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4 11:02:58Tellme

【2006社區歲末祝福】禮教之美與竹筒歲月

屏東區社區歲末祝福,於(1/13)於屏東分會展開。

今年在和氣組長邀請下寫了一齣「禮教之美與竹筒歲月」的短劇,劇本簡單但在參與演出的慈青同學,神來之筆隨興加料之下,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與可看性。

今晚第一場演出即獲得如雷掌聲與會心一笑,對慈濟的「竹筒歲月」與禮教之美有了深刻的印像。



下班下課時間,媽媽正做好晚餐送菜上桌的時刻。

弟弟服裝不整大搖大擺的走進來,看到桌上豐盛的菜餚,順手拈來就送進嘴中。

「弟弟呀!怎麼這樣看妳站無站相,又服裝不整的....」媽媽說。

「今天晚上怎麼煮的這麼豐盛呀?要請客嗎?」弟弟說著說著又拈菜吃了。

「是姊姊放寒假了,今天回家,媽媽特地煮一頓好吃的給她補一補呀,爸爸已經去車站載她了,你先去洗手準備要吃飯囉。」

過場。爸爸和姊姊走了進來。

「哇!姊姊看妳走過來的樣子,好有氣質喔。」弟弟露出羨慕的眼神說。

「是呀!不過這還是小case呢!咱們來看看慈濟師姑的示範。」

幕後走出慈濟師姊們。

「這叫做行如風,輕輕巧巧的,妳們再看看,姊姊站有站相就向一顆松樹一般,這就叫作立如松呢!坐也有坐相喔..這叫做坐如鐘呢!」媽媽一旁解說著。

「媽媽妳怎麼知道呢?」爸爸說。

「當然知道呀,我去上過慈濟屏東分會的『蕙質蘭心班』學習做一位柔和善順氣質優雅的善女人,立如松、行如風、坐如鐘都是最基礎的課程呢!來來大家吃飯囉!」
開飯了。

爸爸拿起碗翹起二郎腿,開始大塊朵頤,弟弟坐姿歪斜的狼吞虎嚥,媽媽看得直搖頭。

唯獨姊姊坐姿端正,龍口含珠鳳頭飲水,以食就口吃得好不威儀呀!

弟弟轉頭望著姊姊說:「姊姊呀,妳..妳..怎麼吃的這麼好看呀?」

「這是我在學校慈青社學到的呢!這是食的威儀!龍口含珠鳳頭飲水,以碗就口!」
「妳們看!姊姊的坐姿就是媽媽剛才說的,坐如鐘,椅子只坐前面三分之一,好像一口鐘,座有坐像多有氣質呀!」媽媽說:「弟弟呀!你這樣就像乞丐拿碗呀!怎樣兩個孩子差那麼多呢?要改一改!」

爸爸和弟弟跟著調整坐姿,一起龍口含珠鳳頭飲水,以碗就口。

姊姊用餐完畢,合十感恩離座。

「啥?怎這樣吃飽飯還要拜拜?」爸爸說。

「不是拜拜!是感恩!」媽媽說。
姊姊在一旁投竹筒存錢。

「咦!姊姊妳那是什麼呢?」爸爸問。

姊姊背後拿起竹筒說:「這是存錢的竹筒呀!」

「竹筒?存錢?做什麼呢?」爸爸弟弟異口同聲說。

「存錢救人呀!」

「救人?」弟弟和爸爸驚呼著說:「這樣存錢能救人?」

「是呀!慈濟四十年前就這樣存錢,才有今天的四大志業呀!證嚴上人呼籲慈濟人回歸四十年前的竹筒歲月,日存五毛錢,克勤克儉以苦救苦,以貧濟貧呢!」姊姊說。

「日存五毛錢,一個月才45元,就能做善事救濟貧窮呀?」弟弟懷疑的問說。

「四十年前,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出門買菜前就投五毛錢開始,四十年的辛苦經營,才有今天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呢?不要小看五毛錢喔,現在妳可以投五元五十元呀!」

媽媽接著說:「對呀!弟弟只要每天少喝一包飲料,就能日日種福田呀,爸爸每天少抽一包煙,不但有益健康,除了日日與人結善緣,還能增福慧呢?」

爸爸弟弟同聲說:「媽媽怎麼也知道呢?」

媽媽背後那起竹筒說:「我也有竹筒呢,一日一發心一幣一善念呀,一份善念就是一份祝福!」

「我每天跑業務,煙酒應酬總是無法避免的呀!」爸爸說。

「證嚴上人說過,嚴以待己寬以待人,只要心地寬厚念頭純正,何需煙酒應酬呢?心寬念純對業務往來總是有益無害的!」媽媽說。

爸爸弟弟也拿起竹筒,一家人異口同聲說:「一人一善遠離災難,日日行善愛心不間斷,人人行善天下無災難,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祝福自己,一日一發心一幣一善念。」

劇終!


活動主題/2006年社區歲末祝福
時間/2007.01.13
文/圖/Tellme

bj5358 2007-03-24 12:35:07

你們真是太棒了
看你的日誌
真有意思

莉婷 2007-02-24 19:12:54

親愛的Tellme:
您好!首先自我介紹,我是台北慈濟教聯會的黃莉婷老師,為了在校園推動竹筒歲月的精神,上網搜尋關於竹筒歲月的教學資料,意外看到您這篇劇本,覺得我們的慈青寶寶實在太厲害了!寫的真好令我佩服。
在此,有個不情之請想利用慈青寶寶劇本中末段「竹筒歲月」部份寫成一個教案,用在教學之中。
懇請同意!
同時,也希望能夠認識這ㄧ位優秀的慈青寶寶,如果您同意的話,懇請回信於我的HOTMAIL信箱中告知同意使用,同時也給我您的真實姓名,讓我能夠將文章的作者寫上您的姓名。感恩您!

福慧雙修

莉婷感恩合十

蘇艷玲 2007-01-14 22:54:19

有慈青孩子的參與演出果然生動活潑些,年輕人頭腦動得快較能顧及可看性與戲劇性又不失教育性真是一舉數得,其實日後有如此的演出可以多請慈青孩子一同來共襄盛舉
記得以前在高雄還是在台南不曉得參加什麼樣的研習就有許多慈青孩子參與,當時就覺得不錯,今天看了這場表演後更加印證該讓孩子們有表演與付出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