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劑論2通劑
書名:本草新編
<篇名>十劑論2通劑
二論通劑。岐伯夫子曰︰通可去滯。蓋留而不行,必通而行之。是通劑者,因不通而通之也。通不同,或通皮膚,或通經絡,或通表裡,或通上下,或通前后,或通臟腑,或通氣血。既知通之異,而后可以用通之法。
【白話解】
第二談論通劑。岐伯夫子說︰疏通可以去除留滯。因氣留滯而不走,必須疏通而讓它順暢流通。通劑,是因為身體不通而用來疏通它。通法各有不同,或通皮膚,或通經絡,或通表裡,或通上下,或通前后,或通臟腑,或通氣血。既然知道通法的不同,然后可以用各種疏通的方法。
通營衛之氣,即所以通皮膚也;通筋骨之氣,即所以通經絡也;通內外之氣,即所以通表裡也;通肺腎之氣,即所以通上下也;通膀胱之氣,即所以通前后也;通脾胃之氣,即所以通臟腑也;通陰陽之氣,即所以通氣血也。雖因不通而通之,亦因其可通而通之耳。(〔批〕通之義如許,明其義,何患閉症之不通哉。)
【白話解】
*通營衛之氣,即是通皮膚;通筋骨之氣,即是通經絡;通內外之氣,即是通表裡;通肺腎之氣,即是通上下;通膀胱之氣,即是通前后;通脾胃之氣,即是通臟腑;通陰陽之氣,即是通氣血。雖說是因為不通才以通劑疏通,但也是因為可以疏通的病才使用通劑來疏通。
(〔批〕通劑的意義如上所述,明白其含義,何必害怕閉症會不通呢。)
或問子論通劑,暢哉言之矣。然而通之意則出,通之藥未明也。曰︰通之藥又何不可示也。通營衛,則用麻黃、桂枝;通筋骨,則用木瓜、仙靈脾;通內外,則用柴胡、薄荷;通肺腎,則用蘇葉、防己;通膀胱,則用肉桂、茯苓;通脾胃,則用通草、大黃;通陰陽,則用附子、蔥、薑。雖所通之藥不止于此,然亦可因此而悟之矣。
【白話解】
*問:您談論的通劑,已暢快的表達清楚。然而通的意思已說出,通的藥還沒講明?
答︰通的藥又為何不可明示於人呢。
通營衛(皮膚),則用麻黃、桂枝;
通筋骨(經絡),則用木瓜、仙靈脾;
通內外(表裡),則用柴胡、薄荷;
通肺腎(上下),則用蘇葉、防己;
通膀胱(前後),則用肉桂、茯苓;
通脾胃(臟腑),則用通草、大黃;
通陰陽(氣血),則用附子、蔥、薑。
雖然通的藥不止這些,然而也可因此而有所領悟了。
或疑通劑藥甚多,子何僅舉數種以了義,將使人執此數味以概通之劑乎。不知通不同,而通劑之藥,又何可盡同乎。雖然通藥不可盡用通也。用通于補之中,用通于塞之內,而后不通者可通,將通者即通,已通者悉通也。然則用通之劑,全在善用通也。善用通,而吾所舉之藥已用之而有餘,又何不可概通之劑哉。
【白話解】
或許質疑通劑的藥很多,您為何僅舉少數例子來說明其真實意義,而將使人們執守這些藥來概括所有通法的方劑嗎?
答︰這是不知道通法各有不同,而通劑的藥,又怎麼可以全都相同呢。雖然疏通的藥方不可全都使用通法。用通于補的治法之中,用通于塞的治法之內,而后不通的可以通,將通的馬上通,已通的全都通。然而用通的方劑,全在善用通法。善用通法,而我所舉出的藥已足以涵蓋上述疏通方法,又怎麼不可概括全部通法的方劑呢。
或疑通劑之妙,用之如神,但我何以用通劑之妙,使之有如神之功乎。嗟呼﹗通之法可以言,而通之竅不可言也。不可言而言之,亦惟有辨虛實耳。虛之中用通劑,不妨少而輕;實之中用通劑,不妨多而重。雖不能建奇功,亦庶幾可無過矣。(〔批〕辨虛實以用通,通人之論。)
【白話解】
或許質疑通劑的奇妙,用了有如神助,但我要怎麼運用通劑的奇妙,使它有如神功呢?
*答︰唉呀!通的方法可以講,然而通的訣竅不可說。不可說而真的要說,也唯有辨別症的虛實罷了。虛症之中用通劑,不妨量少而輕;實症之中用通劑,不妨量多而重。雖然不能建立奇功,也差不多不會有錯。
(〔批〕辨別虛實來用通劑,真是令人通曉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