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4 22:16:40Tellme

夏夜無雨心墨潤筆 志工分享共修成長



























曾有人這麼說過:「走過不一定留下痕跡,但凡留下痕跡必定走過!」

這話語裡的痕跡指著是什麼?文字還是圖像?

有脈絡可循的「痕跡」經過整理編攥,就成為歷史。但歷史還分正史與稗官野史或傳說演義。

慈濟的人文真善美志工,不管影像或文字首要的任務就是讓「文字成歷史」、讓「相片會說話」、讓「影像入人心」。

往往在活動結束,上傳繳交文字與圖像紀錄時,個人心中總是有一分「掙扎」與「不安」!那麼多的圖像是否完整紀錄了事實,文字的描述與說明是否也完全正確,人事時地物完全不偏離「正確無誤」?

志工大部份都是「帶槍投靠」無所求付出者,但是影像與文字依每個人的認知或理解角度不同,影像的取角、光圈快門的變化和文字堆疊遣詞用字的不同,閱覽一方極有可能產生不同的見解,時日一久所謂的「痕跡」在閱覽者眼下必定呈現不同的「樣貌」與思維概念。

目前十分流行的「借位攝影」和kuso文字,就足以說明個人心中的不安。因此志工在付出之餘,仍須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七月二十日是七月份的人文真善美志工共修日,當日正好遇上新委員與新慈誠培訓上課日。更巧的是培訓課程中關於「清流繞全球的影響力」課程講師,葉子豪師兄十九日晚間在湯爸家中安單留宿。

果真是選日不如撞日,人文真善美志工們,十九日白天在高雄上過「2014年慈濟基金會人文真善美通識課程」當晚在湯爸家中團聚進行七月份的人文真善美共修,再上一堂葉子豪師兄的「一筆書寫真善美-採訪寫作心得」。

葉子豪師兄目前是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的文字記者,一筆走遍海內外真實紀錄著,天涯海角的慈濟人遍灑人間大愛的美善故事。最近出版的「烽火邊緣愛的約定」一書,報真導正的文字,正是我輩人文真善美志工學習成長的最佳範本之一。

今晚,葉子豪師兄也就其個人,以心為墨常年寫作累積的精華,與大家傾囊相授經驗分享。

人文真善美志工為何而寫?

除了人品典範、文史留芳之外更肩負著,以媒體強大的效應做報真導正的任務,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

一篇文章包含哪些要素?葉子豪指出:「上人常說,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因此,所謂的人(受訪者本人、同事、親友、對手)、事(社區活動、環保、訪視發放、救災)、時(過去、現在、未來,年分及日期)、地(活動地點、事發地點)、物(毛毯、帳篷、香積飯)、數(千份物資、萬戶家庭、距離、面積)等,各項數據資料都務必力求準確與完備。」

葉子豪説採訪前的準備工作,大致可以分成七點來說明,更就人物採訪應注意的要點與事前的準備,舉出實例的操作與大家分享。

葉子豪說採訪前:

1.決定報導主題,例如浴佛、環保、受助而後助人的典範。
2.尋找合適的採訪對象,包含個人、團體。
3.盡可能收集採訪對象與相關議題資訊,閱 讀、消化,擬定合 適的問題,並找出其與眾不同的特色。
4.連絡對方探詢受訪意願,同時自我介紹說明來意,安排採訪行程。
5.報導活動,宜先與主辦單位連繫,了解活動流程及場地狀況。
6.若採訪內容涉及統計數據或專業知識,宜先將問題條列出來,於採訪前傳給受訪者以早作準備。
7.行前連繫與檢查:確認交通班次、連絡方式,再次提醒對方受訪事宜,確定錄音筆、筆記本等工具均已備便且可使用。

而人物的採訪,除了訪問本人之外,亦可訪問其家人、朋友、同事,以他們的說法做佐證。

葉子豪更說明了,一篇好文章感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華麗的辭藻和成語,只要忠實呈現,讓讀者充分了解,人品典範自然會散發讓人感動的德香。除了起承轉合,應前後呼應不偏離主題外,可適度使用固有成語或現代流行語,但應了解其本義及衍生義,如kuso一詞就應避免使用。如文章中提及外國人名地名需要翻譯成中文,則盡量避免使用有負面意涵的字詞。

寫作沒有標準答案,但有技巧和方法,言之有物,內容實在最重要。葉子豪強調,用心就是專業,多做多得,收穫最多是自己。

分享結束前葉子豪鼓勵現場的志工們,廣泛閱讀,增強自己的背景知識。同時選擇優良書籍刊物,學習專業、資深記者的筆法。更以受訪對象為師,多多動筆累積經驗,文章就會越寫越好。

一場簡短但是內容豐富的分享,在葉子豪的鼓勵聲中暫時劃下了句點。

學習必定會成長,若真能以心為墨不斷的付出,做中學學中覺,成長也是指日可待的。(2014.07.19夜)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Makuhan 2014-08-01 20:19:31

高雄市發生了大災難,祝小哥平安。

版主回應
祈福大家平安
亡者靈安
生者心安
災難早息
天下無災
2014-08-01 20: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