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生命
癌末急救是浪費醫療資源。
癌末急救不是浪費病人的生命,
癌末急救是浪費醫護人員的生命。
楊志良應該去向飆車族說:飆車,是浪費生命。
楊志良應該去向抽菸的人說:抽菸,是浪費生命。
楊志良應該去向吃檳榔的人說:吃檳榔,是浪費生命。
楊志良應該去跟富士康的員工說:跳樓,是浪費生命。
---------------------
楊志良:癌末急救 浪費生命
2010/05/28 02:29林如昕、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林如昕、張翠芬/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有四萬人因癌症死亡,其中有一萬人選擇安寧照顧走完最後一程,另外三萬人在最後階段必須插管、電擊。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回答立委楊麗環質詢時表示,癌末插管、電擊是「浪費生命,也浪費醫療資源」。他強調,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希望未來病人一住院就有放棄最後急救的選擇權,「這不是觸霉頭,這是SOP(標準作業模式)。」
楊麗環昨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時提到,周遭有太多例子,癌末病人受到插管、電擊的折磨,「這些動作說實在話…」,立委話還沒說完,楊志良立刻接著說:「浪費生命,痛苦,浪費醫療資源,安寧療護法真的推廣不夠。」
楊志良強調,他一直在衛生署宣導,希望將來能要求醫院,病人一住院就提供選擇權,或許病人和家屬會認為這是觸霉頭,但國外都有類似規定,這不是觸霉頭,而是一個選擇,一種SOP,也是尊重生命。
楊麗環批評,楊志良講浪費生命實在不對,應是說用太勉強的方式維持太短暫的生命,付出的代價太高。如果病人自己願意承受當然沒問題,但病人通常不知情,有些子女不想放棄任何希望,堅持急救,有些是外傭照顧病人,也沒辦法協助取得相關資訊。
媒體再次詢問「浪費生命」的意思是什麼?楊志良解釋,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出車禍也許還有機會救,但癌末實在不需如此,可以採安寧療法,用止痛藥減緩痛苦,讓病人有尊嚴的離開。
他還曾為了這項理念寫過一篇名為〈因愛生恨〉的文章,貼在衛生署網頁上。他舉例說明,妹妹看媽媽痛苦,決定選擇安寧療護,但隔天哥哥來了就反悔了,非要急救不可。這種案例不斷發生,他希望病人住院時就有選擇權,畢竟人的能力有限,住院的結果無法預測,不要等到沒辦法做選擇。
國人常以為病人送到安寧病房,就是要被「放棄」,基隆長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這是大錯特錯,安寧照護可以讓癌末病人減輕疼痛,擁有較好生活品質,並獲得善終。
王正旭坦承,目前的醫療有其極限,很多病人和家屬不願意接受癌症致死的事實,選擇和疾病奮戰到最後一刻,所以,到病危時還要求插管、電擊,勉強急救的做法,不只是浪費不少醫療資源,對病人也是很大的折磨,每每家屬看到病人被插管後痛苦的情景,都後悔得淚如雨下。
王正旭表示,醫師需要更積極主動的告知病人和家屬,讓大家了解安寧療護的模式,因為,末期癌症病人即使再以任何積極的治療,還是難逃一死,安寧照護是整個醫療團隊協助,目的是控制病人的症狀,病人不會有被遺棄的感覺。
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長趙可式強調,安寧療護要讓「病人善終,家屬善別」。她曾碰到一位十五歲的兒癌患者丞丞,罹患癌症六年,腫瘤擴散全身,因癌細胞蔓延,便秘三個月,腸子裡都是糞石,一吃就吐,脾氣很壞,照顧他的父母成了出氣筒。父母心力交瘁,要求轉到安寧病房。
他在往生前十天住進安寧病房後,病房的護士以橄欖油配合腹部按摩灌腸,清出了滿馬桶的糞石,丞丞終於有胃口吃東西。趙可式還教丞丞父母,如何和孩子談生死,父母依丞丞的心願,替他在病房外開了一個小畫展,丞丞最後在愛中離開,父母也減少遺憾。
目前全國有卅七家醫院、五四一張安寧療護床提供住院安寧,另外,有六十四家院所提供安寧居家療護,由醫師護理人員、社工等定期訪視,給予病患疼痛及症狀控制及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