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1 11:43:18Tellme

沿路的喪家

商家大樓,從字面上看沒有問題,知到商家是商店。

但若口語相傳,商家與喪家其實很容易弄混。台灣人的國語再怎麼說,也說不出那口清脆動聽的「京片子」,怎不把商家聽作喪家呢?

最先聽到商家,應該是從電視媒體開始的,主播不時說:「商家表示..」或「沿路的商家...」更甚的還有「新年期間多處商家關起門來不對外營業...」。

試著把商家改成喪家,您覺的如何?

「喪家表示..」、「沿路的喪家...」、「新年期間多處喪家關起門來不...」很精彩是吧?

但若把商家改成店家,「店家表示..」、「沿路的店家...」、「新年期間多處店家關起門來不...」或許感覺上比較沒有悽慘悲涼的感覺。

「新年期間多處店家關起門來不...」總比「新年期間多處喪家關起門來不...」那種關門的聯想好多了。

「店家表示..」也比「喪家表示..」少了控訴的味道。

「沿路的喪家...」唉!這條路多少人家辦喪事呀?真悽慘呀! (97.02.19)
豔玲 2008-02-21 13:30:17

真的是店家比較好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