叛逆青少年嗎)
順帶一提,最近《告白》在台灣也上映了。有網友問我觀後心得,順手整理出之前在噗浪發表過的無雷雜感:
「這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在日本叫好叫座,我看過的朋友也都推薦,可惜我和大白沒有很愛。《告白》的拍攝手法頗有藝術電影質感,但也因此部分場景步調顯得緩慢沉悶,看得我腰痠屁股痛(通常被悶到時我才會意識到戲院座位不舒服),暗自祈禱它趕快結束。不確定是期望愈高失望愈大,還是因為我事先看過原著小說,清楚劇情發展,導致觀影時缺少驚奇?但沒看過小說的大白也說有點悶....
例如劇中有段爆破場景刻意處理的很藝術,加上很多主角內心的幻想和透視,但我完全沒被感動或震撼到,滿腦子只想著「拜託不要再倒帶+慢動作播放了,趕快演完吧」(一整個很沒情趣和藝術細胞的觀眾。)整部電影的節奏應該不算緩慢,但有些場景真的悶到我,可能是因為小說可以由讀者自行控制閱讀速度,電影只能認命坐在位子上等它演完,不能按快轉。
我最喜歡的還是女主角松隆子飾演的老師,尤其是前面那一大段(應該有好幾十分鐘吧)獨白,那種似笑非笑的冷靜表情讓人毛骨悚然。不愧是演技派女優。」
現在想想,覺得自己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可能不太公平。我先看小說,覺得小說比電影好看,但先看電影再看小說的朋友則多半持相反意見。這種結局出人意料的故事,好像都是先接觸哪個文本就會先入為主的喜歡?再看一遍,就沒有當初的驚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