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0 17:34:09小曦

晨曦隨感︰我和我的澳門

認識“唐山”一詞,始於李小龍電影<<唐山大兄>>,那時候從爸媽口中得知,原來唐山二字,代表我們的祖國。該感謝香港政府教育當局,高中國文教科書裏,有一課文章<<我和我的唐山>>,是節錄自錢鋼所著的<<唐山大地震>>,這篇文章令我對那場浩劫有了初步的識知和了解,也使我在地震三十年後的今天,同樣流著感觸的淚水,三十年前,唐山地震了,代表我們整個祖國都地震了。

在我的書櫃裏,擺放著這本<<唐山大地震>>,雖然早已看完,但文章對人類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生存,所散發的團結感、凝聚力、無私性都有深刻的表述,值得一再回味。一直覺得,人類的恐懼感來自事物的不可預知性,像唐山七點八級地震、像南亞海嘯。無知的我要到最近才知道,原來在地震發生前,已有為數不少的專家預測到浩劫的來臨。

可恨是當年正處文革時期,提出可能發生地震的專家都被押去思想改造,餘下來的地質學者,均不敢發言。學者們都相當矛盾,既怕地震不來,遭人以煽動混亂罪處之;又怕地震一來,生靈塗炭;二十四萬人的生存機會,就在一遍緘默中擦身而過。我知道,當年的專家比遇害者更為傷痛,本有能力去減少傷亡數字,卻因時勢問題沒有做到,事後他們終日以淚流面、自覺愧疚,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身處小城,發生大地震的機會應該極微,但過去數天內有多人輕生,他們沒有遭大自然所遺棄,卻做出自殺這行為,社會學家說,原因是澳門發展高速,他們沒有趕上這步伐,有壓力又不懂求助。相信許多唸經濟的人都知道單一經濟的危險性,如果龍頭產業轉弱,會有更多人無法適從經濟衰退的變化,尤其紙醉金迷的年青人,更見脆弱,當這結局來到時,自殺的數字,將遠遠高於現在。可是,為著政府所宣揚的“社會和諧”,沒有幾個人站出來說出問題與對策,令我想起當年預測唐山地震的專家們。

惟有希望,在災難發生後,有人會衷心自責,即使結局未能改變,也不負自己身為人類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