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2 01:05:12摸魚兒

第二章 舟車欙撬

本來驕陽似火的天氣, 一下子突然烏雲密布, 遠處雷聲隆隆, 似乎很快就有一陣暴雨襲擊, 陳重華眼看崇實村裡的小路旁無處躲雨, 只好一陣快跑,一直跑到村尾入山處一座 類似土地公廟的小廟時,如龍眼核般的驟雨開始伴著雷聲轟隆而下。 
  
許城三人的行動, 似乎是已趙靜為中心, 想當然許章兩人一定是因為趙靜才加入尋古社的. 趙靜約一米六五, 有點瘦弱, 一頭長髮搭配一雙明亮的大眼睛, 加上五官端正, 肯定是追求者眾多. 也許趙靜有點希望陳重華也能跟他們一起行動, 不過陳重華婉拒了, 只相約在黃昏的時候在陶寺遺址會合.
 
許城三人本來就是為了張相村臥龍祠新發現的四根古柱而來,所以他們直奔目的地而去, 而陳重華則獨自前往山邊小村, 一邊流覽古意盎然的山水景色, 一邊感嘆時間流逝滄海桑田的人事變遷.  
 
千年前建造的臥龍祠在宋末蒙溪先生記錄中, 獻殿木柱已敗裂, 廟貌損毀, 上雨旁風, 議作重建. 柱以石代木. 所以陳重華知道那四根造型奇特的参天石柱是宋末元初石其所建造的. 千年前的隨堂都已如此, 那麼四千多年前的夏代, 又該是如何的一番景象? 
  
眼前的土地公廟裏, 一座漆黑的神像站立在正門遠處面北靠牆而立, 地上一個小鼎香爐, 稀疏插著散香, 神像四周, 有四個石頭雕刻而成的舟車欙撬, 大概比拳頭大一點, 磨損到快要認不出原樣, 依照東西南北排列著. 東面的牆壁上, 隱隱約約有一條飛龍的泥刻, 他的對面西邊牆上, 則有一條褪了色的七彩巨蟒.  
  
陳重華懷疑這裏不是土地公廟. 雖然這裏的規模很小, 又很破舊, 屋頂上的破洞下雨時還會漏水, 絕對是香火不盛的一個小小神的廟. 可是當陳重華看到舟車欙撬的石刻, 好像曾經在哪本書上讀過, 一直努力的搜索記憶與回想.  
  
雷雨過後, 烏雲開始消散, 一抹陽光取代了雨水, 從西側屋頂的漏洞灑向地上的小鼎, 霎那間, 陳重華彷彿看見七彩神光在小鼎之下閃爍, 不到三秒鐘之後, 隨著陽光推移, 再也不見任何光彩自小鼎下逸出. 於是他便探手往小鼎三足之間摸去, 看看是否有什麼奇物能發出這樣的神光. 手一摸, 好像觸到一個圓形泥質的物品, 稍微扭動一下彷彿即將脫落, 伸手一接拿出來一看, 原來是一火玉做成的玉珮, 中間有一圓孔, 再往外有四個弧形空洞, 如果連接一起則可行成一個圓形. 可能這些空洞的地方能跟小鼎底部契合, 再被塗上一層泥, 所以從來沒有被發現過.
 
這小小神廟跟這奇怪的小鼎與玉珮到底跟什麼有關係呢? 既然這裏可能是夏代的聖山, 崇山, 會不會這是鯀或禹的神廟呢? 杜工部有詩詠禹廟: 
 
禹廟空山裡,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
雲氣生虚壁,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凿控三巴。 
  
四載就是大禹治水的乘載工具,以四物載身而行:水行乘舟,陸行乘車,山行乘欙,泥行乘撬。