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與中醫
【太極與中醫】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和宇宙觀。是認識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也是我國傳統醫學用以概栝和說明人體一切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的理論基礎。
太極是指宇宙間一切自然運動的現象,太極生兩儀。太極一動分陰陽,陰陽合化而生萬物,陰陽變合而生五行:
太極→陰陽→五行→四時→五行→陰陽→太極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復為其根。分陰分陽,而兩儀立。
陰陽是相對的兩種屬性。
陰和陽兩個對立面,在其運動過程中往往是互為轉化的。
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為陰陽相對的兩種屬性,陰陽本身並不是什麼具體物質,而是一切事物的屬性、變化、發展規律的概括。
陰陽,在具體應用上,具有廣泛的物質基礎,如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所謂「一」者,是指萬物,無窮無盡的變化,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
人類和宇宙是互相呼應的,人不能離開大自然界而生存,人這個物體,也和天地一樣,是動而不息的。
恒動觀念告訴我們一切物質,包括整個自然界,整個人體,都是永恒地運動著而無休止的。所以<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
一年四季的陰陽運動,影響到人體,血脈亦隨之而上下運動。體內的血脈,它本來就是有規律的運行著的,但由於受到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運動的規律,是要相應地發生變化。
人這個物體,和天地一樣,不但動而不息,且隨着宇宙的運動而運動。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人類生命變化是按照陰陽的對立原則進行的,人體本身就是個陰陽對立的統一體。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人體內部是個統一的整體,體內任何一個或大或小的組織,都是互有聯繫,而不可能是孤立的。
天有四時,人有五臟,所以我國傳統醫學就把五臟配四時(即五季春夏長夏秋冬),四時配五行(木火土金水)。
肝-春也-東方木-萬物之所始生
心-夏也-南方火-萬物之所盛長
脾-長夏也-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
肺-秋也-西方金-萬物之所以收成
腎-冬也-北方水-萬物之所以合藏
我們的老祖宗,把這一套理論用在臨床上,在臨床上的效果確也相當驚人,確實能够治好人類所產生的一切疾病,而成為我國自古以來用來治病的理論基礎。
天生萬物,一物尅一物,懂得「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五行生制」(五行相生相尅)的道理,瞭解宇宙間自然運轉的機制,瞭解大自然界中自然運動的厡理,如能將之反應、或用之在人體上,則養身之道,自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