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05 16:14:57尚未設定

溫家寶其人其夢

溫家寶其人其夢

葉國豪
2004/05/10

中國總理溫家寶是個踏實的人,連遭黨政媒體封殺的《中國農民調查》作者陳桂棣、春桃都說他至少比其前任朱鎔基「聰明」,因為溫在下鄉時不會被基層幹部做假蒙蔽;溫也是個形象良好的人,他在SARS肆虐香港的時候,來到疫情最嚴重的淘大花園慰問死難者的家屬,他的輕裝簡從留給港人深刻的印象;美國籍中國專家黎安友在其近著《中國的新統治者》一書中儘管暗示溫家寶政治手段高明(否則無緣走入核心),但是仍稱許溫對於三農問題的熟悉。

1963年,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發表名為「我有一個夢」的著名演講,促使國會於隔年通過重要的《民權法案》,讓人們追求平等與自由的願望向前邁進;2004年,溫家寶在旅歐途經比利時的時候,也許是做了這樣的仿效,他說他也有一個夢,夢想中國人生活好、農村孩子能受教育。這一個夢或許發自內心,然而卻需要許多努力才能夠實踐。根據統計,今日中國農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9年,2002年國家投入農村教育基金僅佔GDP的4﹪,而農村勞動力受過大專以上教育者不足1﹪;北大教授林毅夫因此認為發展農村教育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中國農村的問題的深重是方方面面的,其中財政制度的影響尤為關鍵。1994年「分稅制」啟動後,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工資開始由地方政府負擔,從此「義務教育」成為虛名;2001年,農村實施「費改稅」之後取消了教育附加費,因為沒有錢辦學,農村教師外流、教育質量下降,失學、輟學情況日益嚴重。在去年的「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上,政府計劃專款專項撥60億人民幣改善中西部學校的建設,然而杯水車薪難以解決財政困局。由此我們主張改革要從制度起,從政治起,踏實的溫家寶理應比任何人都清楚。

在溫家寶作夢的同時,我們若想起溫的訪問旨在遊說歐盟解除自八九年六四民運後對於中國的武器禁運---顯然解放軍又企圖要向外軍購了,我們對於夢的真誠不免又打了折扣。一個是大國夢,另一個是吃飯、就業、義務教育與基本人權的夢,這兩個夢,孰先孰後?溫總又有能力同時實現嗎?

---

溫家寶的白日夢

李拓梓
2004/5/10

溫家寶在歐洲說他有一個夢,希望全中國的人民都有工作可作、都可以吃飽,也可以受基本的教育。此話一出立即得到廣大迴響,什麼「親民總理」的稱號又一下子通通戴到他頭上。不過老實講,這些話都是糖衣砲彈,只是拿一個空大餅來掩飾這個政府過去種種該負卻沒負的責任、用貧窮作藉口搪塞民主人權的國際壓力。沒錯,農民是很貧窮,窮到沒有靜收入可以繳稅、窮到只有淪落城市邊緣。但,這正是因為中國沒有責任政治的結果,而不是中國繼續以維持穩定為藉口拒絕政治改革的藉口。

中國農村到底有多貧窮?我曾經坐火車路過陜西,鐵路沿線的農民用驢子和鋤頭在耕種;西安法門寺附近賣香的農婦為了到底一元人民幣的香是誰先賣給你的而吵成一團;還有碑林附近的乞丐背著小孩出來,如果你不想給他錢的話,他會問你是不是至少給他一顆糖。而西安,尚稱作是西北第一大城,我想我可以體會胡耀邦到西藏視察時對貧窮愧疚到淚流滿面的樣子,也可以感受到溫家寶自認這樣的夢有多麼偉大。

問題是,仔細想想,人民飢不飽餐,是誰的責任?是誰推動大躍進,造成三年大飢荒?是誰推動文革,搞的十年浩劫生產力大衰退?改革開放之後,又是誰要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搞的吉尼係數年年都得掩飾造假?也許不是溫家寶,但作為統治集團的一員,「三不倒」的溫家寶所帶領的黨能說自己沒有責任嗎?那些稅制,真的只是「好經被和尚唸壞了」的中央與地方矛盾嗎?

更甚者是,中國政府不用為自己過往錯誤的政策負責,還可以藉著農村貧窮、農民無識的藉口拒絕民主改革,否定人權價值,宣稱中國最重要的人權是讓人民吃飽而不是言論自由。溫家寶先生,請你搞清楚,讓人民吃飽是一個政府基本的責任,不應該是你的「夢」。過去你的政府表現根本不及格,現在你還要拿這個當藉口拒絕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然後用「我有一個夢」的糖衣砲彈來包裝,還有人要為你的悲天憫人拍拍手,根本就是在莊笑維。

---

好ㄧ個美麗的中國夢

萬敏婉

「I have a dream」,這是四十多年前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為了爭取黑人平權而在華府發表的著名演說。四十年後的今天,遠在比利時的中國總理溫家寶,也表示他有ㄧ個夢,期待有ㄧ天看到十三億的中國人都能真正脫離貧窮,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跨越時空的兩個大夢,其所圖謀的,都著重在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與平等權利。

實際上,中國二十多年來的改革成果,的確讓人民在物質生活上得到大幅改善。但隨著改革的深化,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問題浮現在檯面上。貪污腐化、社會不公、區域差距、下崗失業等,不斷使得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趨於緊張,甚至有威脅到共產黨統治的可能性。對中國統治階層來說,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法,便是要保持中國經濟成長的速度,讓社會上的不滿可以在物質經濟的成長下有所壓制,亦可藉由經濟成長之受益者對社會穩定的需求,以減低動亂的可能。也因此,使得「脫貧致富」成為全體中國人民,尤其是統治者最欲達成的目標。

然而,食指浩繁的中國,其十三億人口的需求在全球化的快速傳導下,連帶影響整個世界的經濟脈動。不論是東南亞國家在中國強大競爭壓力下形成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現象,或是近來因為中國房地產與建築業景氣快速上昇而帶動的國際鋼鐵水泥價格大幅提升,甚至是日前中國在經濟過熱下進行的「宏觀調控」,立刻造成亞洲市場的巨幅波動。這些現象再再顯示出國際市場的連動性,使中國的內政問題,同時可能成為國際市場上的強大變數。而影響深刻的國家排行榜上,台灣在所難免地成為第一位。

金恩博士的夢,追求著政治上的生存、平等與相互尊重,是ㄧ場「非零和」競爭。而中國的美夢,是要在經濟上爭取更多的資源以達成至少「脫貧」的目標,這在全球有限的經濟資源中,勢將形成ㄧ場更慘烈的「零和」競爭,對台灣和東南亞許多生產結構與中國相近的國家來說,只怕這場中國的「美夢」,同時也會成為自己的「噩夢」。

---

以上三篇文章經修改後 同時刊載於新新聞周報(台北)第897期
2004.05.13.頁40-41.

請指正
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897/897-040.html (accessed 200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