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8 01:34:59發條鳥

談談「挪威的森林」,從電影到小說。




談談戲院
:

四年沒進戲院,依舊存在不關電話的人,也依舊存在看文藝片半途離場的人。當渡邊說完最後一句對白:「我在哪裡?」我站在屏幕下,看着字幕聽完全首Norwegian Wood才若有所失地離開。步出戲院,冷得牙關打震,我還以為是戲內的孤獨氛圍仍未散去,卻原來是天氣也「連戲」了:攝氏9度。

在餐廳,我還在等待太太問我:「齣戲到底講什麼?」想不到雖然從不看書卻能經常抓住重點的她,這次也不例外,她問:「直子在木月死之前是否已經有問題?」一言驚醒!對!直子的問題(不能做)是一直存在,而且還或多或少導致木月的自殺。然後整個「挪威的森林」甚至整個村上春樹的重心便一下子清晰起來:就是缺憾。這點容後再談。

談談電影:

村上春樹的小說,為何一致認為難以改編?個人認為是村上的作品「主題模糊化」或者乾脆說她們沒有主題也不為過。事實上大多數出色文學作品都是如此,明刀明槍便沒有深究與細味的價值了。既然沒辦法好好呈現小說主題,那要怎樣把她搬上銀幕呢?看來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呈現小說獨特的孤寂氛圍與死亡氣息。

讀過小說的看官都知道,小說世界是由風雨跟樹木搖曳的聲音加上乾淨而空曠的畫面組成:「全世界的細雨都下在全世界的青草地上」「草的味道、風的涼爽、山的秢線那個景色中不見人影。沒有人。直子不在了,我也不在。」在這點上,唯美的畫面、貫穿全戲的風雨聲及強烈的配樂都表現得恰到好處。始終看過「三輪車夫」與「花樣年華」,應該對陳英雄與李屏賓沒有懷疑喔!何況還有Radiohead

談談故事:

既然改成電影,當然不可能把小說內容盡錄,但在取捨上,我就有點微言了,盡管雞蛋裡看看有沒有骨頭吧!小說強烈的學運背景被淡化,於是日本人看得不對味,外國人看得不明白,小說的愛情就是建立在如此一個反叛與動盪的年代才顯得彌足珍貴。電影沒有好好交代這個背景,於是人物之間的愛情便顯得空洞薄弱。他愛,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所以愛。

我學生年代已經寫過,村上的療養院是「避世」的潛台詞,而小說裡有一個療養院以外的咖啡屋,隱藏「避世中的避世」意味,沒加進戲內,營造的村上世界便怎麼說也覺得不完整。

談談人物:

對於人物朔造,主角渡邊真的拍得跟我想像中一模一樣:他與世界的格格不入,精神上的彷彷彿彿與愛情上的優柔寡斷,都形神俱備,他的「缺憾」也就是常常愛上別人的女人。我認為,他也是喜歡初美的,只是談不上愛上......

而直子,電影中的她好像太多感情要釋放,小說的她沒有如此強烈,她的「缺憾」就是太冰冷,不懂控制所以壓制,於是常常魂遊至抽身不能。由於電影刪除了她精神世界裡的那口「井」,所以看官對她的精神狀況總是摸不著頭腦。

        那綠子呢?更不用說!小說中的她曾是學運份子,原本跟渡邊接吻的一場是惡作劇地看着別人的火災時發生的,電影中的她沒有了無盡的生命力與惡作劇意味了。她的「缺憾」就是太過追求完美。

        至於玲子的過去與突擊隊的戲份減除,在電影上是無關痛癢的,我可惜只是個人特別喜歡他們倆罷了。當然短短120分鐘,也不能要求太多。

        這裡,太太又問了一個good question:「為何女主角都不漂亮?」我想了一會答:「你看初美的選角便知道導演審美觀沒有出錯。(這裡我捱了一腿)…我想大概是為了呈現小說中每個做愛片段的悲哀氣氛,也不想畫面上太色罷!」做愛都要悲哀……也真的太悲哀了吧?!殘念中……

        當然電影歸電影,小說歸小說,獨立來看,沒有讀小說的,真的不建議抱着一窺村上世界或打發時間進場喔!我再說一遍:「挪威的森林」是一齣不折不扣的文藝片!

最後,故事中表面最完美,最沒有「缺憾」的三個人:木月,永澤與初美,下場大家有目共睹……第一次看小說,我幻想自己是永澤;第二次,我以為自己是渡邊;最近又重看,才知道自己其實是突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