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滲濕
上回介紹過羗活勝濕湯治寒濕寸脈濡弱不起,這回要介紹由二妙散變化而成的清熱滲濕湯。
先來看看它的組合:
黃連.茯苓.澤瀉.黃柏.蒼朮.白朮.甘草
附注:如單用滲濕去連、柏加陳皮.乾羗。
這是出自赤水玄珠卷二濕門,主治:濕熱浮腫,肢節疼痛,小便不利,夏月濕熱傷脾,心煩口渴,泄瀉溺赤。
和治濕寒的羗活勝濕不同的地方是治濕熱,用黃連.黃柏清熱,二朮.茯苓.澤瀉.去濕,甘草和中。
二妙散本來組合是黃柏治下焦熱,蒼朮除中焦濕氣,到了赤水玄珠被孫東宿先生擴大應用,加了黃連去夏月有餘的心火,朮苓澤草加強除濕的效果,與羗活勝濕湯共為治濕的寒、熱方劑。
有寒濕,有濕熱,那有不寒不熱的濕症嗎?有的,所以上面的清熱滲濕湯後面附注的就是治不寒不熱的濕病,來比較一下:
1茯苓.澤瀉.蒼朮.白朮.甘草.陳皮.乾羗。(玄珠滲濕)
2茯苓.丁香.蒼朮.白朮.炙甘草.橘紅.乾羗。(景岳七味滲濕)
比較二家的滲濕湯,組合也差不多,差在澤瀉與丁香,橘紅就是去白的陳皮,丁香暖胃溫中散逆,散寒止痛,甘草生用則通,炙用則補,寒多由陽虛,所以用溫補的藥可以去寒,可別小看只差在澤瀉改成丁香,甘草生用改炙用,陳皮去白,這樣一改脾胃虛寒的人,便可以得到改善,若是腸胃吸收很差又久病體虛,就要連二朮.茯苓用麩炒,乾羗炒香.炮制後的藥材,病人才容易吸收消化。所以景岳的七味滲濕是治寒濕的方劑,若用它和羗活勝濕來比較,羗活勝濕用發汗來散上焦寒濕,景岳七味滲濕用溫中利小水來散中焦寒濕,附帶一提那真武湯便是溫陽利水散下焦寒濕。
濕熱的脈為濡大,濕脈為濡緩,濕病在台灣可是首屈一指的病,如果學醫從這裡著眼,會比較快進入狀況。
1另外二妙散加牛膝為三妙,治腿腫膝痛。
2加薏苡仁為四妙可治足痿。
3水腫加檳榔,或加甘草、羌活各二錢,陳皮、芍藥各一錢,酒靈仙一錢半。
以上這些都是二妙散的變化,二妙散為金元時期的朱震享先生所創公元1347年,明朝張景岳先生將二步的「二妙散」變化為四步的「七味滲濕湯」治寒濕,清朝孫東宿先生將四步的「七味滲濕湯」改良為花式的「清熱滲濕湯」與「滲濕湯」,欣賞完了這些舞步的變化,很難想像它歷經了數百年的進化,累積了多少前賢的智慧,怎麼能令人不讚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