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2 10:51:28李 林

八度空間Piuma / 孫志宏

大武山下有個小村莊.就是我引以為榮的排灣族部落,比悠瑪部落(piuma),與龍蛇雜處的都市相隔,沒有空氣的污染、繁雜的噪音,就如同第八度空間一樣。

很久以前原本部落在大武山深境內,每天吃的是蕃薯、山芋、小米等……如果想吃沒營養的白米就得提著油燈用走的下山去購買,牲畜都是自己家養的,想吃肉的話就自己宰殺。生火時是用松樹的樹枝摩擦生熱也有用石英去打火,媽媽跟我說松樹的樹隻碰到水還是可以燃燒起來,而這種日子不能長久這樣的,於是大家開始討論是否決定往山腳下遷徙,原因是教育與交通不方便,然而也深怕村莊從歷史上消失,而掙扎了許久,雖然三十多年來歷經千辛萬苦與挫折,但是族人並沒有因此放棄,成功的定居下來,那就是現在的「比悠瑪部落」。空氣清晰彷彿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特別座,從高一點的山上看部落真是有一點給他說不出的美,尤其是剛下完雨,部落彷彿被重新整理一樣、草木縱橫、一覽無遺,剛要進入村莊之前隱隱約約看到個性多變的大武山,每天都會以不同面貌展現在你眼前。進入部落首先看到部落精神堡壘,高大的石碑說盡族人的心聲,意味著外人侵略一律砍頭示眾。這裡有全國最具代表性的「吉貝木棉」日治時期所培育出來,高聳立直、直上雲霄,每逢假日旅客都會到此一遊來體驗一下與世俗隔離的感覺,吉貝木棉四季變化萬千,春天.蒼翠挺拔.夏天.棉雪紛飛.秋天.詩情畫意.冬天則是新生命的到來,往往使人流連忘返,但因為颱風的吹殘,倒的倒塌的塌導致數目所剩無幾皆可指數,不過,我們正努力搶救中,種植新幼苗讓傳統流傳下去,「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就是我們所要做的。圖(一)吉貝木棉 轉自(比悠瑪部落網站)

昔日交通不便到達舊部落,導致教育與生活品質受阻,父母字備的大多國小畢業程度,他們都盼望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天,早出晚歸不計任何代價的付出辛勞與苦力就為了讓我們有更舒適的生活。農作物多種植甘薯、芋頭、小米、土芒果、落花生等等……都是自給自足的糧食作物,直到現在一就不變,有時候有任何特別節慶就會做些傳統糧食例如〝起那夫〞(ginavu)、〝阿外〞(gawal),阿外有兩種形式,樣子像是平地人所吃的麻薯但是是用湯下去煮加點樹豆味道更香,裡面所包的內餡看個人喜好不過大部分都用豬肉,形狀大小像丸子一般,外皮有黃色和紫色的,黃色的外皮是用熟小米製作成小米膏而來的,紫色則是用紫高梁製成,另一種是長長扁扁的形狀,材料也是一樣只是外面是用香蕉葉所包製而成然後再拿到蒸籠裡面下去蒸,口感QQ的很有攪勁。起那夫是比較耳熟的,材料有熟小米(現在也有用糯米或紫高梁)、香蕉葉(粽葉也可)、肉餡(看個人喜好)、蘆葦、細繩,糯米與小米包法相同都是捲成圓桶形,紫高梁的則是內層多一層「拉飛如」【母語翻音】(一種葉子可食)的就像粽子一樣只是形狀不同.許多外地來的客人都連聲叫好,保證讓你吃了還想再吃。

受到社會的潮流所衝擊,族人不得不到外面從事士、農、工、商業、或是讀基督神學院當傳教士,有的離鄉背景逞受痛苦,夜晚人靜時偷偷躲在棉被下哭泣,彷彿在坦吐自己的不愉快。原本信奉原住民文化信仰,由於西洋基督教傳教士至舊部落傳道,且因平日諸多禁忌造成生活上的困囿,初信的人卸下傳統信仰之後心靈與生活得到所沒有過的釋放與自由,又因未得祖靈之咒罵,信教的人日漸增多,現今已無信奉傳統信仰,現在部落僅有基督教和天主教兩種,雖然如此,我們還是重視文化傳承,保有傳統文化的互助合作與凝聚力,不過,該留下的還是要留下像是婚禮儀式、葬禮儀式還有一些日常生活的規範等等,舉例來說,結婚前當天早上,要先再男方家做禮拜然後再到籃球場上〝耕搭埋〞就是平常人所說的擺桌,吃完之後下午剩下的時間就穿著排灣族傳統服飾跳傳統四步舞,傳統服飾上的配件是有差別的喔,頭上若是戴三根羽毛表示他是部落裡最大的也就是頭目級的人物,戴兩根的是貴族階級,頭上什麼都沒戴的就是一般平民了,千萬不可以搞錯位子,這是很嚴謹的,晚上還要到男方家在跳一次,那時就放下拘束穿輕便服裝去了,這是我們平民階級的一套系統。如果大頭目結婚就有一點不一樣了,是頭目當然要來一點小插曲囉!一早男方家的親戚就得穿上傳統服飾去迎娶新娘子,禮拜完就會讓新娘盪秋千,通常頭目的隊伍會比平常人來的盛大莊重,剩下的就和平民一樣的程序了。

若是葬禮儀式,打個比方,當部落人民一聽到有誰不信離開人間,他們就會帶著一條毛巾到死者家悲傷流淚,等死著的遺體被運送回來,遺體送回來時放在冰櫃幾天之後,再拿出來放入棺木,這時每個村民就會排隊輪流為死著獻花或是和死者家屬慰問,然後把死者以土葬的方式埋葬起來,但是還得回到死者的家,要做神麼呢?那時就會在死者的家門前面擺十幾桌飯菜讓有來參加葬禮的人食用。

每一年都會有兩次較大的集會,在豐年祭的前夕和過年的前後幾天,都是針對我們青年和青少年而做的,都會登記誰沒有來參加集會,若是你一直都沒參與任何集會活動,你將會被眾人所排擠,如果你結婚、家裡落成、或是任何需要動用到村民的事情他們都不會去幫助你,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如果不這麼做村長覺得大家就太沒有凝聚力了這是大家的部落大家要一起維持,所以若是別人結婚,或是有其他事情你就得去參與。而集會內容大多都是在灌輸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文化、語言、傳統,也順便說一些這一年要做哪些重要的事情,有時候會叫我們帶鐮刀、鋤頭幫部落整頓一下,除除草阿翻一翻土之類的事情,這樣做是因為「吉貝木棉」幾乎被颱風吹倒,所以村民為了不讓木棉樹消失才會這麼做,而這種工作交給誰呢?當然就是我們年輕力壯的年青人了阿!總言之我們就是要讓部落的文化傳承下去就對了。

(二)比悠瑪部落全景 轉自(比悠瑪部落網站)
屆別:第四屆 淑德人文獎

類別:第三類報導文學 名次:第一名作品 題名:八度空間Pi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