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0 04:20:21梅庭過

《思露集》 我的文革人生


《思露集》 我的文革人生

 

    不算太久卻有點遺忘的前段時間,看了部連續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類在追求極致的過程確實很難,無論這是在怎樣的環境與處境上都難上青天吶!是怎樣的信仰,可以使身心承受極大的磨練與煎熬仍……堅不吐“實”呢?

    文革的濫觴就是這個“實”,誰正道呢?誰真理呢?誰又才是推動或阻礙社會前進和歷史演進的“信仰”呢?王浩先生的詞,很貼切著……當然我們也毋須畫地自限,這只是一種心靈狀態,我們也就暫時忽略國共的歷史殘夢之境,然而在這個基礎之上,真能忽略誰能忽略呢?反諸其心後,從誠心正意開始,乃到平天下,本質還真沒啥差別。唯一的爭鬥是方法論,也只能是方法論,然而人類的本性與原罪,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們,倒在歷史的血泊裡,供人景仰哀悼又或是翻案呢?

    其實,每個人的奮鬥史或僅僅的生存史,不也正是一場場文革交替下的戰鬥與包容呢?更簡單的說,就是亡後的那篇祭悼文,你能多少字呢?又能有多少感動呢?或只是一連串合理化後的憤恨或恚怨,雖然最後仍然平靜的分不清是黑暗或是黎明。

 

在黑暗與黎明之間

你來不及道別

只留下不舍的淚光

思念的燭光

點燃了星空

殷紅的燭淚

滾落在歷史的面龐

我要飛 我要飛

向自由 向光明的天空飛翔

哪怕倒下

最後的笑容

也會在歲月的長河中綻放

也會在歲月的長河中綻放

我要飛 我要飛

向自由 向光明的天空飛翔

為什麼我們總是熱淚盈眶

因為我們的血為祖國流淌

為祖國流淌

 

毛澤東寫的這首詩句,似乎早已埋下文革的種子,現在看來也略顯諷刺。不過之於“存在”,正道滄桑也實屬合理。如果太平天國的上帝真匹佑天王,大清早早收山,那你我他都不復存在,鍾山他依然虎踞龍盤,霸王他還是江東飲恨,世界上也就少了一個毛主席跟蔣委員長,不過而已!當然肯定會有另一個蔣委員長與毛主席的角色,文革肯定不會少,那這跟你我他有何關係呢?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我並不想用一種衛道者或殉道者的身分自居,自然反對或不反對的立場對我的利益並無勾結。會想寫這樣的文章,單純的說,這邊的文革只是個形容詞,至於我是壓迫者或接受者,看起來就不是那樣重要,至少對結果而言,她是這般纖細單薄地繫情於“天地一沙鷗”的閃爍霓虹與“寥寥無幾”的家徒四壁中,儘管她現在什麼都不缺。

    那這跟我的文革人生是何關呢?似乎讓我每一個等你的季節裡,一念執著又步步驚心的三寸天堂內都是1976~1966的女子們。也只能關關難過關關過了!

 

     我不是學者,更是躲在後面的鄉民,我沒有包袱,我不需要研究多到無懈可擊後的寫實發表,但真實的對面自己後,文字還是能像外頭的大樹被殘風燭夢的攻擊後,至少還活著,雖然中國已經一定程度的承認文革是種錯誤的發動,但綜觀古今,所有的偶然都又其必然,因果關係可以問太史公也可以問周易,但群眾們的情感與社會化的感染,似乎就只容後人來度了!

   

    戲還沒演完,何以評價我這文革般的戲劇人生呢?我出生的三百年前正是雍正誕生的那年,他花了近三百年民間才開始對他這樣“吳奇隆”了起來,這之前,雍正的人生是不是也很文革嗎?

 

    這就是歷史,也就是人生,至於人道關懷,連歐巴馬都難以做到,康熙跟乾隆,一個是四爺的老子一個是四爺的兒子,誰沒文字獄呢?利用感情渲染後的控制出自於漢武帝的毒尊儒術,聖經自然也是一例,這是東西方當權者們都用過的手段,然而我們這形單影隻,只能內化後,讓自己堅定身心靈,不輕易的被打敗,我不見得對那個清大的陳同學有好感,但當自己的信仰已確立,自然也就毋須再飄移於你之外的俗世價值。

    我不敢也不能對這“文革”一連串的給予定論,因為當你越深入一個課題時,『一物不知,深以為恥,遭人而問,少有暇日。』的意象與態度,越讓你不想真自以為的鄉民正義的熱情與信仰,不過是為了那幕後黑手所流淌的鮮血與生命。然而弔詭的卻是,當這所謂的幕後黑手是孫中山之於大清朝,朱元璋之於義軍,法國人民之於路易十六(後面可以有成千上萬的典故),那……這位陳同學跟毛主席有差別嗎?

 

    近來軍人慰問金跟退休金的事情沸沸揚揚,好像中華民國初期的大總統肖象,午夜的照相館更顯詭魅,所有有版面的地方,各各社會賢達、學者鴻儒、當權政客及在野勢力有著不同的說法看法跟立場與角力,不知道吳副總統是歷史系畢業的,他看到了本質了嗎?

    其實軍公教在古代就是官宦階級,可以是穩定社會的力量,更可以是顛覆王朝的動力,連曹操跟李世民都選擇妥協,只是改革的問題在於,妥協之後呢?以及其過程中你給這批力量的信仰呢?當然我不怪馬總統(雖然現在確實不太能肯定他),我們平心而論,對岸的習總書記的打黑改革的那八條,是打壓異己或不過短暫延續王朝呢?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在這個立場下,我該平心而論的看法這個歷史進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官僚階級自古皆然,而重創信仰亦只能在變動之時,將相王侯為何該分封呢?很簡單,他幫你打天下,你只能給他,你可以不給,那請錯誤的發動文革,讓階級重新洗牌,但是叩問馬總統,陳前總統都凋零了,選擇拿錢了事,不想改了也改不了,你呢?

      或許有生之年,看得到吧!再看到另一個孫文,雍正或毛澤東,比較寧靜革命的和平文革也行!文革中沒有對錯,反動走資都不重要,杯酒釋兵權也可,總歸一句,歷史是由自然的生命而來,所有的演進都抽離不了哪些淺顯的道理啊!雖然我們習慣複雜化而迭起一層層的坎,讓裡面的出不去外面的想進來!

呂留良述懷寫到:

清風雖細難吹我,明月何嘗不照人。

寒冰不能斷流水,枯木也會再逢春。

 

我在陸軍軍官官校的中山堂看過一部電影,至今對那句話,仍……歷歷如昨聲聲譽耳

 

世事太多因愛成恨
恨而生仇,打打殺殺,破壞生機
其實,寒冰不能斷流水,枯木亦會再逢春
所謂萬象皆生,一切由人
冒險王,你要找的人就在這個失落的塵世裡
記住,所謂寒冰不能斷流水,枯木亦會再逢春
珍惜前程吧,冒險王~


最後我們必須要說,文革的產生到底是誰的責任?

這是我們該反思的,雖然看起來合理,但真得沒有人可以先改變些捨麼嗎?

這問題看過於複雜,我也沒心多說,雖然我已有定見!


多說一句,如果劉榮她媽精明一點,整個歷史或許都會改寫吧!

至於怎樣寫呢?這已經不重要了,不過你看到這篇文字的同時,請想想

你希望怎樣的歷史呢?

那就去....革命吧!革掉劉徹的命,雖無奈但你不無奈,最後你只能奈何橋上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