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8-14凝神入室
白話醫道還元
卷八修性復命詳解-14【凝神入室】
凝神入室,檻邊花放莫折撓。
【原解】
呂真人曰:此元陽復本後,二性完明,涵養而待其凝固之義也。
何謂凝神入室?凝神即斂神。室者,指內景而言,亦即上文澄目觀空之意。
人之真元內藏,不至暴露為外盜所奪,好比密室之蓋藏珍寶,故特以室字之義,喻人身中包含。
然雖包含萬有,而神苟散溢于外,不守真舍,亦一如密室儲珍寶,無人守護,或至被外盜偷竊。
所以修持之士,護守真元,必須時時把這點神光反而入內,以為守護,不至外邪無端潛入,破散內景之真機。
當其致力用功時,此法猶不可或失。當功候既至性命復初時,此凝神護守之功,尤為要緊關頭,稍有疏虞,則得之難,失之易。
因性命初還時,未能安定牢固,必須如此反神守舍,乃可待其安定,不至搖于外魔,且神能入守真舍,而內魔亦不起,此真元自然日固也。
何謂檻邊花放莫折撓?花者,蓋藉以喻人真陽既復后,結成燦爛之采,即性光圓明之謂也。
人當性光圓融,無異于奇花之放,此時最宜慎守,一被外邪侵擾,則為之減色,甚而至于破敗,一破何時始能復圓耶?
此元性被邪破,無異于花之被折撓而減其真色。然護守防閒,以免元靈之破折,捨卻這點神,又何能司此守舍之權,成其真元不折之功?
自古修真畸士,當性命合后返還結元靈時,所以必杜卻世緣之往來者,皆因往來雜沓,易引神明外出,不能時時返歸虛室內,致護守不密,真元難固故也。
此中妙法,當花未放時,得此可待其放,花既放時,持此可免折撓,以減其真色。
人不欲修持性命以了凡俗則已耳,苟欲了卻凡俗,入于清虛樂境,不依此中妙法,任他聰明絕世,亦屬徒然。
且聰明尤易胡思亂想,致敗大道。語云:“聰明反被聰明誤”。蓋非無所見而云然也。
今特吐露此真機,彼學者可無患玄里關頭不達矣。
【白話解】
呂真人曰:此元陽復本後,二性完明,涵養而待其凝固之義也。
呂真人曰:這裡論述元陽恢復到本來面目之後,二性1完滿而明亮,涵養而等待真陽凝固的意思。
何謂凝神入室?凝神即斂神。室者,指內景而言,亦即上文澄目觀空之意。
什麼是凝神入室?凝神就是收斂心神。室,就是指內景而言,也就是上文「澄目觀空」的意思。
人之真元內藏,不至暴露為外盜所奪,好比密室之蓋藏珍寶,故特以室字之義,喻人身中包含。
人的真元向內收藏,不至於暴露而被外盜所搶奪(不受外在誘惑而耗散),好比密室收藏珍寶,所以特以「室」字的意思,來比喻人身中所包含內藏的東西。
然雖包含萬有,而神苟散溢于外,不守真舍,亦一如密室儲珍寶,無人守護,或至被外盜偷竊。
雖然人身中包含萬物,然而心神如果散溢於外,不守真舍(心室),就好像儲藏珍寶的密室,無人守護,乃至被外盜偷竊。
所以修持之士,護守真元,必須時時把這點神光反而入內,以為守護,不至外邪無端潛入,破散內景之真機。
所以修持的人,要能護守真元,必須時時把這點神光反照而入內,用來加以守護,才不至於讓外邪無緣無故侵入,破散內景的真機。
當其致力用功時,此法猶不可或失。當功候既至性命復初時,此凝神護守之功,尤為要緊關頭,稍有疏虞,則得之難,失之易。
正當致力用功的時候,這個方法仍然不可以丟掉。當功候境界到達性命回復本來面目的時候,這個凝神守護的功夫,尤其是最為要緊的關頭,如果此時稍有疏忽,就很難得到,很容易失去。
*因性命初還時,未能安定牢固,必須如此反神守舍,乃可待其安定,不至搖于外魔,且神能入守真舍,而內魔亦不起,此真元自然日固也。
※因為性命剛回到本來面目的時候,還不能馬上安定牢固,必須像這樣反照心神守護真舍,才可以等待真元安定,不至於被外邪誘惑搖動,況且心神能夠反照入守真舍,而內邪七情六慾也不會產生,這個真元自然漸漸堅固。
何謂檻邊花放莫折撓?花者,蓋藉以喻人真陽既復后,結成燦爛之采,即性光圓明之謂也。
什麼是檻邊花放莫折撓?花,就是假借用來比喻人真陽已經修復後,結成燦爛的光彩,也就是「性光圓明」的意思。
人當性光圓融,無異于奇花之放,此時最宜慎守,一被外邪侵擾,則為之減色,甚而至于破敗,一破何時始能復圓耶?
人在性光圓融的時候,無異於奇花的綻放,此時最應當謹慎守護,一旦被外邪侵擾,就會因此減少光彩,甚至還會破敗,一旦破敗何時才能恢復圓滿呢?
此元性被邪破,無異于花之被折撓而減其真色。然護守防閒,以免元靈之破折,捨卻這點神,又何能司此守舍之權,成其真元不折之功?
這個元性被外邪破敗,無異於奇花被摧折而減少它的光彩。然而凝神守護,可以避免元靈遭受破壞折損,捨棄這點心神,又怎麼能掌管這個守護真舍的權力,以及成就這個「真元不折」的功夫呢?
自古修真畸士,當性命合后返還結元靈時,所以必杜卻世緣之往來者,皆因往來雜沓,易引神明外出,不能時時返歸虛室內,致護守不密,真元難固故也。
自古修真超脫世俗的人,當性命融合後而返還凝結元靈時,之所以必須杜絕世間外緣的往來,都是因為外緣往來雜亂,很容易引心神外出,不能時時返歸虛靜心室之內,導致守護不密,真元難以凝固。
此中妙法,當花未放時,得此可待其放,花既放時,持此可免折撓,以減其真色。
這個反觀自照的妙法,當花還沒開的時候,得此法可等待花開放。花已經開放時,持此法可避免花被折撓,以減少它的光彩。
人不欲修持性命以了凡俗則已耳,苟欲了卻凡俗,入于清虛樂境,不依此中妙法,任他聰明絕世,亦屬徒然。
人如果不想修持性命以了卻世俗塵緣那麼也就算了,如果想要了卻世俗塵緣,進入清靜虛無的極樂妙境,不依這個「般若觀照」的妙法,任他聰明絕世,也是枉然而無功。
且聰明尤易胡思亂想,致敗大道。語云:“聰明反被聰明誤”。蓋非無所見而云然也。
況且聰明的人尤其容易胡思亂想,往往導致敗壞大道。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不是沒有憑據就這樣說了。
今特吐露此真機,彼學者可無患玄里關頭不達矣。
現在特別吐露這個真機,讓那些學習的人可以不必耽心深遠奧妙的關鍵道理而不能通達了。
註1二性:指心中的真陽(元性)及陰海中的真陽(命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