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 13:25:34Tellme
我讀「心能否自知」之商榷
昨夜怡伶妹子給了這篇果燈法師的大作,言明是上課的補充資料,請為兄的看看,妹子謙虛的說,常讀得霧煞煞……。
妹子送來好文當然得好好讀上一讀,卻知文中佛學術語超多;部派佛教、大眾分別說系、說一切有部系、自證分………。
其中「指不自指,刀不自割」去年讀《楞伽經》和《中觀論頌講記》時即有幾分理解。但重點在於,長年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心得。
「指不自指,刀不自割。」若用更白話或來說,指指月要看的是月不是指,經是路指是徑,指出月就在那兒!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云,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指,不能自指,只是個方向,見了月指就該放下了。但人們往往執著於指忘卻了月。
妹子傳來的「心能否自知」重點在於心能否自知,似乎與能否見月有同工之妙。
前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今人所見本是古時月,卻是常言今月照何人。
每個人所見的月都一樣嗎?月亮同一個,但每個人所見不同,今天所見於昨日也是不同。月盈月缺日日不同,昨有薄雲遮今有明星伴,昨日舉杯邀明月,今夜疑光為地上霜……但,月還是月!
舉頭望明月,低頭一定思故鄉?個人倒是常想老媽為我準備了什麼明日的便當!
心能否自知?
人們常說有自知之明,更利害的諸葛孔明或場邊教練及場外諸葛,卻都有他知之能。
人的知始於知識與經驗的累積,來由有學校教育、環境教育、家庭教育……諸多的經驗累積,尤以切身之痛的「教育」最為深刻。
有系統的知識學問稱之為科學。每個人的心中,經過時間的累積,從創痛或歡喜中都已自成系統,也自有一份有系統的知與認知。
這份知當然是自證所得,但仍須藉由外力的考驗,諸如創痛歡喜來他證。
她喜歡我嗎?愛我嗎?
呵!如何自證?當無力自證時……怎麼辦?
個人學生時代,曾寫過這樣的詩句:「當妳抽回那失溫的小手,慧黠的眼眸失去了我的映影,我告訴自己,方才是放手……。」
這是自證!
印順導師是學問僧,老人家曾說:「我們反省認識時,心識已是客觀化了,客觀化的能知者,也就是所知者,他與前四陰一樣的是生滅法。」
坦白說,讀過《中觀論頌講記》不下數次,懂了嗎?懂了才怪!
生在非文言文論著的時代,諸多的佛學用語、術語,成了研就佛學的障礙。
當從研究這些名詞開始,也就是做學問(研究佛學)的開始。當諸多名詞術語弄懂,佛學的成就或許不在一般,但佛法的深入呢?
誰來認證或藉由他證,高僧得道與否如此自證?他證?自知或他知。
那年廣欽老和尚與弟子經行於山野中,弟子們發現盛開的蓮花,一時起心動念拿出鋏剪。
廣欽老和尚當下制止問說:「如何?」
弟子興奮雀躍回應,採回承天寺供佛。
老和尚說:「佛遍虛空盡法界卻不在承天寺中。」
果然,佛供在心坎裡,心中若無佛,承天寺中也不會有佛。
那佛法為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云,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指不能自指,筏卻能捨,月也自然存在,唯法入心與否罷了。
不過耍耍嘴皮,筏或許隨漂離岸,但月仍自在,所幸指也還在。唯!未參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