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劑論7滑劑
書名:本草新編
<篇名>十劑論7滑劑
七論滑劑。岐伯夫子曰︰滑可去著。邪留于腸胃之間,不得驟化,非滑劑又何以利達乎。然而徒滑之正無益也。有潤其氣以滑之者,有潤其血以滑之者,有潤其氣血而滑之者。物礙于上焦,欲上而不得上,吾潤其氣而咽喉自滑矣;食存于下焦,欲下而不得下,吾潤其血而肛門自滑矣;滯穢積于中焦,欲上而不得,欲下而不得,欲留中而又不得,吾潤其氣血而胸腹自滑矣。滑劑之用,又胡可少乎。(〔批〕瀉劑亦總不能外氣血。)
【白話解】
第七談論滑劑。岐伯夫子說︰潤滑可去黏著。邪氣滯留于腸胃之間,沒有辦法馬上消化,不用潤滑又何能通利暢達。然而只用潤滑的藥是沒有幫助的。有滋潤氣來達到潤滑效果的,有滋潤血來達到潤滑效果的,有滋潤氣血來達到潤滑效果的。東西阻礙于上焦,想要上而不得上,我以滋潤其氣的方式而咽喉自然滑利;食物存在于下焦,想要下而不得下,我透過潤其血而肛門自然滑利;糟粕停滯積聚于中焦,想要上而不得上,想要下而不得下,想留中而又不得留,我潤其氣血而胸腹自然滑利。滑劑的使用,又怎麼會少呢。
(〔批〕瀉劑總不外乎是氣與血。)
或問滑劑分上、中、下治法為得宜矣。然而用三法以治澀,而澀仍不解者,豈別有治法乎。夫滑之法雖盡于三,而滑之變不止于三也。有補其水以滑之,有補其火以滑之。補水者,補腎中真水也;補火者,補腎中真火也。真水足而大腸自潤,真火足而膀胱自通,又何澀之不滑哉。此滑之變法也。(〔批〕又開一法門。)
【白話解】
問:滑劑分上、中、下治法為恰當。然而用三法來治澀,而澀仍不能解的,難到還有別的治法嗎?
答:按理說滑法依上、中、下三治法來施治已經算是完備,然而滑法的變化不只上述三法。有補水來滑利,有補火來滑利。補水,就是補腎中真水;補火,就是補腎中真火。真水充足而大腸自然潤澤,真火充足而膀胱自然通利,又怎會滯澀而不滑呢。此為滑法的變法。
(〔批〕又開一法門。)
或疑補水以潤大腸,是劑之滑也,補火以通膀胱,恐非劑之滑矣。不知膀胱得火而不通者,乃膀胱之邪火也。膀胱有火則水澀,膀胱無火,水亦澀也。蓋膀胱之水,必得命門之火相通,而膀胱始有流通之樂,然則補火正所以滑水,謂非滑之之劑乎。(〔批〕補火以滑水,實闡軒岐之秘。)
【白話解】
問:或許質疑補水來潤滑大腸,是潤滑的方劑,補火來通利膀胱,恐怕不是潤滑的方劑吧。
答:不知膀胱因火氣影響而不通的,這是膀胱的邪火。膀胱有邪火則小水滯澀,膀胱無命門火,小水同樣滯澀。因膀胱的小水,必須與命門的火來相通利,而膀胱才有流通的快樂,那麼補火正可以滑利小水,可以說不是潤滑的滑劑嗎。
(〔批〕補火來滑利小水,真正是闡揚黃帝內經記載,黃帝軒轅氏與岐伯所探討醫學的奧秘。)
或疑滑劑治澀,然亦有病非澀而亦滑之者,何也?蓋滑劑原非止治澀也。滑非可盡治夫澀,又何可見澀而即用滑劑乎。不宜滑而滑之,此滑劑之無功也。宜滑而滑之,雖非澀之病,偏收滑之功。
【白話解】
問:或許質疑滑劑可治澀症,然而也有不是澀症而也用潤滑的方法,為什麼呢?
答:因滑劑原本就不只能夠治澀症。滑利不可完全治療澀症,又怎麼可以見到澀症而立即用滑劑呢。不宜潤滑而用滑劑,這樣滑劑沒有功效。適宜潤滑而用滑劑,雖不是澀病,偏偏可收滑潤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