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0 17:22:07銀色泡泡

我們的話是不是刺傷了孩子

 

小叡前幾天生病,媽咪讓他請假去跟GrandMon和爺爺(媽咪的爸爸和媽咪)住兩天.

那天去接他,我媽咪特地拉我到房間跟我說:

我跟叡叡去麥當勞,他跟我說老師都不喜歡他耶,我就問他,為什麼老師不喜歡你?叡叡說因為老師說我都不專心,所以他都不喜歡我,我又問他,那你為什麼不專心,叡叡跟我說,.因為我都聽不懂,孩子這樣說,妳要注意一下喔.

媽咪仔細想很久,發現可能是幾點:

1.因為剛轉到全美語的幼稚園,所以他聽不懂老師的話.

2.老師有提到他專心度問題,經過我們討論,覺得是因為他聽不懂老師的話.所以就自己玩自己的,不過當時討論時 ,正值下課我去接他的時間,也許在一旁聽我們說話的他,以為老師不喜歡他.

經過我跟老師們溝通之後,決定不再在小叡面前討論他的缺失,而是用書面的.老師也會在他表現良好那天時的下課時間跟媽咪說:Ray今天表現好棒,好專心喔!

果然,經過一個月,小叡進步很多,很喜歡上學,專注力更好也進步很多...學期中老師的評審也是讚美很多...

有一朋友的小孩從小就胖胖的,結果現在才國小一年級就33公斤,媽咪看到都嚇一跳,歸咎於本因就是她的外婆從她很小就每次都在外人面前說:我孫女好棒喔,每天可以吃兩大碗的飯.結果妹妹一聽到誇讚,越吃越多,越吃越胖.

兩篇網路好文,是探討父母評價對孩子的影響,跟大家分享.

***父母的評價=孩子的成就***

 

以積極正面的態度教育孩子
孩子就會朝著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

在與父母談話的過程中,我經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的不是:「我家的兒子真的很調皮」、「我們女兒很愛頂嘴」、「我家的孩子都不聽話」,甚至有的父母就在孩子的面前說,「他真的很笨」、「他愛說謊話」、「他一點都不乖」……

  但是,只要再深入一點去談,我經常可以發現,孩子並不是真的那麼不好,只是,他們的優點被忽略、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孩子們的缺點,卻被父母放大了。

  其實,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有被讚美的欲望。而一個經常被讚美的人,會在無形之中越來越相信自己是優秀的,他的行為自然就會往更好的方向去發展;相反的,一個經常被責備的人,會漸漸的失去信心,到最後,甚至會自我否定、自我放棄,當然就會離「好」越來越遠了。

  公園裡,一群孩子正在遊戲,婆婆媽媽們就在周圍話家常,不一會兒,忽然傳來孩子們吵架的聲音,婆婆媽媽們紛紛轉過頭去看看怎麼一回事,只見兩個孩子在滑梯 前爭得面紅耳赤的,一位媽媽把其中的一個孩子叫來問是怎麼一回事,孩子一臉委屈的說:「我剛剛不小心打到他,可是他不相信我是不小心的,一直冤枉我,我再也不要跟他玩了!」說完,就哇哇大哭了起來。

  媽媽把他攬在懷裡,等孩子停止哭泣了以後,語氣溫和的問孩子:「你是不是一個小紳士?」

  孩子點點頭,「那媽媽告訴你,紳士會為自己的不小心說對不起,而且還會原諒別人的不對呵!小紳士,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孩子點點頭,跑回去滑梯前,對著方才跟他吵架的孩子說:「對不起,剛剛我真的是不小心,我們不要吵架,我們當好朋友,一起玩,好不好?」只見兩個孩子又手牽著手,臉上燦爛的微笑,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般的一起遊戲去了。

  我想,這個孩子將來長大,一定是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如果他的媽媽是責備他:「誰教你那麼不小心打到人家,不說對不起,還好意思在這邊哭……。」那麼,結果必定是孩子怏怏的回家而已。 

  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對孩子有絕對性的影響;孩子的行為往往就是依循著父母日常對孩子的評價發展,您常常讚美孩子,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良善的、是優秀的;相反的,您常常否定孩子、壓抑孩子,孩子也會對自己不認同、也會認為自己是沒有用的、是不好的。

  所以,明確的告訴孩子您對他的期望,讓孩子理解父母對自己的希望,在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具體的讚美孩子的成就與表現:以積極正面的態度教育孩子,孩子就會朝著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因為,一個整天被父母罵笨的小孩,長大後絕對不可能會變成一個天才,您說是嗎?

~本內容出自於國語日報所出版之<你是ㄧ把弓>ㄧ書~

***父母的語氣影響寶寶一生***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
  

   
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星星,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並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麼說:「星星,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麼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裡就會產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讚賞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都有表現欲,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點。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畫得一般,好好練。」這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應該用讚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麼好,繼續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沒有過失,這是不可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你不能責備他:「連個碗都端不穩,真笨。」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應該用鼓勵的語氣:「星星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係,以後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這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別用負面話傷害您的孩子***

你的一言一行正在影響著孩子
俗語說的好:「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其實語言常會有隱喻的、暗示的效果,許多父母會在自己情緒不佳時對孩子說一些負面的話,或者是已經習慣用負面的說話語氣,在不知不覺中就脫口而出。別以為那麼小的孩子不懂喔,因為大人說負面話時不佳的語氣與態度,已經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不良的影響了!

為了孩子好,應做到「六不」原則

1.不要罵孩子「笨」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與別人互動後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醜」、「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出「笨」、「醜」、「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孩子就這樣認定自己了。

2.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
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批評的孩子,有的會產生退卻行為,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囉!這些孩子的人際應對進退技巧,自然不容易朝正向發展,一旦形成「不好相處」的特質,對孩子日後社會群性的發展是有很大妨礙的。

3.不要常以物質誘惑、威脅刺激要孩子表演或表現取悅大人
喜愛表演、表現是部份孩子的天性,要自然、不要勉強,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來達到孩子的行為目標,會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4.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等拒絕的話
夫妻吵架或育兒壓力大時,容易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痕,會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與異性或親子的相處模式,誰都不希望下一代的親密關係發展出現負面的障礙吧!

5.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做不來,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
當父母是「萬能」時,孩子就是「無能」的!並非孩子「不能」或「不願」去學,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觀察,的確是父母不給孩子學習機會!
強勢父母想掌控主權,凡事都需要父母,不願讓孩子自主。
父母因為擔心、恐懼,不讓孩子探索,因而犧牲孩子的學習機會,更遏阻了孩子的潛能發展。

6.不要只是處罰孩子,應進一步衡量「處罰」對孩子是否有效?
當錯誤已經發生了,應冷靜、耐心地跟孩子說明犯了什麼錯,討論分析應該如何避免錯誤發生,正向的處理過程更為積極有效。

別再懊惱!從現在起以正向的態度對待孩子

有些愛跟孩子發脾氣、說負面話的家長,常懊惱的表示自己應該要改一改脾氣了,但是,就是很不容易做到十全十美,這是人之常情,不要因而有焦慮,只是要時常彼此提醒。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是聰明、活潑、健康、有自信的,自己卻常失準則地做錯誤示範,日積月累的慣性,造成根深蒂固的影響,孩子將承擔盡其一輩子的努力,可能都無法擺脫大人負面暗示的陰影。親愛的大人們,豈可不慎啊!在此呼籲大人們要小心,千萬別把孩子的性格導向負面發展了喔!

 

***破壞親子關係的一百句話***

破壞親子關係的一百句話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無意中所講的一句話很可能傷到孩子的自尊,破壞親子關係。以下是一百句破壞彼此的常用語。
1.
你真笨。
2.
為什麼教你這麼久,你還不會。
3.
老師是怎麼教你的?
4.
動作粗魯,真不像女生。
5.
打你、罵你都是為了你好。
6.
你的自尊心值多少錢?
7.
懶的像豬一樣。
8.
你真是「阿達、阿達」。
9.
沒有人會喜歡你的。
10.
你看,又做錯了。
11.
終於逮到你了。
12.
你真是馬不知臉長。
13.
不行,這樣做不行。
14.
如果沒有你,我不知有多高興。
15.
你是哥哥(姊姊),要以身作則。
16.
你已經長大了,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去做。
17.
我討厭你。
18.
吵吵鬧鬧,沒有一分鐘安靜下來。
19.
你真討厭。
20.
房間像垃圾堆一樣。
21.
對你真失望。
22.
成績那麼差,以後怎麼辦。
23.
你欠揍。
24.
可惡。
25.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26.
你太胖(太矮、太高)了。
27.
娘娘腔。
28.
慢郎中。
29.
病夫。
30.
豬、烏龜。
31.
沒知識。
32.
為什麼講不聽。
33.
你跟XXX一樣。
34.
如果你能跟XX一樣就好了。

 

哈佛醫學院最新研究指出,成人不經意的辱罵或刻薄話語,將導致兒童大腦發育受創,產生憂鬱、焦慮及語言表達障礙。

    
每件事、每個影像和聲音,會連同當時的情緒感受,一併存在大腦中。這些東西往往很難記得,但是它所造成的影響卻不容小覷。根據哈佛醫學院最新一期《Focus》報導,父母的言語暴力會對孩子的腦部發展造成持續性的破壞。

哈佛大學附屬醫院麥克連(McLean)精神病學副教授泰闕(Martin Teicher)指出,父母的辱罵、貶損和威脅等負面言語,會損害孩子大腦的神經迴路,導致憂鬱、焦慮等傾向,甚至產生語言表達障礙。當大腦長期接收到辱罵的言語、影像,甚至痛苦的負面訊息時,基於保護機制,大腦會降低對這些言語暴力的敏感度,進而抑制了感官系統的發展。
    
這是首次針對嘲笑、羞辱及蔑視等言語對腦部造成負面影響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從那些歷經父母辱罵的孩童當中,統計出三個主要受到擾亂的神經迴路,包括:語言處理區域的「弓狀束」、和創傷後處理壓力障礙、抑鬱症及分裂症患者相關的「扣帶神經束」,以及和焦慮有關的「穹窿」。不過,研究也指出,本次實驗採用的樣本數有限,仍需進一步擴大研究。
    
父母親的言語暴力,有如棍棒石頭使骨頭碎裂一般,破壞力十足。25年前,泰闕發現一名病患僅因曾遭父母親的言語暴力,而出現童年精神創傷者的各種症狀,激發他研究此類行為影響的興趣。

想要發現孩子的長處,讓孩子更加發揮,重要的是,要稱讚孩子,讓孩子有自信。


一般認為,當孩子做了不錯的事情,父母親就要稱讚一下,幫忙事情就要感謝一下,盡量以肯定的態度來教育孩子,不過孩子不會總是做好事的。有時候會做出危險的事情、野蠻的舉動、惡作劇或欺負弱小。這個時候,作父母親的,就要好好地斥責一番。
 
不過,斥責孩子,有好的斥責方法。
孩子如果做了錯事,盡量當場,用孩子知道為什麼挨罵的方式來斥責。靠近燙的東西會燙傷,拿剪刀或針等危險的東西、從高處快跌下來的時候,一定要立刻制止。用當場斥責的方法,讓孩子理解「這是危險的,絕不可以做」。絕對沒時間保持幽雅的舉動。

 
打父母親、對兄弟姊妹施暴,這要當場斥責。事後就算要解釋哪裡不對才挨罵、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當場還是要態度明白地禁止孩子這種舉動。孩子愈小就愈要當場「表態」。

 
到了三歲左右,孩子對穿著有了自己的喜好,不太聽父母親的使喚。親子衝突能免則免,平常讓孩子有自由,到了必要的時候,就一定要孩子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