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2 22:53:49Tellme

「關愛生命」的「生命教育」



什麼是生命教育?其實這是生與死的嚴肅話題。

生是喜悅的,一個生命的誕生,讓人快樂與感動。但是講到死的話題,就一定是悲切哀傷的嗎?

針對不同的年齡層,父母、不同階層的學生、親子之間,透過影片的引導和故事的分析,甚至簡單遊戲,即可生動活潑的傳遞生命的意義。

今晚(4/20)屏東分會第三期「蕙質蘭心」的第一堂課,邀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的紀潔芳教授,講授如何「關愛生命」的「生命教育」課題。

◎死果真一了百了?

近來自殺事件頻傳,不僅網路邀約集體自殺,同時年齡層也在逐漸降低當中。

令人擔心的是,孩子的自殺原本是可以防範的,然而當今「智育」掛帥的教育前題下,父母卻是在言語當中忽略了適當的關懷,而導致年輕寶貴的生命提早結束。

藝人張國榮跳樓結束生命時,社會上有著兩極化的評價與影響。紀教授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說明一條寶貴生命的驟逝。

「媽媽,張國榮好勇敢呀!如此一死就一了百了啦..」

只看見成績的媽媽給孩子的回答,只是斥責而忽略了孩子的憂鬱傾向。

果真張國榮是勇敢的,縱身一跳一切結束,至少不必為考試擔憂呀!

就這樣,一條寶貴的生命就在當晚,追隨張國榮去了。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懷孕的姊姊車禍身亡,然而嬰兒卻在那個當下被「生」下來了。

親人突然的往生,生者何堪呢?妹妹也跟著自殺與姊姊共赴黃泉!

死,果真一了百了?

不!答案是否定的!國中生自殺死了,留下傷心遺憾的父母。為追隨姊姊而自殺的妹妹,卻留下無人照顧的外甥,和三天之內連失二女的老父。

死者已矣,生者何堪呢?死!不是一了百了的事。

◎「生」命的教育

生是喜悅的,世間蠢動皆含靈,生命會傳承延續,即使是小小的虫子,也會為了生命的延續而繁殖後代。

糞金龜將卵產在動物糞便中,在混著泥土做成泥球。更藉由堅苦的傳送方式,想盡辦法將糞球運往安全的處所安置。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孕育,胚胎四個月大時,即能聽聞子宮外的音樂而有所回應。

在足月的那一刻,胎兒用著天賦的本領與媽媽相互配合用力,終於順利鑽出子宮,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生命是如此的動人呀!紀教授說,播放這樣的影片讓孩子觀賞,在配合適當的遊戲活動,可以給與孩子「生」命的教育。

看著媽媽百般呵護肚子中的胎兒,看著醫生各種不同有趣的研究,讓孩子們知道生命的孕育與誕生,是那麼的不容易與可貴。

接著讓孩子由「護蛋遊戲」中體會,孕育生命的辛苦,也瞭解自己生命的可貴。

有趣的是,未看過影片的試驗組中,破蛋率遠高於看過影片的識驗組。

電視是一種強勢媒體,孩子從媒體上可以得正面的教育,相對的也可能受到負面的資訊傳遞,同時被強迫接受。

因此,當孩子說張國榮很勇敢時,為人父母者是否能正面的引導,無形中有匡正孩子所接受不當的「媒體教育」的作用。

在大學生命教育的課程裡,紀教授曾要學生計算,自己從出生到讀大學,父母除了精神的付出外,實質金錢的花費要多少成本。

試想從出生的紙尿布、奶粉、衣服、學費,林林總總等的簡算,一個孩子父母要花上近千萬的投資。

紀教授又說了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某位學生因女朋友變了心,正好在那灰心喪志準備自殺的當下上了這一堂課。

心想父母的付出如此的龐大,想死也得先賺一些回來才合算呀!當下開始用功,後來更繼續深造到博士學位。

自殺的念頭,早就煙消雲散了。

因此,不同的年齡層應該給與不同但適當的「生命教育」。

紀教授嘗試著讓小學生,借由畫畫簡單描述著自己的一生。

有的孩子在圖畫的末了,剩下孤單的身影是奶奶或老媽媽。由此可見這家裡,爺爺早已往生,剩下孤單的奶奶。

有的圖畫裡,孩子由學校畢業就業時服裝華麗,當媽媽時卻又十分的樸實。

從圖畫中可以發現,環境和家庭對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

圖畫是孩子對週遭環境的反映,因此紀教授也強調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教育的方式是不同的,同時生命教育應該是全民的教育。

◎生命的鬥士

台灣有位謝坤山,在觸及高壓電失去雙手和一隻腳後,樂觀面對生命的挑戰,過得十分的堅強與快樂。

在瑞典有一位天生沒有雙手,兩隻腳的長度又不同的女子,蓮娜瑪利亞。

沒有雙手,她用長短不一的一雙腳,打毛線、擠水彩畫畫、開車上賣場購物、用腳以開罐器開罐頭,甚至彈琴和下廚房做飯菜。

沒有手的她,還得過四面奧運游泳的蝶式金牌。

紀教授讓孩子們學著兩位生命鬥士,以口咬著筆作畫,甚而以腳拿開罐器開罐頭。

不得其門而入的孩子們,紛紛表示,自己有一雙手真好!

紀教授則說:「有命更好!」

多少人好手好腳身強力壯,卻因些許的挫折而結束自己的命,紀教授說:「自殺的人,從來沒想過『死』將往何處?死真得能解決問題嗎?」

『死』其實無法解決問題,然而如何讓想死的人,能過超脫自殺的念頭呢?

宗教的因果觀念,宗教死後世界的探討,可以適時介入這「生命教育」的課題當中,做為精神的輔導。

◎看見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面對生死問題,最重要的是態度。

態度像一塊磁鐵,不論那念頭是正面抑或是負面的,都受到它的牽引。

而念頭就像輪子一般,使人朝一個特定的方向前進。但是我們可曾想過,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我們可以改變人生觀,或許我們無法改變環境現況,但我們可以改變心境。

或許我們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但是卻可以調整態度來適應一切的環境。

所謂生死事大,重要卻是面對生命轉彎處的態度而已。

紀潔芳教授今晚為「蕙質蘭心」班帶來一堂不一樣的「生命教育」課程,在下課前紀教授帶著大家做了一個有趣的遊戲,讓大家看到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她發給學員一人一條大約三十公分的銅線,要學員們利用銅線折出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學員李秀真的銅線是這般折的,她說:「過去的我懵懂混亂,因此這前半段非常扭曲,接觸慈濟的這一段則逐漸平順圓滑,我的未來想必會更加美好,因此後半段是平順的。」

過去已矣我們無法改變什麼,現在卻是我們可以掌握同時努力的學習,而未來卻是當下所創造的。

紀教授說:「有位學生認為自己很幸福,因此前段她折了一個表示圓滿的圓形,中段則立體的豎起來,表示她掌握己的福報努力學習。後段她折出一個心型,表示在未來的歲月裡,她將以愛心服務人群,為自己在造福。」

一根銅線折出來的造型,可與親朋好友或師長討論分享,有了同儕或師長的鼓勵,這是最好的情緒出口,也生命的群體治療方法。

年輕的方永霖第一次來到慈濟,他緬腆的和大家問好,同時和大家分享他兩個圈圈的銅線造型。

他祝福自己,透過在慈濟的學習,將來一切都是圓滿成功的。

紀教授鼓勵大家將「作品」帶回家和家人分享,透過和家人親切的互動而走出生命的鬱卒或陰霾,甚或分享彼此的快樂和美好幢景,那生命一定是美好和快樂的。


事件/屏東分會「蕙質蘭心」課程
時間/94. 04.20
文/Tell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