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6 09:22:53Tellme

台灣錢淹腳目


台灣的四十年代,物資缺乏經濟不振,但是老人們卻常常說:「台灣錢淹腳目。(台語)」更說:「甘願做牛呣驚無犛通拖!(台語)」鐵路邊、溪流旁邊處處可見,一畦畦小小塊的菜埔種著青翠的蔬菜或甘薯。

六十年代經濟起飛,農村青年走向都市,田間只剩垂暮的老人,翻著田土維持著祖業。

怎料近年全球金融海嘯乍起處處連莊,骨牌效應處處哀鴻遍野,經濟不景氣成了目前最夯最熱門的話題,就連人間天堂的美國亦處於坐以待「幣」走向蕭條狀態。

由奢入儉難,由奢入「簡」更難!如今台灣錢還淹腳目嗎?即使想做牛仍有犛可拖嗎?

證嚴上人說:「回歸原味自然的生活,簡化複雜的生活需求、勤用雙手良能;減少垃圾、少浪費,簡單素樸就能清平致富。」

在都市的叢林裡,三十多年前發願茹素,有感於當時田間農藥的施用十分駭人,為了健康免於農藥的毒害,郭金菊決定自己種菜食用。

從事水泥小工的郭金菊,將工地回收回來的塑鋼浴缸搬上了自家的屋頂,破損的冷卻水塔底盤、大花盆、保麗龍箱子都無一放過,這些都是屋頂菜園的『地盤』。

排列整齊的浴缸、大花盆、保麗龍箱子,依著時序栽種不同的疏菜。從鵝仔菜、芫荽、油菜、小白菜、芹菜,甚至菠菜等等。

「除了甘藍菜,乾薯之外,我還架棚子種絲瓜,甜玉米..」說著說著郭金菊眼中泛出一片田園的青綠與豐盛景像。

今年七十歲的郭金菊說,年輕時力氣大不時從地面扛土上來,又買了各種有機肥改善土質。

現在所有『地盤』裡的土質都十分的肥沃,蔬菜長的健康茂盛,雜草就長不出來,漸漸的也無需拔草了。

果真是「菜園裡種了菜,就不易長出雜草。」

頂樓上處處掛著塑膠袋,迎風發出「窸唆波啦」的聲響。只要聲音出現,女兒牆上停駐的麻雀就匆忙奔飛。

郭金菊說:「這些塑膠袋是用來趕鳥的,保麗龍片或紗網可以趕紋白蝶不讓牠下卵,沒有虫害就免去農藥的使用了!」

郭金菊指著牆邊張掛的一件黑衫說:「這一件可以代替稻草人趕麻雀喔!」

郭金菊又說:「同一個浴缸中,同一種菜不能連種兩次,否則那肥力會不夠!」

看著幾隻「休耕」的花盆和保麗龍盒子,您不禁要佩服她的農作知識了。

每當豐收的季節裡,除了家裡加菜之外,郭金菊還將青翠甜美的有機疏菜,與左鄰右舍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