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17逆風之奧
白話醫道還元
卷四天地心詳解-17【逆風之奧】
狂風難竟日,怒號作暢發之基。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狂風難竟日?風亦陽物也,當風固結之時,而萬物不能暢其生機,一得狂風之搖動布散,則氣不固結,而生機自暢。
然風之狂,突然而發,亦倏然而止,斷無竟日狂風之理。所以然者?風以動物,若竟日狂風,則物反受其摧折。
不過氣遇鬱結不舒,得此狂風以舒散耳。氣既舒散,自覺適中而止,此天地自然之道,是以狂風不竟日是也。
風惟狂,故其發也。如怒又如號,怒號之風,雖易折物,然暫而不常,則反仇為恩。因氣候鬱結,驟然之怒號,只破其氣之結,而不傷物。
不特物不傷,轉足以遂其和暢,氣既和暢,物之生機自發而莫可遏,故曰“怒號作暢發之基”。
此中聚散離合妙緒,惟歸到中和而止。人禀天地之全德,內有疾風之妙用。當其未發,則伏藏于深幽處,一驅之以心中神,遂勃然而發。
*此風當內邪固結莫解時,一發而振撼之。邪之結者,遂消散,邪散而中和內含矣。其主宰在乎心君。世人多不曉,吾試舉一二以為則。
假如目司視,其視之突然千里可至,此風也。然視者目,而所以視者,神使之。
推之耳之于聲,鼻之于臭,口之于言,其從內而出,無非風之所流。但人只識用順風,而不知逆風之奧。
*人苟達于此中微妙,則當內之邪慝固結,須使狂風迴轉一掃,自然蕩滌消除矣。但以破其私累而止,常用則又犯一個著字弊,而真一反不聚。
*然必先放開外物萬感之緣,使此心常定靜,然后此回倒狂風之妙用,可得而行,否則無主,焉能驅使耶?
說到此。人必聞而大笑矣。然說到此,道實入其關內矣。修心之妙用,莫先于此。學者苟不自棄自暴,當細求之。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狂風難竟日?風亦陽物也,當風固結之時,而萬物不能暢其生機,一得狂風之搖動布散,則氣不固結,而生機自暢。
呂真人曰:什麼是狂風難竟日?風也是屬於陽物的一種。當陰氣固結的時候,萬物的生機不能通暢時,一旦得到狂風的搖動布散,則陰氣不再固結,生機自然通暢。
然風之狂,突然而發,亦倏然而止,斷無竟日狂風之理。所以然者?風以動物,若竟日狂風,則物反受其摧折。
然而風的形成是因寒熱二氣的對流,突然形成,也會突然停止,所以不可能有長時期吹著狂風的道理。為什麼會這樣呢?風可以吹動物體,若是整天吹著狂風,那麼萬物反而會被風摧折。
不過氣遇鬱結不舒,得此狂風以舒散耳。氣既舒散,自覺適中而止,此天地自然之道,是以狂風不竟日是也。
不過當氣機鬱結不舒暢的時候,得到這個狂風,便可以消散鬱結而舒暢。氣機既然舒暢生發,自然能感到適中而靜止。這是天地自然的法則,所以不會整天吹著狂風。
風惟狂,故其發也。如怒又如號,怒號之風,雖易折物,然暫而不常,則反仇為恩。因氣候鬱結,驟然之怒號,只破其氣之結,而不傷物。
因為風的強烈吹動,所以陽氣才會生發,如怒又如號1,怒號的風,雖然可以輕易的折損物體,然而只是短暫而不是恒常的吹拂,反而會有幫助。因為氣候鬱結,狂風突然的怒號,只破散陰氣的固結而不會傷物。
不特物不傷,轉足以遂其和暢,氣既和暢,物之生機自發而莫可,故曰“怒號作暢發之基”。
不但物體不會被傷害,反而讓它的氣機更加和暢。氣機既然和暢,萬物的生機自然生發而不會終止,所以稱為「怒號作暢發之基」。
此中聚散離合妙緒,惟歸到中和而止。人禀天地之全德,內有疾風之妙用。當其未發,則伏藏于深幽處,一驅之以心中神,遂勃然而發。
其中聚散離合的奧妙心境,只有回歸到中和為止。人稟賦天地的全德,內觀也有疾風的妙用。當它未發則伏藏在深幽處,一但用心中的神明來驅使風,就會馬上產生狂風。
*此風當內邪固結莫解時,一發而振撼之。邪之結者,遂消散,邪散而中和內含矣。其主宰在乎心君。世人多不曉,吾試舉一二以為則。
這個風正當人體內的邪陰之氣固結不解的時候,一旦生發就可以振憾內邪。固結的內邪,於是消散,邪氣散退後原本的中和狀態就能顯露出來。這個主宰就是心神所在,世人大多不明白,我試舉一二個例子做為參考。
假如目司視,其視之突然千里可至,此風也。然視者目,而所以視者,神使之。
假如眼睛是掌管看的功能,可以一下子看見千里之遠,這就是風在體內的功能。然而看見是眼睛的功能,而指揮眼睛去行使看的功能的是心。
推之耳之于聲,鼻之于臭,口之于言,其從內而出,無非風之所流。但人只識用順風,而不知逆風之奧。
同理,依此類推,耳朵聽的功能、鼻子聞的功能、嘴巴說話的功能,都是從內而出,無非是風的流露。但人只知用順風向外追尋,而不知逆風內觀的奧妙。(人只知道順著命令去執行,卻不知反推回溯發號司令的是誰?)
*人苟達于此中微妙,則當內之邪慝固結,須使狂風迴轉一掃,自然蕩滌消除矣。但以破其私累而止,常用則又犯一個著字弊,而真一反不聚。
人如果通達於此中的微妙,那麼當體內的邪惡固結之時,需要讓狂風回轉一掃,自然能將陰邪之氣激盪洗滌消除一空。但以破除體內的邪氣負擔為止,常用則又犯一個「著」字的弊病,而真一之氣反而不聚。
*然必先放開外物萬感之緣,使此心常定靜,然后此回倒狂風之妙用,可得而行,否則無主,焉能驅使耶?
然而必需先放下外在的物慾及俗世的一切因緣等種種感觸,讓這個心常保持定靜,然後就能得到這個回倒狂風的妙用之法而加以運用,否則無主怎麼能驅使呢?
說到此。人必聞而大笑矣。然說到此,道實入其關內矣。修心之妙用,莫先于此。學者苟不自棄自暴,當細求之。
說到這裡,聽到的人一定會因為無法理解或覺得荒謬而大笑。然而說到這裡,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大道的關內(核心部分),修心的妙用,沒有比這個更為首要的,學者如果不自棄自暴,應該細細地推求它。
註1怒號:指大聲呼號。多用來形容大風狂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