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3 22:35:25Tellme

子藏撰寫種子實務研習課程最終課



秉承上人慈示,每位慈濟人都是一部寶貴的經典,留存慈濟人的身行典範是慈濟歷史重要的一環。「子藏」是慈濟人物典範的結集整理,透過其行誼與精神,見證法脈宗門的體現與人間菩薩的實現。
子藏是「以人繫事,藉事寫人」,以歷史為主體,以人物作串聯;透過書寫人物故事,扣緊慈濟志業脈動,強調「慈濟樹」的概念,凸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並適當地融入彼時的社會背景,寫出富歷史感及人情味的人品典範故事。
當初課程開始,就說了以上的宗旨目的,最最最重要就是以人繫事,藉事寫人,不同於往常人物列傳的「人物傳記故事」。
其中的人物,除人慈濟志工的身份之外,最主要要有一棵樹冠豐茂的慈濟樹,第二在於,個人的表現與社區甚至慈濟年表有著完善的結合。第三和第二差異不大,即在於社區道場與慈濟大事記中,能查尋到此人物的名字。(這是半年前的筆記,或許事實和記憶已有脫節,甚至有相當的岐路差異。)
不過,半年前林厚成與高英芳兩位,確實講過如何與在何處查詢資料,想來記憶上的差異或糢糊所在面積,應該尚為達到面目全非的程度吧?
每個月的課程中,黃基淦師兄傳授了不少採訪和資料應用的技巧,同時在寫作上的筆觸也多有著墨。
黃基淦曾説:「子藏不是說故事而已,它還要延伸故事的意義與呈現該人物的內涵及存在的價值。」更說:「沒有感情這個因素,任何筆調也不可能打動人心。」
黃基淦舉了四個重點來拿捏子藏的品質,他說:「獨特性要具體入微、人性化要合情入理、轉折點要感動入骨、敏銳度要拈筆入手。」
「…情節發展可以以三階段來為文入理即一見鍾情、進入激情、深化感情…」
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其實講師們也一再強調,要慣寫報導的志工們,一時間轉手我手寫他口的人物故事,似乎相當困難與不太可能。
往往課堂上「舉例說明(志工的初稿)」皆已和報導相似的評語收場。其實現場往往是黃基淦和交稿志工間的應答「旁聽者」往往如墮五里雲霧之外,交稿者也常常是唯唯諾諾,形成一個怪異的作品分享,卻又沒有合理適當或正確的回應出現。
慣寫報導的志工與人物的採訪,其實都有深厚的採訪基礎,唯一缺乏的是對事件或故事情節深入挖掘起底的媒體工夫。
慈濟是佛教團體,是修行團體,雖然是慈善團體但是,在佛法三輪體空與上人前腳走後腳放的交待下,愈是資深的志工愈是慈濟樹樹冠豐茂的志工,愈是採訪不出所以然也挖不出所以然。或許這就是第一節課,林厚成和高英芳提供資料庫蒐尋的目的所在吧?
八月份課程中,來自大專院校口述歷史的教授,講述我手寫他口和採訪的技巧。讓大家眼睛發亮的是,不少技巧其實與志工在共修經驗分享,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
因此,讓慣寫報導的志工,以小說或其他諸如報導文學的文體「說」一位志工的故事,其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但是「作業」分數的高低甚至及格與否,卻不是寫作之人能自己做主的。
更何況,志工中「拚死做慈濟」「全心做慈濟」的人物不少,但是有些「不可以說」「不能說」影響故事精彩程度與真實度的元素也著實不少。
將近十年前(故意模糊記憶)個人曾在慈濟月刊上寫過某師姊踏入慈濟的生命歷程,當初說好刊於道侶叢書,主要是沒有照片的呈現,加上簡化過人物姓名,最大用意在於保護文中的男女主人翁。
誰知道就是那句話:「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慈濟月刊當月要離職的某編輯,搶先刊載於月刊上,主人翁還主動提供了照片。
當然後來的幾年當中,最尷尬其實不是男主角而是筆者本人。因為當中許多「不好說」「不太好說」的情節女主角都刻意曝光,這也是個人對人物列傳望之怯步的原因之一。
如今講師群強調,子藏各段落之間的銜接要能串成關係,不論是進入慈濟前與後,彼此不是各自獨立的,凡是前面與後面內容都是息息相關,字字句句都要用在刀口上。
今日課程中的大學教授說:「什麼是口述歷史?其實就是,以說與聽記錄人物的生命史,寫者其實只是一個載具,讓一個自然產生的亮點以人為形態的文字記載下來,其中當事人和寫者的主觀意識其實相當强烈……」
或許如此,但在慈濟強調報真導正,遇上「不能說」「不可以說」「不好說」「不太好說」的情節,不管如何都不能以小說的筆觸去下筆「編撰」。
今天慈大何昆益教授指出,傳記為一種「傳真紀實」民初胡適先生也指出,傳計能為文學開生路為史家找材料。
因此人物傳記能讓枯燥的歷史紀錄,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幫傳記找回歷史感,其實要志工「寫」出如此的人物故事,個人倒喜歡回去往報導文學深入(個人不太上進吧?)
傅斯年先生說過:「一分材料出一分貨,沒有材料不出貨。」因此子藏中諸多的「不能說」「不可以說」「不好說」「不太好說」的情節,筆者是不能自己「編撰」的。
人物寫真,不虚美不隱惡表現八十分或許能寫八十八分,這是寫者的筆觸和工夫所在吧?
誰的故事與我們最有共鳴呢?人物故事或所謂的子藏中,看似早已湮滅的歷史,為何能持續影響我們對其自身的觀感呢?
每個子藏故事或小說都有其內在記憶,無論讀者與作者,應該都能隨著情節進展直接或間接回憶起諸般情事,這應該是子藏最精彩的寫法或許也就是報導文學或小說,引人入勝的所在。
今天是最後一次的子藏訓練課程,最後一小時的座談中,個人與某師姊提出,文發處講師們能否提供範本參考?畢竟「社區道場」中有諸多的「實例範本」大家很容意著手與深入,如今子藏故事,不能有範本存在嗎?
不管如何!個人最在意的是羅世民師兄的回應。
此人不好寫,應該可以換一位…沒有說過一定要寫成小說的文體…散文或報導文學也可以……是喔!?
要找一棵樹冠豐茂的慈濟樹或許很簡單,但是要找一個精彩的故事很難,問題是第一堂課所言和今天所聞,差異的裂痕似乎瞬間極速加大……或許個人記憶確實有些模糊了。(2015.09.13夜)
秉承上人慈示,每位慈濟人都是一部寶貴的經典,留存慈濟人的身行典範是慈濟歷史重要的一環。「子藏」是慈濟人物典範的結集整理,透過其行誼與精神,見證法脈宗門的體現與人間菩薩的實現。

子藏是「以人繫事,藉事寫人」,以歷史為主體,以人物作串聯;透過書寫人物故事,扣緊慈濟志業脈動,強調「慈濟樹」的概念,凸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並適當地融入彼時的社會背景,寫出富歷史感及人情味的人品典範故事。

當初課程開始,就說了以上的宗旨目的,最最最重要就是以人繫事,藉事寫人,不同於往常人物列傳的「人物傳記故事」。

其中的人物,除了有慈濟志工的身份之外,最主要還要有一棵樹冠豐茂的慈濟樹,第二在於,個人的表現與社區甚至慈濟年表有著完美的結合。第三和第二差異不大,即在於社區道場與慈濟大事記中,能查尋到此人物的名字。(這是半年前的筆記,或許事實和記憶已有脫節,甚至有相當的岐路差異。)

不過,半年前林厚成與高英芳兩位,確實講過如何與在何處查詢資料,想來記憶上的差異或糢糊所在面積,應該尚為達到面目全非的程度吧?

每個月的課程中,黃基淦師兄傳授了不少採訪和資料應用的技巧,同時在寫作上的筆觸也多有著墨。

黃基淦曾説:「子藏不是說故事而已,它還要延伸故事的意義與呈現該人物的內涵及存在的價值。」更說:「沒有感情這個因素,任何筆調也不可能打動人心。」

黃基淦舉了四個重點來拿捏子藏的品質,他說:「獨特性要具體入微、人性化要合情入理、轉折點要感動入骨、敏銳度要拈筆入手。」

「…情節發展可以以三階段來為文入理即一見鍾情、進入激情、深化感情…」

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其實講師們也一再強調,要慣寫報導的志工們,一時間轉手我手寫他口的人物故事,似乎相當困難與不太可能。

往往課堂上「舉例說明(志工的初稿)」皆以和報導相似的評語收場。課堂現場通常是黃基淦和交稿志工間的應答「旁聽者」則如墮五里雲霧之外,交稿者更是唯唯諾諾,形成一個怪異的作品分享,卻又沒有合理適當或正確的回應出現。

慣寫報導的志工與人物的採訪,其實都有深厚的採訪基礎,唯一缺乏的是對事件或故事情節深入挖掘起底的媒體工夫。

慈濟是佛教團體,是修行團體,雖然是慈善團體但是,在佛法三輪體空與上人前腳走後腳放的交待下,愈是資深的志工愈是慈濟樹樹冠豐茂的志工,愈是採訪不出所以然也挖不出所以然。或許這就是第一節課,林厚成和高英芳提供資料庫蒐尋的目的所在吧?

八月份課程中,來自大專院校口述歷史的教授,講述我手寫他口和採訪的技巧。讓大家眼睛發亮的是,不少技巧其實與志工在共修經驗分享,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

因此,讓慣寫報導的志工,以小說或其他諸如報導文學的文體「說」一位志工的故事,其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但是「作業」分數的高低甚至及格與否,卻不是寫作之人能自己做主的。

更何況,志工中「拚死做慈濟」「全心做慈濟」的人物不少,但是有些「不可以說」「不能說」影響故事精彩程度與真實度的元素也相當的多。

將近十年前(故意模糊記憶)個人曾在慈濟月刊上寫過某師姊踏入慈濟的生命歷程,當初說好刊於道侶叢書,主要是沒有照片的呈現,加上簡化過人物姓名,最大用意在於保護文中的男女主人翁。

誰知道就是那句話:「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慈濟月刊當月要離職的某編輯,搶先刊載於月刊上,主人翁還主動提供了照片。

當然後來的幾年當中,最尷尬其實不是男主角而是筆者本人。因為當中許多「不好說」「不太好說」的情節女主角都刻意曝光,這也是個人對人物列傳望之怯步的原因之一。

如今講師群強調,子藏各段落之間的銜接要能串成關係,不論是進入慈濟前與後,彼此不是各自獨立的,凡是前面與後面內容都是息息相關,字字句句都要用在刀口上。

今日課程中的大學教授說:「什麼是口述歷史?其實就是,以說與聽記錄人物的生命史,寫者其實只是一個載具,讓一個自然產生的亮點以人為形態的文字記載下來,其中當事人和寫者的主觀意識其實相當强烈……」

或許如此,但在慈濟強調報真導正,遇上「不能說」「不可以說」「不好說」「不太好說」的情節,不管如何都不能以小說的筆觸去下筆「編撰」。

今天慈大何昆益教授指出,傳記為一種「傳真紀實」民初胡適先生也指出,傳記能為文學開生路為史家找材料。

因此人物傳記能讓枯燥的歷史紀錄,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幫傳記找回歷史感,其實要志工「寫」出如此的人物故事,個人倒喜歡回去往報導文學深入(個人不太上進吧?)

傅斯年先生說過:「一分材料出一分貨,沒有材料不出貨。」因此子藏中諸多的「不能說」「不可以說」「不好說」「不太好說」的情節,筆者是不能自己「編撰」的。

人物寫真,不虚美不隱惡表現八十分或許能寫八十八分,這是寫者的筆觸和工夫所在吧?

誰的故事與我們最有共鳴呢?人物故事或所謂的子藏中,看似早已湮滅的歷史,為何能持續影響我們對其自身的觀感呢?

每個子藏故事或小說都有其內在記憶,無論讀者與作者,應該都能隨著情節進展直接或間接回憶起諸般情事,這應該是子藏最精彩的寫法或許也就是報導文學或小說,引人入勝的所在。

今天是最後一次的子藏訓練課程,最後一小時的座談中,個人與某師姊提出,文發處講師們能否提供範本參考?畢竟「社區道場」中有諸多的「實例範本」大家很容意著手與深入,如今子藏故事,不能有範本存在嗎?

不管如何!個人最在意的是羅世明師兄的回應。

此人不好寫,應該可以換一位…沒有說過一定要寫成小說的文體…散文或報導文學也可以……是喔!?

要找一棵樹冠豐茂的慈濟樹或許很簡單,但是要找一個精彩的故事很難,問題是第一堂課所言和今天所聞,差異的裂痕似乎瞬間極速加大……或許個人記憶確實有些模糊了。(
2015.09.13夜)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