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1 15:32:50Tellme
【含沙的明珠】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
人因業緣而出生,是故人無法選擇自己的生身父母,同時還得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旅途。
人們常說欲知前生事,今生行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做者是。
一個出生在極為平凡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她有著一對極為平凡的父母,甚至讓自己無法在朋友和婆家面前抬頭介紹的父母。
但是這一對平凡至極的父母,卻給了她人生中最為豐富,同時不差於達官貴人家庭父母絲毫點滴的愛。
從懵懂無知自怨自閉到霍然開解,唯一還是平凡父母不平凡的愛。
人間沒有天生覺悟的人,不經人間的苦難粹煉,未經人事的磨難鞭笞,怎知人間的苦苦在何處,痛又在何方呢?
或說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總是為了人間一大事因緣,也為即將到來人生旅途中的遭遇,預作練習與訓練。但是,又有多少人們可以如此這般的,逆來順受批鱗向前而不退縮呢?
只因來時路是苦,便不怕向苦中行,只因曾經苦過,方知吃苦可以當吃補。
◎
那天明禧師姊談到新出刊的【含沙的明珠】是一位師姊成長的故事,內容是如何的感人,令她閱讀的當下,不由得以淚洗面感動莫名。
大愛劇場上演的不也都是師兄或師姊成長的故事嗎?不也都令人感動萬分嗎?但是,劇場總在那師兄或師姊踏入慈濟的大門之後,就匆匆的結束劇情的發展,猶如童話故事夢幻的結束,讓人誤解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一般。
慈濟是佛門道場,是粹鍊心志的菩薩選場。
見習與培訓也只不過是,親近道場之前的新生訓練罷了,經過新生訓練瞭解道場的修習方向與法門,方能進此宗門道場成為慈濟人,開始那借事練心借事修心的課題,從做中學從做中覺。
每一位慈濟人都因不同的因緣際會接觸慈濟,也可能因緣不俱足雖然巧遇明師卻又錯身而過。更有人投身慈濟門內,卻又不耐人事的嚴竣磨練,終於道心退轉揚長而去。
【含沙的明珠】作者師姊,勇敢詳實的述說自己的童年、求學與成長過程,更勇敢的面對自己的親子、婚姻與婆媳、妯娌癥結。
作者不因穿上莊嚴的慈濟柔和忍辱衣之後倉促擱筆,卻更詳實描述如何搬移修行路上的羈絆與障礙。
在事業、家業交相煎擊的當下,如何善飲慈濟四神湯,從包容到善解到善用智慧的成長,為自己打開家庭和樂的幸福門扉更邁向婆媳相互疼惜的康莊大道。
花了兩天的時間,不時抽空仔細的閱讀,感動之餘也不禁深深自省,她的勇猛精進是個人所不能及,她的老實修行也是每位慈濟人的學習典範。
試想,慈濟人列傳是否也該以此為範本,如此詳實記載以為後人的修行模範呢?
9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