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2 02:41:29承啟
八十年代香港三大電影皇朝 ---嘉禾、德寶、新藝城
(再貼一篇近期校內作品)
八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發展最篷勃的時期,其中三大電影公司 ---「嘉禾」、「德寶」、「新藝城」,幾乎霸得整個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壇。雖然至今三大公司已先後停產或轉營,但三大公司對於近二十年香港影壇發展,影響力實在不容忽現。
1985年「邵氏」宣佈停產,對於三大公司的堀起實有決定性的作用。首先, 「邵氏」在停產前,幾乎是香港以至華語地區最大型的電影公司;因為它擁有龐大的片廠、院線、發行網。在七十年代, 「邵氏」對香港影壇曾有類似攏斷的局面。因此「邵氏」徹出本地市場,立即打破了香港影壇的慣常形勢。
「邵氏」停產對「嘉禾」的影響,是令「嘉禾」立即取代「邵氏」成為本地第一大片廠。「嘉禾」成立於1970年, 由鄒文懷、何冠昌及梁風創辦。鄒文懷曾是「邵氏」的製片經理,相傳鄒氏因與邵逸夫意見不合以致自立門户,孰真孰假現在難以辯明,但「嘉禾」由創立之時起,的確成為「邵氏」的主要競爭對手。最著名者,是兩公司對李小龍的爭奪戰。「嘉禾」在此驘得一仗,得到李小龍的加盟,並對「邵氏」帶來直接性的影響。
1972年, 「嘉禾」推出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 「邵氏」動員大量旗下明星開拍《水滸傳》對撼;結果《精武門》破本地票房紀錄, 「邵氏」輸去慘痛一仗。不過,普遍而言,由於「邵氏」比「嘉禾」擁有更多人材資源,因此「邵氏」仍比「嘉禾」有更大的優勢。「邵氏」停產令「嘉禾」立即取代「邵氏」在本地影壇之龍頭位置,因「嘉禾」在三大公司中,擁有較完善的根基、廠房與發行網。
「嘉禾」其中一個成功原因,在於它成功扶植了好幾個八十年代巨星,如成龍、洪金寳、許冠文等。其實以上幾位都並非出身自「嘉禾」, 許冠文初出道即效力「邵氏」主演李翰祥電影, 洪金寳是行內有名武術指導, 成龍則由吳思遠開拍《蛇形刁手》《醉拳》捧紅;然而三人真正發光發熱,其實都在過檔「嘉禾」之後。鄒文懷最為人稱頌之處,在於懂得適量下放自主權力。以上述三位巨星為例, 鄒文懷除了以甘詞厚幣誠邀之外,亦容許三人參與電影的幕後創作。在鄒氏的支持下,三人在「嘉禾」都先後成為導演,製作自己主演的影片,不但令這些明星能按照自己的長處製作令觀眾滿意的電影,更將明星培養成重要的電影人。
到這批巨星羽毛漸豐時, 鄒氏更改變合作的方式,斥資讓這批巨星開設製作公司(如洪金寳的「寳禾」、成龍的「威禾」等),奉行「承包制」,提供資金、片廠開拍電影,但如何策劃製作則由這些「衛星公司」自行計劃,將公司與明星的合作關係由僱主、僱員進一步成為合伙人。這種合作關係,在以往著重傳統片廠制度的「邵氏」,除了對張徹這種巨匠級大導外,幾乎是難以出現的。鄒氏扶植勢力的造法,除包障了院線的片源外,以子公司包圍主公司,亦壯大了公司的規模;同時亦滿足了巨星自立門户的慾望,可謂一舉多得。
「德寶」的情況則較為特殊,因它成立於1984年,停產於1992年;在短短8年之間己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三大電影公司之一。其實「德寶」的冒起頗有因緣際會的味道,事緣1985年「邵氏」宣佈停產,其旗下的「邵氏」院線就被「德寶」創辦人潘迪生收購,因此「德寶」就借了「邵氏」的殘餘影響力乘勢而起。另外, 潘迪生是商人出身,不諳電影行業運作,因此在創辦「德寶」時,潘氏找來洪金寳、岑建勳合夥協助。當時洪金寳已是最炙手可熱的製作人,其公司「寳禾」己發展至相當成熟的階段;在洪金寳的協力下, 「德寶」在短時間內已經具有高效率的製作能力,而且懂得製作符合觀眾口味的電影。
而在整個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壇當中, 「德寶」亦很成功地樹立了多元化製作的品牌。除了八十年代流行的動作喜劇外, 「德寶」亦會投資一些另類題材的電影,甚至「德寶」可能是三大公司中最樂於培養新晉導演的公司,8年來就培養了元奎(《皇家師姐》)、關錦鵬(《地下情》)、爾冬陞(《癲佬正傳》)、鍾志文(《聖誕奇遇結良緣》)、潘源良(《戀愛季節》)等新晉導演,對電影圈人才的繼承起了重要的幫助。
對比起「嘉禾」、「德寶」,「新藝城」可能是三大公司中最能夠代表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一個電影機構。「新藝城」成立於80年9月,由黃百鳴、石天、麥嘉三人創辦; 「新藝城」全盛時期以「奮鬥房」七人主創小組聞名,成員包括了黃百鳴、石天、麥嘉、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及泰迪羅賓。
「新藝城」對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重要性,在於它首次將拍片時計算觀眾反應的方法「理論化」,提出了集體創作形式、「九本片」編劇手法(即按照電影院放映一部九十分鐘電影,需要分成九本十分鐘的菲林片的模式;將一部電影分成九部份,然後在第一、四、七、九部份上製造任何吸引觀眾的趣味元素),將香港電影正式帶到一個「為民制產」的年代。雖然這種堆砌的創作手法,對香港電影的藝術性帶來長遠的損害,但參考票房紀錄, 「新藝城」這種計算喜劇,當時的確深受本地觀眾歡迎。譬如戲寳《最佳拍檔》系列,頭三集就蟬聯了82、83、84年的全港票房冠軍,以新晉公司而言成績可說十分輝瑝。
而且「新藝城」的主事人往往獨具慧眼,投資了不少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如《英雄本色》《龍虎風雲》《監獄風雲》《阿郎的故事》(不約而同都由周潤發主演),這些電影其實都不是當時市場流行的堆砌娛樂片種,可見「奮鬥房」主事人亦具有獨到的視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三大公司在八十年代鬥形勢鬥票房鬥得難分難解,但三大公司之間氣氛大致良好,而且三者之間人材交替十分頻繁。如洪金寳是「嘉禾」重臣,亦是「德寶」主事人之一;曾志偉在「寳禾」當策劃,亦是「新藝城」的七人小組成員。這種不拘泥於門户、自由合作的氣氛,令當時的電影界充滿機會,像吳宇森失意於「嘉禾」,又在「新藝城」得到機會。1986年, 「嘉禾」甚至與「新藝城」合作,將兩大戲寳 --- 《五福星》系列與《最佳拍檔》系列合二為一,拍成《最佳福星》。可見公司之間為了票房,完全可以衷誠合作。這種良好的營商氣氛,在影市極度暢旺的當時,實在難能可貴。
八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發展最篷勃的時期,其中三大電影公司 ---「嘉禾」、「德寶」、「新藝城」,幾乎霸得整個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壇。雖然至今三大公司已先後停產或轉營,但三大公司對於近二十年香港影壇發展,影響力實在不容忽現。
1985年「邵氏」宣佈停產,對於三大公司的堀起實有決定性的作用。首先, 「邵氏」在停產前,幾乎是香港以至華語地區最大型的電影公司;因為它擁有龐大的片廠、院線、發行網。在七十年代, 「邵氏」對香港影壇曾有類似攏斷的局面。因此「邵氏」徹出本地市場,立即打破了香港影壇的慣常形勢。
「邵氏」停產對「嘉禾」的影響,是令「嘉禾」立即取代「邵氏」成為本地第一大片廠。「嘉禾」成立於1970年, 由鄒文懷、何冠昌及梁風創辦。鄒文懷曾是「邵氏」的製片經理,相傳鄒氏因與邵逸夫意見不合以致自立門户,孰真孰假現在難以辯明,但「嘉禾」由創立之時起,的確成為「邵氏」的主要競爭對手。最著名者,是兩公司對李小龍的爭奪戰。「嘉禾」在此驘得一仗,得到李小龍的加盟,並對「邵氏」帶來直接性的影響。
1972年, 「嘉禾」推出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 「邵氏」動員大量旗下明星開拍《水滸傳》對撼;結果《精武門》破本地票房紀錄, 「邵氏」輸去慘痛一仗。不過,普遍而言,由於「邵氏」比「嘉禾」擁有更多人材資源,因此「邵氏」仍比「嘉禾」有更大的優勢。「邵氏」停產令「嘉禾」立即取代「邵氏」在本地影壇之龍頭位置,因「嘉禾」在三大公司中,擁有較完善的根基、廠房與發行網。
「嘉禾」其中一個成功原因,在於它成功扶植了好幾個八十年代巨星,如成龍、洪金寳、許冠文等。其實以上幾位都並非出身自「嘉禾」, 許冠文初出道即效力「邵氏」主演李翰祥電影, 洪金寳是行內有名武術指導, 成龍則由吳思遠開拍《蛇形刁手》《醉拳》捧紅;然而三人真正發光發熱,其實都在過檔「嘉禾」之後。鄒文懷最為人稱頌之處,在於懂得適量下放自主權力。以上述三位巨星為例, 鄒文懷除了以甘詞厚幣誠邀之外,亦容許三人參與電影的幕後創作。在鄒氏的支持下,三人在「嘉禾」都先後成為導演,製作自己主演的影片,不但令這些明星能按照自己的長處製作令觀眾滿意的電影,更將明星培養成重要的電影人。
到這批巨星羽毛漸豐時, 鄒氏更改變合作的方式,斥資讓這批巨星開設製作公司(如洪金寳的「寳禾」、成龍的「威禾」等),奉行「承包制」,提供資金、片廠開拍電影,但如何策劃製作則由這些「衛星公司」自行計劃,將公司與明星的合作關係由僱主、僱員進一步成為合伙人。這種合作關係,在以往著重傳統片廠制度的「邵氏」,除了對張徹這種巨匠級大導外,幾乎是難以出現的。鄒氏扶植勢力的造法,除包障了院線的片源外,以子公司包圍主公司,亦壯大了公司的規模;同時亦滿足了巨星自立門户的慾望,可謂一舉多得。
「德寶」的情況則較為特殊,因它成立於1984年,停產於1992年;在短短8年之間己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三大電影公司之一。其實「德寶」的冒起頗有因緣際會的味道,事緣1985年「邵氏」宣佈停產,其旗下的「邵氏」院線就被「德寶」創辦人潘迪生收購,因此「德寶」就借了「邵氏」的殘餘影響力乘勢而起。另外, 潘迪生是商人出身,不諳電影行業運作,因此在創辦「德寶」時,潘氏找來洪金寳、岑建勳合夥協助。當時洪金寳已是最炙手可熱的製作人,其公司「寳禾」己發展至相當成熟的階段;在洪金寳的協力下, 「德寶」在短時間內已經具有高效率的製作能力,而且懂得製作符合觀眾口味的電影。
而在整個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壇當中, 「德寶」亦很成功地樹立了多元化製作的品牌。除了八十年代流行的動作喜劇外, 「德寶」亦會投資一些另類題材的電影,甚至「德寶」可能是三大公司中最樂於培養新晉導演的公司,8年來就培養了元奎(《皇家師姐》)、關錦鵬(《地下情》)、爾冬陞(《癲佬正傳》)、鍾志文(《聖誕奇遇結良緣》)、潘源良(《戀愛季節》)等新晉導演,對電影圈人才的繼承起了重要的幫助。
對比起「嘉禾」、「德寶」,「新藝城」可能是三大公司中最能夠代表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一個電影機構。「新藝城」成立於80年9月,由黃百鳴、石天、麥嘉三人創辦; 「新藝城」全盛時期以「奮鬥房」七人主創小組聞名,成員包括了黃百鳴、石天、麥嘉、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及泰迪羅賓。
「新藝城」對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重要性,在於它首次將拍片時計算觀眾反應的方法「理論化」,提出了集體創作形式、「九本片」編劇手法(即按照電影院放映一部九十分鐘電影,需要分成九本十分鐘的菲林片的模式;將一部電影分成九部份,然後在第一、四、七、九部份上製造任何吸引觀眾的趣味元素),將香港電影正式帶到一個「為民制產」的年代。雖然這種堆砌的創作手法,對香港電影的藝術性帶來長遠的損害,但參考票房紀錄, 「新藝城」這種計算喜劇,當時的確深受本地觀眾歡迎。譬如戲寳《最佳拍檔》系列,頭三集就蟬聯了82、83、84年的全港票房冠軍,以新晉公司而言成績可說十分輝瑝。
而且「新藝城」的主事人往往獨具慧眼,投資了不少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如《英雄本色》《龍虎風雲》《監獄風雲》《阿郎的故事》(不約而同都由周潤發主演),這些電影其實都不是當時市場流行的堆砌娛樂片種,可見「奮鬥房」主事人亦具有獨到的視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三大公司在八十年代鬥形勢鬥票房鬥得難分難解,但三大公司之間氣氛大致良好,而且三者之間人材交替十分頻繁。如洪金寳是「嘉禾」重臣,亦是「德寶」主事人之一;曾志偉在「寳禾」當策劃,亦是「新藝城」的七人小組成員。這種不拘泥於門户、自由合作的氣氛,令當時的電影界充滿機會,像吳宇森失意於「嘉禾」,又在「新藝城」得到機會。1986年, 「嘉禾」甚至與「新藝城」合作,將兩大戲寳 --- 《五福星》系列與《最佳拍檔》系列合二為一,拍成《最佳福星》。可見公司之間為了票房,完全可以衷誠合作。這種良好的營商氣氛,在影市極度暢旺的當時,實在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