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5 08:45:30張詩(李林、楚九葉)

【雁蕩七俠傳】第一部 〈秋雨暗潮〉


 
第一回  秋雨鏢局
 
 
01. 
 俊轉身取劍,身形變得輕狂,威武衣襟陡然生殺似的爆裂開來,原來其豁命劍氣凝聚丹堤,旋即氣貫周天脈絡,游走上身。此乃欲求敵我雙方玉石俱焚之策,若非不甘心向惡勢力屈服,這素有中原四大捕快之一盛名,且叫四方歹徒聞風喪膽的芙蓉鎮的大捕快─俊捕頭,在身負整個衙門保安衛民重擔托付之下,又豈能選擇了這個下下策的結局。

 豈知那蜜教寒水堂大堂主汝宜兒早已手拈花器,
破窗縱躍飛入,剎那間只見散射的花絮毒粉瀰漫整寺堂內,攻勢銳不可擋!汝堂主師出華山名門,後又因緣際會入得峨嵋派,拜於葉長老之下;這身經百戰險些當上掌門教主的葉長老,練有一套峨嵋花劍十八式的獨學,專門傳授武學具根基,又生得一眼慧黠的女弟子。爾後幾年,江湖中便傳言北武林三大密教之一的蜜教,有一美貌且多智勇的新堂主,講的正是寒水堂這汝宜兒堂主。

 弘和尚道行修為雖深,卻一時善念不察,又失先發制人之機,遂為通術士所施的邪術箝制,終未能發揮實力以助俊捕頭圍困寒水堂的殘餘勢力,此刻跌坐一旁無奈調息反抑毒漫。眼看今日態勢已定,僅單憑己力亦無反轉大局之能,妤仙姑深鎖眉宇,心想近日東武林的種種遭遇,不禁發出喟然之嘆,長袖不住揮灑,只好先行離去。
 
 
02.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醉,簑衣舞,醉裡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橫斜,醒後不知何處!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千古。

漁父笑,輕歐舉,莫莫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蘇軾)
 

 初秋酉時,杭州城外十里處有一石家莊,村落偏西地有片廣闊的雜樹林圍攏,此處正是武林神秘高人翔師父的隱諱所─石人湖也。此湖面積初看不大,但一泓明水亮閃閃,落霞相映波光眩目十分,周遭野鴉群喧竄入湖口,聲浪滾動赭紅湖水,湖水緋紅散播遠去,想來此湖必也深邃無疑。妤仙姑自莊嚴寺匆促離去,一路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的趕路。 

 今日偶經此地,身影略顯疲態,便生食宿過夜心思。遠處望之,散落的平凡村舍似乎一片寂靜,但仔細聽起,但見湖畔忽地傳來一陣吵嚷叫罵。妤仙姑一時好奇趨近,可腳脛卻已放輕許多。只見蒼涼的湖口,停泊一葉小舟,舟上佇候一壯碩青衣男,雙手負背持刀,濃烈雙眉間乍現不耐,殺戮之氣彷彿即將展動。

”師父今日突生不悅,此趟鏢務再生麻煩,我也難保你一家大小性命安危。”

”杉爺,我老給你磕百個響頭,請爺看在小女年幼無知的分上,求你務必高抬貴手饒了她吧!”

 蒼老催淚的聲音,相較發自身瘦黑衣人之厲口,湖畔二者對話聽得,妤仙姑越發好奇了。藉由大片灌叢及晚雲掩蔽,妤仙姑稍作思索片刻眨動疲目,調勻呼吸後,只見她張大杏眼,一聲嬌叱提氣,便往石人湖畔騰空飛奔。
 
 原來,這廝不知天高地厚的少男,正是秋雨鏢局的少東主。因天性貪婪且懶骨頭,自家鏢局的大鏢務,竟敢私下授受,偷偷交予莊里的夢丫頭壓鏢。這夢丫頭一身功夫,一半來自老父宏八的傾囊相授,另一半得自亡母紋七娘的真傳。宏八老而無事染上賭局,幾年下來已是莊上人見人怕的債主,正當走頭無路時巧遇此青衣男,亦即秋雨鏢局的少東主─竣刀俎的機心謀算。 

 
03. 
”臭小子,休得無禮,看招!”
 
 話未到,這妤仙姑自湖畔後灌木叢以內力提身,踩風踏氣,身形輕如柳枝空中蛇擺,忽地凌空向上翻騰,再躍下舟楫。看得青衣男先是一怔,急如紫電破雲,迅即退出劍氣範圍。一旁的黑衣男身短瘦削,外觀雖不若青衣壯男那般神態安然,腳步踉蹌幾番後倒也鎮定下來。
 
”妳這臭道姑,竟敢對我家少爺放肆!”
 
 這讓一臉倉皇老者喚作杉爺的黑衣男,說話間業已掌氣迎面劈去。那青衣壯男早已乘機退至舟下,佇候土堤之上嚴陣以待。
 
”臭小子,乳臭未乾,膽敢進犯,休怪本道姑斷你胳臂一隻!”
 
 這衫爺原本傲氣逼人,也自信自個掌氣足以斷劍 豈知對方妤仙姑見其霹靂掌風迎面劈來,卻面帶笑容一副似是輕蔑的容貌;側過身,瞬間將劍尖向上一挑,再抖動半圈劍環,藉以劃開敵手狂怒掌風。
 
”斷!臭小子!”
 
 話落前,黑衣男的右胳臂已然為一股異常的幻化劍影所傷;整隻原有充滿蠻橫力道的胳臂,此刻體內筋肉像似病蟲蝕害一般的痛苦難耐。
 
”今日看你尚未粗暴至非死的地步,且饒你一命。”
 
 這生得一臉面容沉穩內斂,罵起話來卻是酣甜有味的道姑,一雙黑瞳尤甚亮麗,越是近看越發明媚動人。
 
 

 
 
04. 
 眼看自家的鏢師在眼前挫敗,佇候在一旁觀戰的青衣男面有難色。更讓此青衣男,亦即〈秋雨鏢局〉少東
主竣刀俎更難堪的是,此地可是他的地盤啊!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已經不是面子的問題,根本就是裡子的層次了。
 
 但這內心的思索僅及片刻間,這機智不弱的少東主便另有他圖。就在被喚杉爺的黑衣男身中劍傷,疼痛難耐將倒地剎時,這竣刀俎二話不說,人影靜悄悄般的輕挪至其身後,先是突如其來的將他要穴封上,以擋住疼痛之勢;再將其攔腰抱起置放肩胛上,便一縷青煙一似的拔地而去。另一方,那貌似孩童做錯事般的堂堂宏八爺,竟跌落在湖畔一堆土礫中,身軀甚為狼狽不堪。
 
”老翁,你老人家還好吧?我這扶起您了!”
 
 雖經小戰一番,這妤仙姑畢竟功底不凡,心想救人事要緊,立即靜極思動,將受驚嚇的老者從舟尾扶起,讓他先端坐在湖畔大石上,關切再道:
 
”老人家,如何稱呼?可是石家莊人氏?”只見年邁的老者疲軟點頭。
 
”女道俠的捨命救人之舉,老翁我謹記在心,永生難忘!”
 
那驚慌失措的宏八,休憩半晌,吞嚥下一口濃厚的痰,這才接道:
 
”江湖上人喚我攔路虎宏八師,村上人逕喚宏八,簡單不過的名號,我就從此記下。”
 
 彼此寒暄一陣後,這妤仙姑竟也發現這自稱宏八的老人家,原是身懷功夫底子的一老漢,在江湖新秀竣刀俎前有意示弱,身段十分柔軟;說得好聽些是藏拙,以避風頭,說難聽些便是搞謀略。竣刀俎心底是否也同樣心理,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大約都非可信人物也。和宏八進入莊中的客棧,宏八主動邀約,要請仙姑到家中一住,唯妤仙姑微婉拒之。宏八乃客套就在客棧叫起幾樣小吃招待起來,雙方賓主盡歡,話匣子就此開啟了。
 
 從宏八的口述中,約略知道〈秋雨鏢局〉這四字名號,在江南一帶可是大有來頭的金字招牌也。此鏢局東主總鏢頭乃是崆峒派第九代高人翔師父所創。說起翔師父在武壇上的名聲,可謂遠近馳名,儘管縱橫南武林數十載,打遍華東無敵手,這老人家卻也見好就收。所謂:「繁華落盡終有埋土時」,刻意選在六十大壽當天,自嘲看盡世態炎涼後,便低調歸隱於浙東雁蕩山下。南武林曾盛傳一語,「武林分乾坤,江湖獨秋雨。」關於翔師父歷年來的傑出戰役,可說三日也敘說不完。翔師父年少曾在武當潛修學藝數載過,後傳聞因兒女私情觸犯門戒,為武當門規斥令逐出。但其天生聰穎,習武有異稟,不過幾年光景早已將一套八卦遊龍掌、柔雲劍法,加上無極玄功拳的口訣背得滾瓜爛熟矣。
 
 蘇東坡的「漁父」四首,道盡了其一生高曠及豁達的人生觀,給人一種無限灑脫自在的感覺。這是亦文亦武的翔師父內心最鍾愛的一首詞章。翔師父育有一子,叫竣刀俎,童稚時交予褓母翁娘扶養;弱冠那年才回到老父身邊,以襄助鏢務。另有二女,由生母楊妍妍帶回華山習技,從此深居簡出。
 
”宏八師,聽您一路娓娓道來,這〈秋雨鏢局〉可真大有來頭也。
 
妤仙姑雖聽得滿心歡欣,當下卻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狐疑,順應問道:
 
”可我不解的是,翔師父竟已選定歸隱山林,從此不問武林糾葛,為何老來再創鏢局招惹是非?”
 
宏八聞得,這時乍然駐足,神態突變。以一種近似含糊的語調回道:
 
”這內情確不單純,但老漢我所知有限。他日探查知悉,再告知道姑......。" 
 
 既已揣度老者宏八無意一次便講明這其中的曲曲折折,這當中情節究竟如何亦無關眼前緊要事項,況且明早尚有芙蓉鎮之行。更要命關鍵的是,自離去莊嚴寺後迄今,身上仍未有任何關於俊捕頭的消息,這可急壞了素來有好脾氣的妤仙姑。再往後想長遠一點,身為東武林三大秘教之一蜜教的汝宜兒堂主,何以突如其來的反過來幫助暗教的勢力,令人不解?  
 
 
 
第二回  芙蓉鐵捕
 
 
01.
 位於湘南西邊的芙蓉鎮,距縣城雖遠,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府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身為中原四大捕快的永順縣衙的名捕─俊捕頭,出身芙蓉古鎮。對於許多染上武林陋習,終日打打殺殺的劍俠、刀客來說,這芙蓉鎮不僅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鎮,也是融自然景色與古樸的少數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寶地。四周盡是青山綠水環抱,鎮內滿是曲折幽深的街巷,臨水依依的土家吊腳木樓以及青石板鋪就的五里長街,處處透析著淳厚古樸的土家族民風,讓他們至此讚不絕口,留連忘返。

 據說:那俊捕頭原是杭州城外一家有錢員外的公子,卻在十六歲之年為舅父認養,中間的原委曲折倒無人閒話問起。俊捕頭其舅父早年行走江湖一段時日,人稱智多星聰老怪,功夫底子雖非出自名門正派,外行人看去亦屬普普通通,似乎沒啥稀奇厲害的招式。但知悉內情的老一輩鄉民透露前任縣太爺任內即已多趟登門請益,鎮內發生多起劫殺命案,兇手之狠毒招式一時難以捉摸,最終順遂破案莫不是這聰老怪的襄助之功。其一身奇門遁術佈局,能困高手於幻象之境,就連前任大捕頭自願試陣最後都落得難堪,幾年下來忖度破解,終究未能參透其中奧妙。
 
 聰老怪人如其名,個性奇趣,卻也不難溝通。俊捕頭那年因家道中落,在心情極端沮喪之下跟隨舅父到湘南避居,從此再無父母音訊。在離家的當日,他依稀記得舅父的一再叮嚀道:
 
”俊兒,你無論如何都得跟來,家中光景有變,不是你我都可出手解脫。你要聰明,留住青山,你爹娘的仇恨,將來寄託在你身上,但絕不是現在。”

 俊捕頭當時年雖不小,確非成年大漢,瞧清楚了家中突發的變故,同時也看清楚身懷絕技的舅父眼下的無奈,聰穎如他,當下只好忍痛割捨親情,相信舅父的智謀。從此,他早起晚睡,苦練聰老怪的一身傳技,加以自身悟力不低,很快才幾年時間,便已習得聰老怪全數武學。在二十六歲那年,經由永順府武狀元招考,榮登武魁,拔擢為縣城大捕頭的身分,聰老怪當夜樂得醉倒!
 


******************************************************************
【雁蕩七俠傳】第一部 ~~下續 ~~  因本人近日忙於搬遷,下月方續刊,見諒!
(悄悄話) 2012-09-20 16: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