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緱囝仔
囝仔是閩南語男孩子的意思!那…阿緱又是啥東西?阿緱囝仔是誰?
屏東有產猴子嗎?許多耆老都說沒有!
有這麼一說:「屏東市以前是原住民西拉雅族居住的地方,據說他們原來住在打狗(今高雄),後來因海盜林道乾的侵擾而搬到阿猴林,阿猴林是一個森林蓊鬱的地方,猿猴嬉戲,於是有人抓了一些小猴子加以訓練牠們耍猴戲,時間久了,還每年辦理比賽,節目精采,因此,名聲不脛而走,引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後來大家就將這個地方叫阿猴、阿猴社或阿猴林,一直到民國九年,當地的居民覺得阿猴這個名字不雅,於是,就依它的位置在半屏山的東面,而改名為屏東,一直沿用到今天。」
是嗎?是這樣嗎?或許鬼才相信!從出生到今天,已經快一甲子了,這樣的說法是第一次聽到!
又有這麼一說,屏東市舊名「阿猴」或「雅猴」,原為平埔族阿猴社的故地。根據記載,屏東市約在1684年(清康熙21年)漢人移入建立村落,約在乾隆年間出現了市集,時稱阿猴街,1836年(清道光16年)建築城牆以防盜賊及械鬥。日治初設阿猴廳,1905年用字雅化為阿緱廳,廳治俱在今屏東市。
不過個人從小在屏東火車站前的慈鳳宮進出,曾見廟內不少石俾碑文這麼雋刻著:「阿緱我林姓媽婆祖...」。
屏東市崇蘭的蕭家古厝,也有近200年歷史,是崇蘭蕭家盛極一時的宗祠。在祖廟旁還有一棟從清朝到現代的私塾,在日據時代是由族親教學漢文的學堂,名為「課餘軒」。其中碑文指出,緱為宮燈的七彩的穗飾,代表屏東地區的人文薈粹。
屏東市在古時候屬於阿緱社的生活區,是清朝的阿緱城。阿緱是平埔族語,也是族名。萬丹是馬卡道族(平埔族)語,意為市集買賣之地,萬丹一詞最早出現在康熙23年「台灣府志」上,距今已有三百多年。(萬丹地名由來請見【鄉土采風】)
緱,閩南語讀音為「溝」或「勾」,和猴的讀音相近,但有明確的不同。
小時候要上街,都說:「欲去迺阿緱街(閩南語)。」
當年只有在中山公園內看到一個大籠子,養了幾隻猴子,屏東怎會稱做阿猴呢?就像高雄怎會是「打狗」?或許和「takau」的日語諧音有關吧?還是原來就稱做打狗?
不過個人還是堅持屏東還是稱做「阿緱」!那「阿緱囝仔」又是誰呢?
當然是在下本人啊!從這一篇閩南語文稿開始,將筆名更換成「阿緱囝仔」嘻!(2015.11.01)
上一篇:心智圖 Mind Mapping
下一篇:保麗龍騰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